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

上一页
1/141页 共4196

光禄寺“茶汤”的兴与衰

时间:2020/3/29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李熊熊/浙江杭州


图1

  明清瓷器上出现的文字,总是会特别地让我着迷。每次见到这种文字就想探索一番,希望能从中窥见古人的一些心思。古人写下的文字即使很普通,由于时代、地域的差异,要真正理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探索的乐趣就在这里。

图2

  本文要介绍的这枚明代瓷片,其内底(图1)写有“茶汤”两字,外底(图2)则画一个圈,类似款识。从残片看器型和体量,完整的话它应该是一只碗。碗内写“茶汤”两字,显然它是一件用来盛“茶汤”的器物。

  看到“茶汤”,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明代瓷器上的一种“汤社”款。“汤社”之“汤”,是“茶汤”的省称。“茶汤”两字的本义是“茶水”,通用于宋代。不过到明代时,“茶水”的通用名称就一个字“茶”。将饮茶结社命名为“汤社”,是一种有古趣的起名法。因此,明代的“茶汤”与饮茶的“茶水”不是一回事。

  明代嘉靖年间还有一种外底部写有“金箓大醮坛用”六字款,内底写有“茶”“汤”等字的瓷器小杯,是皇家专门为斋醮定制的官窑器皿,史称“坛盏”,名气颇大。坛盏上的“茶”“汤”是指供神用的两种饮料,仔细推敲,与“茶汤”也不是同一种食品。

  那么,“茶汤”究竟是什么呢?经查考,“茶汤”还真有历史故事。我们且从“茶汤”的诞生说起。

  在北京,“茶汤”是指一种小吃,最早出现于明代永乐年间。它的来头不小,是光禄寺为祭祀活动开发出来的一种食品。光禄寺是明代官方负责宫廷膳食的机构,洪武时初设南京。永乐帝迁都北京,在北京又设光禄寺,形成南北两个光禄寺的格局。北京光禄寺设在紫禁城东华门附近,主要负责操办官方筵席,提供宫中人员的日常膳食,以及为祭祀活动备办祭品等。在举行祭祀活动时,光禄寺要为参加祭祀的大小官员准备一些食物充饥,这在古代是一项困难的任务。特别是北京的冬天比较冷,在漫长的祭祀过程中,一般食物早已冰凉了,难以吞咽。怎样让大家能够吃得好呢?光禄寺的官员发明了“茶汤”这种用热水一冲就能吃的方便食品。

  “茶汤”的做法是这样的:先将秫米、糜子等磨成面粉状待用,需要时用滚开水把秫米面冲成稀糊状,再加入红糖、白糖、青红丝、芝麻、核桃仁、什锦果脯、葡萄干、京糕条、松子仁等调料,即可食用。这有点像南方藕粉的吃法。想想看,在天寒地冻的郊外举行祭祀活动,能吃上这样一碗热气腾腾的“茶汤”,该是多么快活的一件事啊!

  “茶汤”一经面世,就受到大小官员的欢迎。光禄寺的“茶汤”点心,使用的原料精致,制作方法也在不断改进。比如为了能又快又好地做出许多碗的“茶汤”,他们又研发了一种能装几十公斤水的大铜壶,以及一套特殊的冲泡技巧。所以很快,“茶汤”成了光禄寺的招牌食品,名噪一时。

  不过光禄寺作为采购、管理、分配食品物料的官府机构,免不了会有官场上的通病,渐渐地滋生出贪污、浪费、腐败等弊端。明中期以后,宴会、祭祀等活动所用的食物常常出现缺斤少两、质量下降的现象。“茶汤”也不例外,因偷工减料、粗制滥造而成鸡肋。到明代万历年间,光禄寺的“茶汤”甚至成了京城嘲笑的对象。

  据《万历野获编》卷二十四“京师名实相违”条记载:“京师向有谚语云:‘翰林院文章,武库司刀枪,光禄寺茶汤,太医院药方。’盖讥名实之不称也。”可见,明代后期“光禄寺茶汤”已经成了名不副实的典型。清代人总结明代京师有“十可笑”:“光禄寺茶汤,太医院药方,神乐观祈禳,武库司刀枪,营缮司作场,养济院衣粮,教坊司婆娘,都察院宪纲,国子监学堂,翰林院文章。”“光禄寺茶汤”竟然排名榜首,其声誉之糟可见一斑。

  尽管“光禄寺茶汤”名声臭了,但“茶汤”作为曾经的皇家点心,在民间仍然得到追捧。有商家一代一代地制作叫卖“茶汤”,使它至今仍保持京城“名小吃”的称号。天津、山东、内蒙古等地也引进京城的“茶汤”,加以改造,发展成各具地方特色的美食。“茶汤”作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一部分,生命力十分强大。

  本文附图中的这枚瓷片,原出土于北京某地,从年代看,应是明末之物;从工艺看,属民窑产品。商家在碗的内底写上“茶汤”二字,意图应该是防止碗被食客盗去。它的存在表明,“茶汤”在明末北京的市场上仍是一种重要的饮食商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光禄寺“茶汤”的兴与衰-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