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李杰民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

  2003年9月5日,应当是陕西美术史上一个永远不可忘却的日子。安正中,一位心无挂碍的老人,一位才思如涌的艺术家,一位把毕生精力奉献国家和人民的美术事业的当家人,在他为艺术奋斗了55个年头,在省美协秘书长岗位上呕心沥血15个年头之后,突然病倒在工作岗位上,去了另一个世界。当时,我从朋友的电话中得知这一消息,简直不敢相信,恐怕普天之下熟知安正中先生的人都不会相信。因为,那天下午就在他去世前两个小时,我还在省文联办公大楼里见到了他,并且听他对我滔滔不绝地讲述了省美协最近几项活动的设想和安排。他太累了,且又走得那么匆忙,那么突然,以至于让活着的人难以承受,以至于在三年后的今天,陕西画坛乃至全国美术界,大家仍然为失去了一位益友、失去了一位良师、失去了一位纯真的艺术家而惋惜和痛心。

  最近,我们有幸参与了安正中先生遗留的艺术笔记和画作的整理工作,这些大量弥足珍贵的资料和艺术作品帮助我们找到了安正中先生之所以几十年来一直被人们所敬重尊崇的答案,看到了安正中先生所追求的人生目标,理解了一位艺术大家澹涵高远的风范和胸怀。安正中先生出生在30年代初期动乱不堪的河南农村,读过私塾,初中未毕业就加入了解放军渡江南下,50年代初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屡立战功,1958年转业后考入了西安美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宝鸡市群众艺术馆,长期从事基层美术事业的组织辅导和艺术创作。现在陕西有许多在全国名声赫赫的画家都曾得到过他的辅导、启迪和帮助。他自1988年起担任了省美协秘书长,然而陕西美术界很少有人称他“秘书长”,不论老幼都亲切地称他为“安老师”。他经历过失去父母、姐弟和战友的痛苦,经历过战火的洗礼,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煎熬,更享受到改革开放后成功的喜悦,但在他所遗留的笔记中,在他大量的艺术作品中,看不到一丝一毫的做作和炫耀,也听不到一句半点的无奈与怨悔,而能看到的都是他对苦难的默默承载,对生活的无限向往。“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 平和宽容、正直做人、克己奉公和不懈追求,这些成了他生命的全部,构建了一个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家园。安正中先生在《学画自叙》中写道:“人世间最珍贵的是感情,自幼失去父母、失去姐弟,这一点我体会得更深刻。我深深懂得,凡做成一件事的背后,是要付出劳动,耗尽心血和汗水,是要做出奉献和牺牲,而留在记忆中的都是难忘的欣慰和怀恋。”“几十年来,在我生活和艺术的实践过程中,克勤苦学,以正直做人为准则并将此时刻铭记在心。”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位当代艺术大家继承传统文化不断完善自我的心路历程,看到了艺术家对完美人格的自觉追求和人生价值的文化取向,我们更看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塑造一个艺术家人格品质方面所显现的伟大和魅力。安正中先生以自己七十年的生命历程,为我们做出了一个典范,这一典范的意义绝不仅仅是在于铸就了安正中先生本人的人格形象和艺术辉煌,而是安正中先生以自己终生的实践演绎了一个艺术家在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过程中应当担当的文化责任。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需要千百年时间的磨砺,而一个民族文化要代代脉承,则需要千千万万个志士仁人,前赴后继,薪火相传,从这个意义上讲,安正中先生不仅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卫道者,而且是一个承传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所以代代脉承,正是由于有了千千万万个像安正中先生这样的艺术家的支撑和传接。

  自古以来,“立德、立功、立言”都曾被历代文人志士作为毕生的追求,但是真正做到者能有几何。然而在现代社会的文化背景下,安正中先生却做到了,他“修身在其正心”,立艺必先立德,他爱国敬业、以诚为本、本份做人,给人们留下了大量的艺术佳作和苦苦的求索之言,在人们的心目中,他既是一位当代现实主义的优秀画家,又是一个善良敦厚的长者,他用独特的塑造方式为自己塑造了一个中国传统文人的完美形象。

  凡是熟悉安正中先生的人都知道,几十年来,他长期从事基层美术辅导和省美协的领导管理工作,并把全部精力投入其中,为别人织嫁作衣,很少有时间关照自己的那块园地,但是,我们从安正中先生留下来的数百幅油画、版画、国画和速写中发现,安正中先生一直在握着手中的画笔,从未间断自己的艺术创作,而且从繁重的美术辅导和组织管理工作中不断地丰富着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对生命价值的理解,正如他所说的:“我从一般馆员、美术组长到馆长、秘书长,唯一的一点是我每天都在坚持作画。”“我牢记在心中一点,就是对同志、对朋友、对观众和读者要真诚,对艺术、对生活要真诚,我将要在大西北找出对艺术真挚的追求和感情的寄托与希望。”安正中先生就是这样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出版了六部画集,为社会创造了宝贵的文化财富,他在版画、油画、国画等艺术领域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才能,其技能之全面、思想之丰富是一般人难以达到的,因此,他的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和国际性展览,并屡获奖项,在陕西乃至全国美术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安正中先生艺术的源泉和动力,来自于其对国家、对人民、对艺术的理解和真诚。他曾经在画集自叙中讲到:“三十多年来,风风雨雨,生活在黄土高原渭水之滨,大西北的山山水水、乡亲们诚实淳朴的深情,使我更懂得祖国、人民和艺术的深刻涵义。”“博大厚重的黄土高原、淳朴的民俗民风、美不胜收的民间艺术、神秘古老的西周青铜器皿、雄浑的汉唐刻石,都是我艺术生命的源泉。”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创作题材极其广泛,从军旅生活到农家
小院,从黄土高坡的风土人情到俄罗斯的历史传说,几乎无所不及。他在每一部作品中融入了自己的感情,加上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对“现实主义”的独特理解,他利用手中的画笔,回答了时代和人民对一位艺术家的要求,在他的作品中实现了时代精神、个人风格和主观意识的统一,显现出了一种鲜明的时代内容与传统艺术形式的协调,使人们能够体悟到一种浓厚的时代意境。

  安正中先生的艺术精神是长安画派艺术精神的延续。20世纪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革年代,精神的自由和思想的解放,成为本世纪美术发展的文化背景。在这个文化背景下,陕西的美术事业得到了多元化和多样性的发展,开始了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型的实践过程,并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伟大的艺术家和优秀作品。特别是长安画派的创立发展,陕西美协的创始人赵望云、石鲁等一批艺术家的出现,在美术领域里,构建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标高,不论在历史坐标上,还是空间范围内,都曾对中国美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后来的陕西美术创作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历史性推动作用,也影响着安正中先生的艺术道路。他在《学画自叙》中曾这样写道:“人生暂短,道路深长,艺术修养的提高是无止境的,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是陕西美术界的先辈留下的座右铭,前辈们用心血换来的经验会让我们少走弯路,在实践中再创造出新的成果。”“我将尽毕生的精力,在艺术实践中把对祖国人民、对西部的爱、对事业深邃之情感,融入我的作品里。”安正中先生就是这样一位默默扛着长安画派之旗帜,沿着长安画派所走过的道路,迈上艺术高峰的艺术家,他是长安画派之后一位仍然继续坚持“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的艺术家。他用毕生的艺术实践诠释和光大了长安画派的艺术精神,为长安画坛增添了新的光彩。

  安正中先生的作品语言独特、风格显明,显现了很高的艺术才华,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是当代陕西地域文化中不可多得的文化样本。安正中先生的多部作品至今仍然陈列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安正中先生生前给予了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很大的关心和支持,并直接参与了陕西省美术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他曾把陕西省美术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视为自己事业追求的一部分,为陕西省美术博物馆的功能定位和管理运作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方案,成为陕西省美术博物馆的一位重要朋友和支持者,当然,安正中先生也是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多年来一直关注的一位重要的艺术家。在纪念安正中先生逝世三周年之际,安正中先生的夫人郭秀珍女士率子女将安正中先生毕生仅存下来的近200幅代表作,全部捐献给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陕西省美术博物馆的收藏为国家收藏,通过此次义举,把安正中先生的艺术作品捐献给了国家,捐献给了历史,这是安正中先生的夙愿,是对安正中先生遗愿的最好继承,是对安正中先生艺术精神弘扬和光大,也是对安正中先生最为珍贵的纪念。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将把安正中先生的作品作为永久性重要典藏,进行认真的保护、陈列和展览,并组织专家和学术界进行深入的研究,让安正中先生的人格精神弘扬光大,让安正中先生的艺术生命传之永久,同时,这也是我们编辑出版这本画集的初衷。

2006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