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足迹 ——介绍环境艺术家冯一鸣 朱葵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无数艺术家的创造劳动、宏伟壮观的艺术杰作,标志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
古岩画,敦煌壁画,云岗、大足等地石窟艺术,不仅给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中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瑰宝,同时也留下了深沉的启迪和思考。
环境艺术家冯一鸥,数十年来,涉足大江南北,实地考察先民们为我们留F的古代艺术珍宝。
面对国内最早的岩刻——连云港少嗥时期将军崖岩画,他走近石雕群思考着:在崇尚和赞美传统艺术精粹的同时,自己应给人类历史留下点什么?
冯一鸣是一位颇有声望的环境艺术家。面对纷繁多姿的生活,他把美化人类环境、发展现代文明,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
人们崇敬大海的博大宽广和深邃,同时也传颂着许多优美动人的神话故事。冯一鸣具有海一样的胸怀,他向往大海,也热爱大海,他创作设计的《海的旋律》,耸立在黄海之滨的江苏盐城市海悦大厦广场。这是一组与喷泉相组合的大型金属雕塑,高5.5米,宽4米。冯一鸣根据"龙女献珠"的传说,塑造了两位体态窈窕的龙女,轻盈优雅地遨游在海草之中,并向人间献上硕大的明珠。雕塑家大胆地采用高位悬空的构图,并使一吨多重不锈钢制作的龙女,或轻巧俯卧、或跃起腾空,惊而无险、富有动感。龙女们在五光十色的彩光和水帘般的喷泉中,似隐若现,有露亦藏,把观众带入犹如龙官的神奇艺术世界中。一般雕塑造型受力学的制约,往往是稳中求变。冯一鸣则匠心独具,融合现代科技、现代工艺和现代审美意识于一体,动中求静,变中求稳,为江苏盐城设计、构筑了一个新的人文艺术景观。
冯一鸣教授曾任艺术总指导,组织青年教师共同设计制作了南京的两座大型城市雕塑——《金钥匙》和《花之舞》。
他和雕塑设计者张静、钱大经带领同学们,在雕塑现场介绍制作手法,接受记者的采访,介绍创作意图与创作经过。新颖、奇特、美感是冯一鸣教授的艺术追求。这不仅在他的雕塑设计中体现出来,也反映在壁画创作中,特别是用新材料、新工艺作新的艺术探索,几乎竭尽全力。
其为连云港蓝天大厦创作的"凌云图"壁画,采用浮雕和绘画相结合的手法,用浮雕制作白色天鹅,配以丙烯颜料蓝色调子的山水背景,令人耳目一新。冯一鸣主张根据内容和环境的需要选取材料,也广泛使用多种材料,如木雕、高温釉、陶板、沥粉拓金、玻璃镶嵌、金属漆艺等,或单一或结合,力求创新,开拓了我国壁画工艺的新领域。
壁画《腾飞》是为一家水泥设计院设计的陶瓷壁画画稿,斑斓光洁的色泽、粗犷浑厚的肌理、宏伟宽广的构图,不仅显示了艺术美感,更令人心潮澎湃,催人奋进。
壁画《金陵十二钗》陈列于南京玄武饭店,为顶楼增色生辉。冯一鸣在设计制作中运用沥粉拓金的工艺。由过去"贴金"发展到"拓金",这是传统工艺的一次突破,它不仅简化了贴金的繁琐,而且存色感与防氧化上有了很人改进。25米×2米的《金陵十二钗》大型壁画,色彩饱和淡雅、和谐清新,成功地塑造了12位佳丽婀娜多姿的艺术形象。
冯一鸣在壁画和雕塑上的造诣并非一鸣惊人,也决不是朝夕之功。他于上世纪50年代初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受业于潘天寿、刘开渠、颜文梁诸大师。他在四十余年的艺术实践中,醉心于古代壁画、石窟岩画的研究与考察。他具有坚实的造型功底,接受过传统艺术的熏陶,并具有现代艺术鉴别力。古今中外艺术的融汇贯通,加之长期的艺术实践,这是他成功的基石。他的作品、教材先后为天津、上海和香港的出版单位出版成专集。
冯一鸣的国画人物作品,同样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其代表作《根》绘于1983年,作品塑造了一个娴淑姣美的少女形象。以"龙的传人"、 "寻根意识"魂萦海峡两岸,表达了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这幅画曾在海外华人地区流传,并成为美术界和新闻出版界热门话题,登载在全国10多家报刊上。
作品《润物细无声》,描写春雨绵绵,果农少女冒着毛毛细雨在树丛中培植果树苗。穿着的紧身服呈现装饰性的衣褶,显露出修长的形体;嫩绿的色调,使画面充满江南三月的春意。
从作品《九歌吟》可以看出,"传神不仅在于人物肖像的刻画,还需借助于画而多种艺术处理的烘托"。楚辞神话中的"山鬼",是大家熟悉的题材,画家在画幅中,着力渲染悲剧气氛,塑造"山鬼"的痴情心态——宁为负心者梳妆。配以低沉乌黑的天空,赤豹同情的依偎,以及整张画面所组成的青灰调子,显现出凄凉悲切的氛围。
冯一鸣,他像一位出色的性格演员,可以接受不同个性角色的"扮演",既能绘出水灵柔美的少女,同样也能为凶禽猛兽造像。
《雄风》这幅画用笔精练、造型生动,眼睛非常传神,堪称动物画的上乘之作,在香港展出时,被称为"下山猛虎"。
《狮》也是画家十分喜爱的题材,他笔下的雄狮动态各异,令人感到一种力和美的综合,呈现出特有的威严美。《林间漫步》却用另一种笔调,表现珍稀动物熊猫所特有的雍容优雅、憨态可掬的特点。画面以西南密林为背景,把大熊猫安置在和平宁静的生态环境中。
冯一鸣数十年热衷于动物画的创作,从中倾注着画家对自然的眷爱和力度美的赞颂。他为此付出了艰辛的艺术劳动,获取的成果,终于为社会所公认。北京中国教育电视台特约冯一鸣教授,系统地讲授动物画课,并通过卫星向国内和东南亚播放。
数十年来忘我的艺术追求,不倦的学术探索,他的影响也日趋扩大。其作品先后在国内和日本、东欧、贝宁、意人利、东南亚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展出,并多次获奖。
冯一鸣与夫人陈望秋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画展,备受各界好评。他所画的人物画、动物画都给观者留下深刻印象。作者视对象表现需要处理画面。他的简笔画,寥寥数笔,一只松鼠玲珑机敏、活泼天真的姿态,就跃然于画面;而繁笔作品《幽谷豹吼图》把山石的风化裂纹、湿漉青苔以及金钱豹的皮毛斑,都表现得十分逼真。画家把握了动物的生活习性、外形特征和内在的禀性,如同一位优秀的驯兽师,动物听其摆布,做出各种表演。
冯一鸣有一个艺术型家庭,夫人陈望秋女士是也一位画家,他们经常合作,共同研究艺术。陈望秋酷爱并擅长粉画、国画,有过许多好作品。他们的女儿冯霓、冯洁,无疑将是这个家庭的艺术接班人。
冯一鸣执着地把一片爱心倾注在青年人身上,他创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壁画专业,并严于治学身体力行。同时,他也是江苏省壁画研究会的会长,应该说是江苏壁画这门学科的主要带头人。
在标志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上,在浩瀚的历史长河边,又留下了新的开拓者的足迹,在无数的足迹中,我们清晰地看到冯一鸣留下的深深的脚印。
朱葵
《多彩的足迹》电视片解说词/原江苏美术馆馆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