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策展记——寻找意义

  邱家和,《上海证券报》艺术财经栏目记者,自2008年起,他一直"怂恿"我在上海策划一个国际性的版画展览,我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的好意。

  理由之一是国际性的大展耗资不菲。筹资于我而言是一项过于艰巨的工作;

  理由之二是国内多个城市已成功地举办了数届国际版画双年展,上海再做必须有充足的其他理由,要是在办展理念和展览方式上没有突破,而是一味在办展规模和气势上攀比。就有"重复建设""恶性竞争"之嫌。

  早在2005年5月,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全体成员聚首天津,吴长江老师和广军老师就曾问我:作为国内特大都市,又是新兴版画的发祥地,上海可否考虑筹办版画双年展之类的国际大展也因以上原因,我没敢接口。

  老邱很热情,老邱很执着,他契而不舍地对我做说服工作,他说过一句分量很重也让我动心的话:"2010年世博会,上海应该有一个国际版画展"。

  2009年夏,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副主任张远帆路过上海,我们在咖啡馆里聊天。老邱又旧话重提,很快就将远帆发展成了他的盟友。远帆甚至说:"国际版画展就应该在上海办"。

  有了知音,老邱更加热心。他约了一位企业家和我谈合作,企业家说,他对版画有兴趣,钱也不是问题,但在聊得最愉快的当口,他问:可以留多少作品作回报我决定,事情就此终止。

  老邱没有放弃,他认为上海不缺钱,关键要有好项目。又过了两个月,他来电话说,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的郑家尧会长愿意听听我的想法。

  这次老邱找对人了。郑会长他们协会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外文化交流。也不用多解释,他马上就明白了版画在开展文化交流方面的优势,爽快地同意立项,提供启动资金,并指定殷正伟副处长和杨焱、张曼着手此项工作。项目可以启动了。

  肖谷,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艺术处副处长。是力主上海应该举办国际版画展的另一位热心朋友,他以实际行动牵来了另一双热情的援助之手_E海虹桥当代艺术馆馆长宋建社——他承诺提供展出场馆、为我们安排了黄金挡期并负担出版画册的费用。

  基本条件具备,我开始考虑应该策划一个什么样的展览。

  首先,不广泛征稿,不考虑做~个规模庞大的海选式的展览。其次,还应该是一个主题明确的精简的展览。由于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同期,组委会将主题一致指向"城市"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但要避免办成一个光鲜肤浅、描摹表象而没什么实际意义的城市风情展。应该追问展览的意义——意义何在

  面前摆着几条互相交叉的思路:一,纵观全球版画发展态势,追寻国际最新潮流,取腑瞰的角度。但本届展览还不具备这一条件。二,贴近中国的现实,从中国本位出发寻找路径。这似有不太"国际"之嫌,但在全球化的今日,某地病毒,数日内可以传遍世界,那么上海面对的问题,可能就是全国或世界可能面对的问题。三,将关注点限制在版画艺术的本体之内,探讨版画材料技术与样式方面的潜力与可能。四,重点关注版画艺术与当下社会生活的关系。

  四条路径,我选择二与四,兼顾一与三。我们没有条件也不想复制一个成熟的精英式的展览,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做一个强调公众性的国际展览呢我听周国斌说起,上大美院的汪大伟院长带领几位老师出访,在某国出席了一个国际版画展开幕式,展厅里只有参展的作者和人数极为稀少的几个观众,上大美院的老师们居然就是展厅里较为"庞大"的参观群体。可见国际国内都存在版画与社会的疏离,被逐步边缘化的现象,这或许是我们可以触碰—下的"国际问题",如果我们借展览之机考虑—下"这是为什么?应该怎么办?如何使原本属于传播工具的版画在一定程度上找回原本拥有的公共品质"?这不是没有意义的。另一方面,如果艺术家籍展览之机探讨—下"如何才能使城市更美好,国际城市化道路还有那些不尽人意之处"那也不是没有意义的。这两层意义相互关联,通过上海这样一个多元文化集聚的国际大都市,在世界博览会期间提出是适合的,由版画切入也是适合的。

  这,可以吗?

  我向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施大畏征求意见和寻求支持。听我详细介绍了展览构思,他赞同我的想法,他说:"如今的许多展览已成卡拉0K式的自娱自乐,自弹自唱,无人关注,也没有价值。"他当即与上海市美协秘书长陈琪联系,允诺美协作为主办单位向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申请资助。允诺在展览的各个环节上全力予以支持。他还断定我们筹备的这个展览应该可以成为美协本年度有较高学术含量和影响的重要展览。

  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的成员,我又将展出的设想向艺委会主任广军先生汇报并进行多次详细讨论。广先生同样也很支持我们的办展理念,他说:"版画家一直认为自己被边缘化了,其实长期以来,我们不关注社会,是自己把自己边缘化了。"他要全国版画艺委会秘书长隋自更主动关心这一展览的进展,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可以作为指导单位,予以支持。

  展览的架构逐渐丰满。

  2010年3月,展览正式立项,成立了组委会。组委会确定展览应于上海世界博览会期间举行,虹桥当代艺术馆为我们安排的开幕时间是2010年9月中旬,这意味着留给我们的筹展时间——只有半年。

  征得主办方与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的认可,我邀请张远帆和尚辉与我共同策展。他们俩对版画都有深切理解,既有策展的经验也有文字与理论方面的造诣,他们的加盟使我增强了信心。我们很快在办展理念上取得一致并初步分工,尚辉负责理论梳理,远帆和我负责遴选作品,他偏重国外,我偏重国内。

  很快,远帆发来一份邮件:"由于资料缺乏,目前感到国外画家人数偏少,不够平衡。国外画家对于城市化的态度往往具有批判性,不知是否可以也选择一些这样的?"

  我有同感,回应的邮件如下:"应该给观众看到一个真实的城市和艺术家的真实想法,这也是公众的真实想法,理应包括对改变的期待和进步的欣喜、也有对失衡的无奈、对混乱的烦恼以及对城市发展的思考"。

  远帆、尚辉和我,以电话、短信和电子邮件的方式反复讨论,跨越百里乃至千里空间我们逐渐确立了挑选作品的标准:不强调新作,但对展览主题要有深刻的理解和表达。另一方面,我们三人阅读和创作版画多年,对于作品的表现力与技法的多样性自有苛求,皆在不言中。

  三位策展人时有共识,时有分歧,取舍的原则是推荐者必须说清推荐的理由,最后这些理由都演化成画册中的简短的"策展人阅画随笔"。我们三人各写十篇左右,希望这些通俗的文字能引发观众的兴趣和思考,这也是探索版画回归公共性的一种尝试。其中远帆为作品所配短诗可谓别出心裁。

  必须承认时间仓促和资料信息有限带来的影响,短期内我们无法在全世界更大的范围从容理想地选择。值得欣慰的是我们联系的艺术家都迅速回复,接受了我们的邀请。即便挑选的作品数量有限,依然可以看到,身处不同国家地区、处于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艺术家,都以非常独特的观察视角和个性化的艺术手段彰显了他们的观念立场和才情。

  还必须为展览拟定合适的标题。最初拟定的方案是:《都市演进的印痕——2010中国国际版画邀请展·上海》。似乎"城市"和"版画"两个方面都照顾到了,但总觉得不那么妥帖舒服。

  我将标题发给广军先生和尚辉征求意见,广先生短信回复说:"想了半天还没有比这个更好的。犹豫在"演进"上,因为城市真的可爱是因为平静和有条不紊。今日中国要速度,情调没有了,进步的矛盾。"——看得出他不太满意但也无奈。

  尚辉点出了问题所在:"以印痕比喻版画可以理解,但印痕有过去的含义,而我们关注的是当下。"

  我赶到杭州,将远帆堵在他们学校门口的咖啡馆里,不解决问题决不罢休。展览名称,他说一个,我说一个,一个个被否定讨论再讨论,渐渐有了感觉,当咖啡喝到差不多时,他嘴里吐出"观城"二字,我马上断定这正是我想要的。短短二字,画家和公众面对城市的态势跃然纸上。两个字的动宾结构还有版画的简洁之美。很快,广军先生和尚辉也认可了这一方案。

  广军先生和数位全国版画艺委会的成员因某个世博项目来上海,我让他们浏览作品征求意见。代大权和杨锋是首次参加讨论,我特别关注他们的见解。代大权说:"看得出展览涉及两个主题,显性主题是人与城市环境的关系,隐性主题是版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杨锋说:"以麦绥来勒为标志,现代版画实际上是以重点关注城市为开端的,特别关注人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的生存方式和心理变化。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这种有力和深刻,被乡村风情和唯美粉饰所掩盖了。这次展览是回归",他们的意见洞若观火。受杨锋发言的启示,展览增加了一个早期现代版画与城市共生的文献展示,向前延伸的历史,有望增加展览的厚度。

  文献展示的设想得到了上海鲁迅纪念馆王锡荣馆长的支持,我和远帆得以进入馆里的资料库。上世纪20-40年代欧洲和中国的大批黑白木刻引起我们注意:彷徨的背影;骚动的人群;提着行李离乡进城的农民;手挽包裹等待雇佣的保姆;被警察驱赶的果贩;看老板拨算盘等着领工资的工人等等。

  关注城市生态,版画前贤比我们先行了将近百年,带着敏锐的目光,带着满腔的社会责任感。

  展览的另一重要部分是学术研讨会,其重要性与展览不相上下,工作量和资金要求都在我意料之外。我联络了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执行院长汪大伟,他为我们提供了及时的帮助,承揽了研讨会的资金和组织工作。高校的参与更有利于形成学术的规范性并将好的东西积淀下来。由上海美协施大畏主席推荐,美协理论研究组主任毛时安也参与了研讨会的筹备工作,毛时安也是上海作家协会会员,我还希望有更多的作家和社会学家来参观展览,甚至参与讨论。对于本届展览,我们比较容易找到共同话题,版画或许会可以借此溢出圈子之外。

  展览一天天临近,开始考虑宣传。邱家和是展览的始作俑者,又是媒体中人,责无旁贷地担任了宣传总监。在一次媒体活动时,他向百雅轩艺术机构总裁李大钧先生推荐了我们的展览,李大钧在看过作品并听了我的介绍后爽快地说:"这个展览有意思,我们愿意参与,甘当配角,有什么事需要我们配合尽管说。如果宣传费用有困难,我们可以资助。"我想起有这么一种说法:"在你最需要支持的时候得到的支持才是最大的支持。"

  版画不被关注久矣,艺术家创作时应该甘于寂寞,但展览时门可罗雀还说甘于寂寞是自欺欺人,不指望这种局面短时间内彻底改变,但我们每做一次展览都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做好宣传。本次展览我们作了较充分的文字准备,为每一位作者撰写精短的阅画随笔供媒体参考,希望有助于向更广泛的公众进行介绍,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展厅,观看和讨论作品。

  我们的策展团队来自各方,却是一个非常尽责与高效的团队,三位策展人特别是远帆和尚辉承担了展览最核心的学术与理论方面的工作,筹展过程中他们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刻提供特别有价值的意见。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的殷正伟有条不紊地掌控着每个阶段的工作进度及繁忙的内外联络;虹桥当代艺术馆非常负责地默默承担了布展的各项繁重杂务,肖谷如鱼得水地协调着上下左右各单位各部门的动作,邱家和从媒体角度敏感地调度着内外信息传输。在各项工作临近合拢的时候,上海美协秘书长陈琪指挥若定地落实了所有与展出、接待和宣传有关的全部细节,这是一个社会多方积极参与合力完成的展览,协调一致通力合作极大地激发了各方的潜能。

  虽然现在还不是回顾和总结的时候,但从一开始我就清醒地意识到本届展览可能会有的缺撼:由于时间、办展方式和其他条件上的限制,我们无法从开始就充分引入国际方面的策展力量,使展览呈现更丰富的面貌并具备更广阔的视角,虽然在筹划过程中,廖修平先生多次向我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甚至是细节上的建议,但根本的改变恐怕要留待下一届了。本届展览只是开始,只是为日后奠基。

  此时我想起筹展初期广军先生对我说过:"这个展览很有意思,很有新意,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好。但由于是第一次,希望你们不必对自己提出过高要求,不必有太大压力,也不必过于追求完美,只要坚持一届一届做下去,肯定会有很好的前景。"

  这个带有预见性的意见,是理解和宽容,也是期盼和鞭策。

卢治平

2010上海国际版画展策展人、艺术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