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计成《园冶》与镇江

时间:2012/12/27 文章来源:金山网 作者张大华

  明清时期是我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全盛时期,明代造园艺术巨匠计成中年后定居镇江,将自己的造园经验进行理论化的提炼加工,写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研究总结古典园林设计建造理论的巨著——《园冶》,这部著作的问世被研究者推崇为园林艺术这个独立门类诞生的标志。

  《园冶》全书共三卷,附有图式235幅

  《园冶》就是园林设计建造的意思,它成书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刊刻于崇祯七年(1635年)。全书共分三卷:第一卷共有5篇,包括兴造论一篇、园说四篇;第二卷专论栏杆;第三卷分论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共6篇。为便于运用,全书附有图式235幅,成为造园著作上的独创。

  “兴造论”是全书之纲,阐述造园之意义。强调造园重在表现意境,以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最高境界。园说四篇,论述了园林规划设计的具体内容及细节。第一篇是“相地”。提出要先研究地貌特点,巧用自然地势因地制宜,因形制利,以决定何处叠山、何处凿池、何处建榭,利用原始地形,节省人工。第二篇“立基”是说园林的总体布局。具体提出了选择厅堂、楼阁、门楼、书房、亭榭、廊房、假山六类建筑位置要注意的事项及相互关系。第三篇是“屋宇”,讲园林建筑要“按时景为精”,列举了几种常用的平面形式、梁架构造及施工方法。第四篇是“装折”,提出园林建筑装修不同于一般住宅,要灵活运用,相间得宜,错综得体。

  第二卷“栏杆”,计成主张园林的栏杆信手画成,以简单为雅,并在自己设计的上百种栏杆纹样图案中选择了一部分附于篇后。

  第三卷中的一、二、三篇分别讲述门窗、墙垣、铺地的常见形式和做法,并附图样。第四篇掇山,讲叠山的施工程序、构图经营手法和禁忌。第五篇讲选石要领。第六篇讲借景,认为这是园林艺术的精髓,要运用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的借景方法,以扩大视觉与心理空间。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园冶》的艺术核心

  山石是中国园林的重要内容,计成专列“掇山”“选石”,阐述自己造园叠山理论,其中掇山是世人公认的精华所在。他将掇山分为园山、厅山、楼山、阁山、书房山、池山、内室山、峭壁山、山石池、金鱼缸、峰、峦、洞、涧、曲水、瀑布等节,叙述桩木理论、掇山途径,讲究因地制宜,因材致用。他总结自己的“选石”经验,依据杜绾《云林石谱》列出十六个品种,指明产地,辨别石性,以供掇山造景使用。

  “借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表现手法,是计成认为的“林园之最要者”,方法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等,他认为,只有把建筑、绿化、山石、水池等与自然环境结合在一起进行布局建构,才能体现园林的天然之趣,创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这种天人一体、情趣自然的思想,是《园冶》艺术境界的核心所在。这一思想,已经成为中国园林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计成主持建造的三处著名园林

  计成生前在大江南北主持建造的著名园林共有三处,即东第园、寤园、影园。

  东第园主吴玄,曾做过布政使,他退休后在常州城东买下十五亩地造园。计成到现场勘察后,提出要通过叠石来增加高度,通过挖土增加深度,在山腰种上乔木,形成高低错落之势;在露出的树根间嵌石,营造出山水画效果;在临水处构筑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以达到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东第园建成之后,吴玄十分高兴,自诩为“江南之胜,惟已独收”。东第园的成功使计成一举成名。

  接着计成为汪士衡建造寤园。寤园在仪真(今仪征)新济桥,建造于崇祯四五年间,其景点主要有“篆云廊”、湛阁、灵岩、荆山亭、扈冶堂等处。

  影园是计成设计并督造的第三座名园,是我们今天所知成就最高的一座。因地在柳影、水影、山影之间,而由著名书画家董其昌命名为影园。主人郑元勋是当时扬州盐业巨商郑氏家族的核心人物。造园之前,计成和郑园勋做了精心设计和准备。1632年,董其昌路过扬州,郑元勋还邀请他来探讨、磋商,征求意见。据郑元勋《影园自记》描述:“环四面,抑万屯,荷千余顷,萑苇生之。水清而多鱼,渔棹往来不绝……升高处望之,迷楼、平山皆在项背;江南诸山,历历青来”,在当时名园林立的扬州,被公推为第一名园。

  《园冶》,让计成成为世界造园鼻祖

  计成写《园冶》本意是把造园绝技传授给两个儿子。他在《园冶自识》中说:“暇著斯治,欲示二儿长生、长吉”,他觉得自己辛苦大半生,没有财产留给子孙,只能把自己平生积累的造园理论和技艺传给两个儿子,以作为他们谋生资本。一点作为人父的细微爱心,却促成了一门伟大艺术的诞生。《园治》问世正值天下大乱之时,在明清改朝换代的社会大动荡中,江南园林遭受灭顶之灾,专门论述园林艺术的这部巨著也随着动乱的时代而沉寂了三百年。20世纪初,日本专家首先发现《园治》的惊世价值,并尊计成为世界造园鼻祖。瑞典造园学家奥斯瓦尔得·西润曾三次来中国搜罗《园冶》的有关资料,他把《园冶》艺术介绍到了欧洲。20世纪初,中国园艺专家陈植教授在日本看到了这部书,介绍到国内,中国营造学社1932年出版《园冶三卷》,使其光芒重现。

  《园治》是部公认难懂的古书,近代以来,众多学者对它展开了研究,先后有一系列专著书籍问世,为我们打开了问学之门。如陈植注释、陈从周校阅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版《园冶注释》就为广大学人所推崇,另如张家骥著山西古籍出版社版《园冶全释》、赵农著山东画报出版社版《园冶图说》等也值得推荐。

  在镇江,计成从一个画家成为造园艺术家

  计成于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出生在具有浓厚书画艺术风气的苏州吴江古镇同里。青少年时受到良好教育,优游于经史子集之间,饱学诗文,博览群书,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少年时代即以善画山水知名。青年时代到过北京、湖广等地,中年后定居镇江,镇江优美的山水和造园之风,激起了他的造园激情。

  他在《园治自叙》中介绍,“环润皆佳山水,润之好事者,取石巧者置竹木间为假山,予偶观之,为发一笑。或问曰:‘何笑?’予曰:‘世所闻有真斯有假,胡不假真山形,而假迎勾芒者之拳磊乎?’或曰:‘君能之乎?’遂偶为成壁,睹者俱称:‘俨然佳山也!’遂播闻于远近。”受到镇江人制作假山的启发,他自己动手也做了一座峭壁山,看到的人都说与真的一样,受到激励,他改行精研造园叠山之道。

  计成后半生,以造园为业,专门为人规划设计和建造园林,足迹遍布镇江、常州、扬州、常州、仪征、南京等地,成为当时声名卓著的造园艺术家。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