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

上一页
1/141页 共4196

入世须学东方曼倩

时间:2020/2/19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李益炯、李熊熊/浙江杭州


图1

  明代后期的瓷画中,东方朔是个常见的人物。他的特征很明显:或是肩上扛一根树枝,树枝上结着桃实;或是手里捧一颗大桃。除了拿着桃子这个共同的特征,东方朔的具体画法有很大的不同:有的画面东方朔衣冠不整,鬼头鬼脑,活像一个窃贼(图1);有的画面东方朔边走边回头张望,似在看后面是否有人追来(图2、3);还有的画面里,东方朔头上有一个象征神人的光环(图4、5)等。将这样一个人物入画,瓷画师要表达的画意是什么呢?

图2

图3

图4

图5

  东方朔是个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原本是汉武帝身边的一名大臣。这个人物能进入瓷画,自然有他的道理。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与瓷画同时代的人们对东方朔有怎样的评价。

  清初张潮在他编写的《幽梦影》里有两条关于东方朔的格言,一条是:“入世须学东方曼倩,出世须学佛印了元。”“曼倩”是东方朔的字,“东方曼倩”即东方朔。中国古代社会里,文人一般有入世、出世两条道路可供选择。“入世须学东方曼倩”,意思是选择入世做官的人,要向东方朔学习。这应该是一个很高的评价。

  另一条格言说:“鳞虫中金鱼,羽虫中紫燕,可云物中神仙。正如东方曼倩避世金马门,人不得而害之。”“金马门”是汉代皇宫的一座宫门,也是学士待诏的地方。东方朔当年入世,就曾在“金马门”听候皇帝随时召唤。这条格言赞叹金鱼、紫燕能与人类相处而不被伤害,活得如神仙一般。转而类比说,正如东方朔能在宫廷里混,别人害不了他一样。可见,这条格言是对为什么“入世须学东方曼倩”作出的进一步说明。

  这两条格言可作为我们理解东方朔入瓷画的线索。明代后期,因为官场的黑暗,许多正直的文人士大夫都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他们既要保持名节,又不得不考虑如何才能避免遭到奸臣的诬陷迫害。追溯历史人物,他们发现汉代的东方朔竟然是个很好的榜样。他在汉武帝身边活得很潇洒,说话、做事既能讨武帝的欢心,又不得罪周边的同僚,人生没有遭遇过重大的挫折。

  明代后期的文人士大夫对东方朔在官场上的生存之道作过不少研究,并提出了许多中肯的见解。举个例子,福建有个叫陈如松的官员对东方朔曾经这样评价:“予夙慕东方曼倩之为人。盖其灵妙虚旷,有史鱼之直,而不以直显;有东里侨之博,而不以博显;有屈原、贾谊之词,而不以词显;有贲、忌之勇,而不以勇显;有淳于、张、范之辩,而不以辩显;是何人者耶?窃自号曰‘东方氏’,以默示爱慕之意。”(《莲山堂文集》42页)这段话概而言之,是称赞东方朔各方面的本事都很大,但却藏而不露,这才是真正的高人!

  其实东方朔自己对处世之道也有总结,他在一篇《诫子诗》里写道:

  “明者处事,莫尚于中。优哉游哉,与道相从。首阳为拙;柳惠为工。饱食安步,在仕代农。依隐玩世,诡时不逢。是故才尽者身危,好名者得华;有群者累生,孤贵者失和;遗余者不匮,自尽者无多;圣人之道,一龙一蛇。形见神藏,与物变化。”

  这首诗表明,东方朔的处世哲学既有儒家的“尚中”思想,也有道家的“与物变化”理念,反对固执一端。清代著名学者沈德潜将此诗编入《古诗源》时,在诗后评论道:“言有群、孤贵皆失,以其有常家也。东方先生一生得力,尽在乎此。”

  东方朔在皇帝身边做事,却能避免被官场倾轧伤害到自身,这样的本事对入世做官的人来说,的确值得羡慕。瓷画中出现东方朔这个人物,正是要从这个角度表达对他的敬意。

  那么,这样一个入世的高人,为什么入瓷画却总是一个“偷桃”的形象呢? 这里我们来说说“东方朔偷桃”的传说。早在晋代,张华的《博物志》卷八里就有这样一个记载:

  “王母索七桃,大如弹丸,以五枚与帝,母食二枚。帝食桃辄以核著膝前。母曰:‘取此核将何为?’帝曰:‘此桃甘美,欲种之。’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唯帝与母对坐,其从者皆不得进,时东方朔窃从殿南厢朱鸟牖中窥母,母顾之,谓帝曰:‘此窥牖小儿尝三来,盗吾此桃。’帝乃大怪之。由此世人谓方朔神仙也。”

  这个记载在讲述西王母赠桃给汉武帝的故事时,又顺便提到东方朔曾经到西王母那里三次偷桃的事。西王母的桃要三千年才结一次果,而东方朔偷了三次,意味着遇上了三次结桃,可见东方朔寿命之长。由此人们对东方朔刮目相看,将他视为神仙一般的人物。

  “东方朔偷桃”是一则神化东方朔的故事,后人从这则故事里又演化出东方朔与长寿有关的各种传说。明代前期,东方朔的形象并没有出现在瓷画里,倒是在戏剧里很多见。因为明代前期的戏剧,有许多是祝寿戏,历史上许多与祝寿有关的神话传说人物都被网罗到戏剧中来扮演角色。比如寿星、王母娘娘、麻姑、八仙等等,东方朔因为曾经偷过王母娘娘的仙桃,也成了角色之一。

  比如朱有墩的《群仙庆寿蟠桃会》一剧中就有这样一节戏:二仙女看守西王母的蟠桃园,在树下打瞌睡;东方朔先扮作千岁灵龟去偷桃,被仙女发现没有偷成;又扮作仙鹤去偷桃,虽然又被发现了,但东方朔已吃饱了蟠桃。东方朔与二仙女演的是一出滑稽戏,只是全剧中一个调节气氛的插曲。但同类剧中东方朔偷桃的形象,却在民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到明代后期,东方朔因成为士人入世的榜样而大量进入瓷画,但这个人物的形象却已经离不开“偷桃”这一标志性的动作了。所以,明晚期瓷画里出现的东方朔,总是一付“偷桃”的模样,但其实与祝寿无关,而是与东方朔“避世金马门”的高超本事有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入世须学东方曼倩-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