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

上一页
1/23页 共650

石头上的法宝:巴蜀历代佛教石经探秘

时间:2021/3/18 17:20:34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肖伊绯/四川成都


大足宝顶山“大方便佛报恩经变龛”,摩崖造像与摩崖石经并置

  石经在巴蜀地区的遗存相当丰富,形态各异。其中,以碑板方式留存的石经有都江堰灵岩寺石经、龙泉驿石经寺石经等;以摩崖石刻方式留存的石经有绵阳碧水寺石经、安岳卧佛院石经、安岳圆觉洞石经、大足宝顶山石经、大足北山石经等;以石窟刻经方式留存的安岳卧佛院石经,这些“石头上的法宝”,历经千年红尘磨砺,依旧横平竖直地书写着那可以穿越时空的信仰之力。

大足宝顶山“大方便佛报恩经变龛”中阿难造像与石经

安岳卧佛院经窟唐代刻经局部

今藏日本的唐代写本《大方便佛报恩经》局部

  灵岩寺石经,是指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偏北约5公里的灵岩山中灵岩寺所藏石经。灵岩寺石经是以石板形式镌刻,由寺院洞窟专门收藏的法宝。据《灵岩纪略》记载,灵岩寺兴建于唐开元四年(716),由印度高僧阿世多尊者主持修建。该寺大量唐代石刻佛经皆秘藏于山洞之中。

  灵岩寺藏经洞共有两处,一处在寺前上竹林寺之后,一处在寺右东岳庙半崖间。根据历史记载,这两处藏经洞应残存以下经卷:《大般若经》《月灯三昧经》《伽楞经》《陀罗尼经》《出家功德经》《灌顶经》《多罗宝经》《右绕佛塔经》《随求经》《随求即德经》《出家经》《三味海经》《随求即德陀罗民咒经》《无量寿经》《子因胜经》等。其中有的石经上刻有“大唐大历三年”字样,这说明石经的刻制在768年前后,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历经千年沧桑,这批唐代石经大都散佚或毁损。至上世纪90年代,残存的石经经过拼凑,全部集中在一起,也仅余16块。然而,至2004年时,人们又奇迹般地于灵岩山海拔1250余米的峭壁侧,发现一片奇特的“书岩”。该岩层不仅质地细腻如脂,而且如书页般层层相叠,显然经过人工雕琢。随着“书岩”上的泥土逐渐剥落,真相凸显——“书岩”由160余块用细砂岩精磨的经板组成,每块经板长80、宽40、厚3至4厘米,板间均匀嵌有唐代“开元通宝”古币。经专家考证,经板上的《多罗宝经》《大般若经》《枷楞经》等,系盛唐时期三藏法师从天竺带回后由国内高僧翻译而成的经文。种种迹象表明,“书岩”就是当年的石经,“书岩”所处的大洞正是灵岩寺藏经洞之一。令人深感遗憾的是,经板在洞内受潮逾千年,出土后轻捏即碎。为确保经版完整,通过摄像、摄影纪录下相关资料后,即将藏经洞重新掩埋封存。

  石经寺石经,则是指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石经寺中所藏石经。石经寺石经也是以石板形式镌刻,为寺院专门收藏的法宝。石经寺居于龙泉山脉中段东麓之天成山上,由明朝中叶佛教禅宗高僧楚山绍琦创建于正统初年,石经寺得名就源于石刻经书——通行的说法是,石经寺之名乃因清代简州牧宋思仁送了一部32块的石刻《金刚经》而名。

  寺中尚有清道光丙申(1836)之秋碑刻《续刊石经序》,碑中记载“……我朝乾隆三十二年,州牧宋公思仁,游山有感,送石刊金刚经一部至寺,因名石经寺。未及一月,公即升济南知府。作善降祥,其应如响,足以征矣。是此经者不亦寺之重器乎。迄今历时既久,前僧未及检视,遗失之,止存一板,计二百五十余字。僧目击心伤,不忍听其残废,坐视圣教倾颓,有志续刊以彰前征 ……”。碑记与上述的说法是吻合的,但目前寺中不仅没有乾隆年间的石经,就连道光年间的“续刊”石经也佚失了。不过,现在寺中尚藏有一块明代的石经。

  这块仅存的明代“石经”,材质优良、雕刻精美。石经正文仅207个字,而且内容以《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内容为主,与上文《续刊石经序》碑中记载不符。根据《石经楚山和尚语录》的记载,传说楚山和尚的友人送来几块安徽优质的砚台石,楚山本人亲自将其磨光,再刻上经文,并编号“二十七”。如这个记载属实,那么现存这块“石经”可能正是明代禅宗高僧楚山亲制之物,比之散佚无存的清代石经更为珍贵。

  碧水寺石经,是指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城区涪江东岸的碧水寺所藏石经。碧水寺石经,实际上是唐代摩崖石刻,为随摩崖造像一并镌刻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碧水寺始建于唐代,唐宋时期曾称水阁院。三层楼歇山式大殿的底层有唐代石刻观音立像、摩崖佛教造像18龛。石经所在的第10龛,今虽然风化较为严重,但是仍可识别3000余字,在这一小型摩崖造像群中,堪称一代巨制。

  圆觉洞石经,是指位于四川省安岳县东南的云居山圆觉洞中所藏石经。圆觉洞石经,实际上是五代时期摩崖石刻,也是随摩崖造像一并镌刻的法宝。圆觉洞始创于唐,延至五代北宋时期,达至鼎盛;因而五代时期的摩崖造像也保存较多。在这些造像中,出现了一种极为奇特的造像与刻经并置的龛窟——地藏十王变造像与十六罗汉造像的底层坛座部分被打磨作碑板状,其上镌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文。

  事实上,这种摩崖造像与摩崖石刻经文并置的手法在宋代还在延续,在巴蜀摩崖造像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境内的北山与宝顶山石刻中均有大量例证。

  大足北山石经,是指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境内北山的摩崖石刻经文,是五代时期的陀罗尼经幢龛,也是随摩崖造像一并镌刻的法宝。这种在幢身上遍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文的经幢龛,自五代以来,开始在巴蜀地区流行。由于佛顶尊胜陀罗经主要用于灭罪度亡、荐福超度之用,在五代战火纷争、政局动荡的俗世生活中,曾经大受推崇。

  在巴蜀各地广泛存在的各式石经,因地制宜、别具特色;但从石经规模、雕造年代、版本先后而言,其集大成者莫过于安岳卧佛院石经。

  安岳卧佛院石经,是指位于四川省安岳县城北八庙乡卧佛院中唐代石窟中的石经。这些石经,以专造石窟的方式,镌刻于窟中石壁之上;这些石经共有15窟之多。其总面积,除因石质剥蚀而不存者外,现存的约有150余平方米。各经窟的底面积,小者约4平方米,大者约9平方米。

  各经窟内左、中、右三壁上刊刻的佛经数量众多,如第1、2号窟是《妙法莲华经》。由于石质剥蚀,有些品名和经文的字已无法辨认。品名和经文清晰可见的有:《从地涌出品第十五》《随喜功德品第十八》《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妙音菩萨品第二十》《观音菩萨普门行愿品第二十五》。如第29号窟左、中壁是《佛名经》;右壁左边部分是《佛名经》、右边部分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等等。这些经文,均为唐代刻造,其中有大量属信徒的供养刻经。所谓供养刻经,即以佛经文字本身为法宝,开窟刻经以发愿祈福。这些经文根据信徒理解与推崇,有的是完整刻造,有的则只摘录其中片段,并不是有组织、有系统、有计划的集中刻经。

  这15窟石经经文字数达30余万字,内容主要来源于10部佛经,其中又只有4部佛经内容是雕刻完整的——即四卷本《佛名经》、一卷本《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卷本《佛说阿弥陀经》和《坐禅三昧经》。虽比之北京房山石经,无论字数还是经卷数量都相差甚远,但石窟刻经的开造难度却远远大于房山石经的碑板雕刻。

  如安岳卧佛院这样的窟刻石经,其共计15窟、10部经、30万字的规模,且历经千年基本完好,乃是国内现存窟刻石经中的佼佼者。在有刻经年代题记的石窟中,从“开元十五年二月镌了”“开元十七年”到“开元二十一年”等题记,可窥见安岳卧佛院刻经自盛唐“开元盛世”以来,一直在继续开造。唐末因“灭佛运动”中断开造的石经,在之后的千年岁月中依旧秘藏完好,足见当地佛教信仰之盛。

  安岳卧佛院唐代窟刻石经中的《般若波罗蜜心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等是以玄奘为首的译经团体流传下来的全国最早的版本,自是弥足珍贵的佛教文献。无论如何,安岳卧佛院唐代窟刻石经,皆是巴蜀佛教石经中的绝世瑰宝,更是中国古代佛教的重要遗产。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石头上的法宝:巴蜀历代佛教石经探秘-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