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

上一页
1/141页 共4196

有象无象 佛理玄想

时间:2020/7/11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李益炯、李熊熊/浙江杭州


图2 明丁云鹏《扫象图》版画

  明清瓷画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将古代传统儒、释、道学说中抽象形上的思想观点,通过具象化的画面表达出来,让人们可以直观地学习领会其中蕴含的哲理。图1是晚明和清初出现的一种表现佛教“有相无相”思想的瓷画。

图1 表现佛教“有相无相”思想的瓷画

  “有相无相”是佛教的一对重要概念。所谓“有相”,指普通凡夫能够看见的各种事物的形相;所谓“无相”,指凡夫所见事物的本质是虚无。佛教通过对事物“有相”“无相”的思辩,意在帮助信徒提高“觉悟”水平。

  关于“有相无相”这一对概念,佛经上有许多论证,而最为大众熟悉的是《金刚经》上的阐述。我们先来看看《金刚经》对此话题有怎样的说法。

  《金刚经》的内容是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说法时,与十大弟子之一须菩提展开的一场对话。对话中,须菩提列出27个问题,佛一一作出了解答。他们问答的中心话题是:怎样理解万法(万事万物)“性空幻有”?也就是怎样参透各种事物表面“有相”与本质“无相”的关系?在《金刚经》里,当须菩提对佛说的“有相无相”之理有所感悟后,说了这样一段话: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这段话是须菩提对“性空幻有”的理解,其中蕴含的佛理对后世佛教信徒影响极大,我们对其关键要点进一步解读一下。什么叫“我相即是非相”?这是举例。所谓“我相”,也就是人人都很珍视“我”这样一个肉体,但这个“我”其实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因为肉体的细胞在不断的生生死死。因此,今天的“我”与昨天的“我”就已经不同了,今天的“我”与几十年前的“我”更是脱胎换骨好几回了。这就是说“我相即是非相”最简单的理由。由此参悟推广“人相”(他人之相)、“众生相”(各种生物之相)、“寿者相”(长寿者之相),可以得出“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的结论。当最终能够觉悟到“离一切诸相”的境界,也就成佛了。

  “离一切诸相”也就是认识到“诸相”的实质是“性空”,不再“执著”于“相”。但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眼见的“诸相”又是怎么回事呢?按佛教的缘起理论,那是由各种因缘和合而成的“幻有”。“幻有”也可称作“有为法”,即有所作为和合而成的事物。《金刚经》里有一首著名的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通过“梦幻”“泡影”“露”“电”等比喻来说明各种事物“相”的“幻有”性:看上去似乎是一种事物,但转瞬之间就没有了。

  按《金刚经》的说法,一个人如果能将“性空幻有”的道理悟通了,那么他就具有了金刚钻一般坚固的智慧,能破一切迷惑,到达觉悟的彼岸。

  明代有许多文人士大夫居士热衷于对佛理的研讨,其中“有相无相”是一个热门话题。万历年间有一位信佛的画家叫丁云鹏,号圣华居士,据“有相无相”佛理,创作过一幅名画《扫象图》。后来他又将这幅图刻成版画(图2),在社会上流传甚广。《扫象图》借“象”与“相”的谐音关系,将抽象的“相”转化成具象的“象”,再以给大象清洗身体(“扫象”)的画面来说明“有相无相”的佛理。所谓“扫象”,寓意是象身上有许多脏物遮掩,需要清扫才能见到真象。这象征着凡人对万法“诸相”有许多误解,需要仔细琢磨感悟,才能清除误解,看清真“相”。

  万历名臣顾起元是个虔诚的佛教信徒,自称“宝林居士”。他曾在观赏一块墨锭上所刻的《扫象图》时,写过一篇《扫象图赞》:“象即非象,夫何可扫?非象即象,夫何不扫?玄而解之,拂拭非真。默而识之,森罗非妄。墨乎,吾与尔深入那罗延窟矣。”顾起元的感想:“象即非象”就是“相即非相”“非象即象”则是“非相即相”。这里面蕴藏着的玄妙佛理,他也想得不亦乐乎。

  另一位士大夫居士于若瀛也为《扫象图》题词:“有象耶,无象耶,而扫为最上耶。象有耶,象无耶,而必扫以除耶。有象无象之先,扫与不扫之间,其玄之又玄者耶!”这篇题词借“扫象”来捉摸“有相无相”之间玄妙的关系,正是《扫象图》的画意所在。

  在明末清初瓷画中,有直接照搬丁云鹏《扫象图》的品种。而同时期出现的如图1这样的瓷画,是对“有相无相”佛理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下面来看这两块瓷画的表意特点。

  它们的画法都比较简明:先在外围用青料画一圈宽幅的边,让中间形成一块圆形的空白。这块空白象征着“空”“无”的境界。在空白处又用线描画出一头只露出半身的白象,笔法简约,似隐似现。象的这种画法不是偶然,而是有特定的含义,表意正是缘起“幻有”。当你看中央的空白处时,凝神盯看,隐约可见一只大白象;恍惚所见,就是一片虚无空相。这种象的似有似无,带动人的思维在“有象无象”(即“有相无相”)间游移,可让人陷入深沉的思考,生发无限的联想。

  这就是这幅佛教哲理画的魅力所在!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有象无象 佛理玄想-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