工艺名家

2/10页 共257

人生如砚 探访工艺美术大师刘克唐

时间:2009/6/30 文章来源:新华网

    艺术精品,源自静听石语。

    看到刘克唐的作品,你会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饱经风霜的一节空竹,云遮雾罩的一方池水,怪石环绕的深壑清涧,诗词相伴的当空皓月……一块块看似笨拙不起眼的红色石头,到了刘克唐的刻刀下,就成了一件浑然天成的鲁砚艺术品。

    山东鲁砚最早见于西汉,唐宋时与“端”“歙”“洮”并称中国四大名砚。鲁砚的材质有红丝石、淄石、金星石、砣矶石、徐公石等,风格也以朴实简洁见长,寓精巧于大方之中。而刘克唐将雕刻、书法、绘画、文学等因素集于一方石砚之上,使古老的鲁砚焕发出艺术青春。甲骨文、钟鼎文、石鼓文、小篆、隶、行、草、楷……他镌于砚上的文字或古拙或秀丽,被专家称为“非谙熟中国文字演变史者不能”。

    “怎样把思想和石头吻合起来,就是‘静听石语’这四个字。”刘克唐说,有时他会一头扎进砚石堆,有时沉默,有时私语,与砚石对话,成堆的砚石将他带入自由的创作天地。“如何利用花纹和材质,如何将修养融进去,早就成竹在胸了。”他说。

    艺术美感,来自生活底蕴

    百艺之才,源乎创意。这种不拘俗成、自成一体的艺术手法,不但是刘克唐的艺术特色,更成为目前山东鲁砚的艺术特色之一,即强调石料的天生自然形态,注重作品的自然材质美感,点缀诗文、书画等中国文化精髓来增添作品的文艺情怀。

    刘克唐的艺术灵感,来自他扎实的生活底蕴。

    这个山东汉子1952年生于躬耕之家,初中毕业就辍学当了农民。1972年,他和几个同乡开始学习石匠手艺,专为外贸部门制作出口的小石狮、小石马圆雕和山水画浮雕。几年之后转而学习镌刻鲁砚。说起学艺经历,刘克唐感慨万分,初涉治砚时买不起书,只能借回厚厚的《中国工艺美术史》《甲骨文汇编》《钟鼎字源》,利用业余时间,一字一句全部抄了下来……

    在乎艺,也在乎材。刘克唐说,鲁砚有很多品种,青岛有温石,淄博有淄石,但当前比较出名的还是红丝石。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刘克唐每年会去一个叫做“黑山”的地方寻找石材。别人弃之不用的砚材,却往往是他眼中的至宝。

    艺术道路,这般永无止境

    刘克唐有一组闻名遐迩的组合砚台“唐诗三百砚”。这组作品中共有315石,一经问世,立刻在石刻艺术界引起轰动。以白居易诗《长恨歌》为例,洋洋洒洒八百多字,他直接奏刀一气呵成,字体虽小而神完气足,让人不由得击掌赞叹。难怪有收藏家评论,这组砚台不但是精品,更是极品,开创了中国大型系列砚的先河。

    从艺四十多年来,刘克唐收获着他丰厚的成果:“黄河情砚”赠给日本前首相宫泽喜一;“听竹砚”作为国礼送给日本明仁天皇;“泰山砚”展出后名震京城;“甲骨砚”“相思砚”被评为国家级工艺美术珍品;他本人于1996年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这些响当当的称号和荣誉,记载着他的探索之路,与此同时,鲁砚的大旗也被高高擎起。

    “我一年刻不了多少砚台,假如有人付重金让我制作砚台,我绝不干,不会让市场牵着鼻子走。”刘克唐说,“真想一个人躲起来,静心创作,寻找心中最想塑造的作品。”在他心中,艺术道路就是这般永无止境。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