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缂丝一寸金,寸寸缂丝寸寸心
“啵啵啵……” 竹披子拨过经线的声音一直回荡在黄佳丽的童年回忆中。母亲坐在木机前,手牵引着梭子于经线间灵巧划过,一划一拨,一划一拨,时光悄悄溜走,一朵花、一叶草在木机上缓缓萌芽、盛放。女孩慢慢长大,学习与工作充实了她的生活,这段记忆便也沉睡于她的脑海中,渐渐模糊,仿若童年时光中一个美好的梦境。
而在2015年,她又一次坠入了梦里。 那时的黄佳丽刚刚从光福嫁到东渚,见到了与木机相守了大半辈子的婆婆。婆婆从高中毕业起便开始学做缂丝,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她只做了缂丝这么一件事情,那缕缕丝线也早已缠绕在她的生命里。在婆婆的指引下,黄佳丽再一次与缂丝相逢。
真正坐到木机前,方知缂丝之难。缂丝以素色蚕丝作经线,一厘米便有二十四根经线,细密至极。而缂丝篇幅不限,小则可为掌中之物,大则可为数米的落地屏风,篇幅愈宽则所牵经线愈多,仅牵线这一个步骤便往往需要两人合作一天的功夫。
牵丝毕,缂丝始。缂丝之稀,便在于一日仅成几寸,一副完整作品则往往经年累月,而在这数月之中,只有每一次竹披压下的力度几近相同,才可形成均齐、平整的画幅。黄佳丽初学之时,仅以一色蚕丝作纬线练习打底,太阳从东到西,她的手在丝线间来回穿梭,直至半年之后,方有所得。缂丝便是如此,方寸之间却需漫长时光雕琢,需耐得住寂寞,熬得住年头,但它也绝不会辜负,那一点一滴悄悄敛进岁月,在未来的某日回赠予用心之人。
黄佳丽绣的第一幅作品是尺寸不大的玉兰,但望着那朵玉兰花一寸一寸织就,最终缓缓开花,数月里积攒的情绪从内心深处迸发为充盈的感动。那是她第一次因缂丝而升腾起浓烈的满足,也是第一次真真正正爱上了缂丝。几年后的她,选择了“玉兰绶带鸟”作为第一幅大尺寸的作品题材,或许也是一种隔着岁月的悄然回应。
愈深入,愈能感受到缂丝技艺之精。缂丝技巧丰富,结、勾、掼、戗等非数十年经验的手艺人难以熟练掌握。婆婆将毕生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黄佳丽,手把手地教会她各种技巧,引她绕过遇到的坎。
黄佳丽最偏爱的作品《玉兰绶带鸟》从枝至叶至花至鸟,运用了近百种色彩的丝线,这其中的重要技巧便是戗色。戗色,是以相近色彩的不同丝线层层过渡,巧夺自然光影流转下的色彩变化。 《玉兰绶带鸟》(局部) 而若求戗色之精,必练就一双慧眼,于千万色丝线中辨出所需色彩,也需一双巧手,将每一根丝线分为数丝,将多至四色分丝合为一缕,一圈一圈缠绕于梭上。然而,或明或暗,蚕丝的色彩亦会有些微差异,若不合预期,便需拆去,重头来过。一寸寸琢磨、一遍遍重复,才有了一幅幅精致的缂丝作品,也才有了技艺高超的手艺人。
如今,举国之缂丝手艺人几乎均在苏州,而苏州的缂丝手艺人已不足千人,传承了千年的缂丝渐渐隐没于现代的人潮。为挽留这门古老的手艺,黄佳丽在缂丝之余,走进校园,希望让更多的孩子在童年时便知道缂丝、了解缂丝,种下一个梦的引子。或许某一个孩子,便会如她一般,在未来的某一天坠入名为缂丝的梦境。
黄佳丽 1991年出生,苏州人,珍刻堂第二代传承人。缂丝工艺美术师、苏州青?美术馆馆长、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苏州“三新四创”好青年、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青年手艺人专业委员会理事、吴中区青年手艺人协会副秘书长,所创作的作品屡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奖。 可在这里找到我们 小红书:苏州艺术志 知乎:苏州艺术志 新浪微博:@苏州艺术志 长按关注 苏州艺术志 版权与免责声明:【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