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那.毕费
Bernard BUFFET(1876—1960)

→作品欣赏
 
  
 

   贝尔那.毕费1928年生于巴黎。曾经是战后「目击者」团员之一,为发起「具象绘画」(figurative painting)的先驱。1965年被选为战后二十年来十大艺术家之一,当时他年仅三十七岁。毕费自幼生长在严肃的军人家庭,冷漠的家人让他在幼年只有感到孤立和忧虑。十五岁时在纳粹占领下的巴黎学习美术;在十九岁时获得「圣普拉底画廊」(Galerie Saint-Placide)「艺评奖」(Prix de la Critique),一举成名,在画坛崭露头角。敏锐强韧的黑色轮廓线条,灰色的画面,单一的色调是毕费描绘肖像、静物、城镇风光的特有的风格。毕费以敏锐的写实手法透视世界,绘画中透露的孤独、冷酷意象,深刻描绘了本世纪战后青年的苦闷与愤怒,及随之而来的哀愁与悲怆 。是当时盛行抽象主义所产生反动具象画家中代表人物。毕费于1999年10月因罹患帕金森氏症而厌世,享年七十一岁。
   二次大战之后,留给人们心灵与肉体极大的创痛,战争的恐怖与不安时时笼罩着。因此,人们在思想上有很大的转变。当时毕费正值弱冠之年,它已亲身经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浩劫,战争生离死别的痛苦,无时无刻在他内心抹上一层阴影;这层阴影透过他的自觉与融通,成功的表现在他的作品上。受到战争的影响,战后的创作论点不再局限具象与抽象之间,新具象绘画不单是以写实理念描绘事物的外观,反而是由现实的景象里,提出虚构的意象,以现实角度来出发。
   「静物」是毕费在画坛初露头角的早期作品。他以黑线条大胆地刻画了画面中的每一个造形元素。这种画法不但展现了他素描功夫的精确,更加强了画面的张力和观赏者在观赏作品时心中所产生的作用。他的作品虽以刻画人物见长,但巴黎的人们也从他的静物中所呈现的空瓶、空盘、空碗等素材,想起他们在战争时代的悲哀岁月。正由于这些静物都是纳粹占领时期,在身边常使用的琐物,让人勾起那段灰黯的记忆。这幅画不论在构图、色彩或明暗色调上,都产生调和的效果;每件物品虽然看似零星地放置着,但却恰恰地平衡了彼此;毕费深具特色的签名笔触,与其余干涩的黑线条一般,形成统一的风格,亦平衡了整幅画稍微偏右的大三角形构图。左边浅色的碗和盘放置于桌面较深色调的部分,映照了右边黑色的瓶、叉和汤匙放置在较浅色调的桌面。座落于画面上部向上伸展的黑色瓶子与下部大块面积的深色桌面和往下墬的空盘、叉子和汤匙形成拉力上的平衡。桌面的橘、褐色,和背景的黄产生调和的效果,其中点缀的绿、白、灰除落在桌面和静物上,在背景的黄色中也是若隐若现。整幅画似乎使人呼吸到古典的气息却又不失现代感。
   作品「女人」,以强烈墨绿色调营造冷峻意象的空间画面,画中女人瘦长的脸庞、尖挺的鼻梁,眼神空洞无助地注视着远方;毕费以一贯的简洁黑色线条,构筑女人脸部冷漠的五官表情。叙述着经历战争洗礼的人们,对生命生存充满极度不安及不确定感。毕费冷眼观看战争带给人们的恐惧和摧残,他以冷静的线条,捕捉人物的神韵;经由内心的蕴含内敛,重新赋予作品精神层面的意象思索,深刻暗示外在世界的冷酷无情,及内心悲怆感受。作品透露寂寥的批判观点,触动人心。画中呈现个人与宇宙空间自觉意识,和形式张力有如命运交响曲,令人回味深思。
   毕费放弃愉悦的色彩,而以擅长的晦暗色调表现人类生存的苦闷与社会丑陋的悲怆情调。1952年的「自画像」,即是最佳例证。在此作品里首先毕费掌握画室一隅为画面之空间结构,营造逆光投射画面,强烈透悉再现的物像。并以极为个性化的黑色线条刻画瘦削细长的人物,忧郁的面容与衣饰装扮。画作的背景更以方形对象与错置的画笔产生某种框架束缚与未知的矛盾,表现出二次大战后的不安、恐惧与现代人莫名的虚实,在「有鱼的静物」画面上,毕费以劈裂的尖锐线条及强烈的对比色彩施展主题。在画家刻意布局之间的静物,由远而近可看到煤油灯、酒杯、被架起的小鱼,至前方令人怵目惊心的血腥大鱼,搬弄着令人熟悉的符号象征,让巴黎人本能地回忆起在战争前后的生活,并揭示社会现实的冷酷与残暴世界,可说是毕费发自人道关怀的作品。
   作品「圣扥贝城」,从近景、中景推向远景,毫无陪衬人物,一片静默沉寂的气氛。他一反过去画家眼里灿烂的巴黎,而以对比、反和谐的色调加上蓝色的浮光掠影,试图释放内心冷酷无情与悲怆的虚无感。

(林清梅、陈青玲、罗宝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