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上一页
1/1568页 共47020

善人之艺·善艺之人:走近中国木雕大师阮宝光

时间:2020/6/28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张明/福建福州


《读给婆婆听》,阮宝光作

  2015年11月4日,中国嘉德秋拍“逸庐——古器雅集”专场,一件高度仅19厘米的现代黄杨木雕作品《读给婆婆听》,最终以105.8万元被藏家收入囊中。此件雕像木质缜密细腻,色泽温润光洁,人物形象刻画传神,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难得的是,其下承原座,座沿镌刻“一九五八,元,读给婆婆听。福州木刻社,阮宝光作。”由此可知其作者为福州木雕大师阮宝光,乃是信息明确的传世木雕佳作。

《庆佳节》,阮宝光作

《走雨》,阮宝光作

《志愿军》,阮宝光作

《仕女》,阮宝光作

《回娘家》,阮宝光作

  福建的木雕工艺自清代起便盛而不衰,涌现出诸多著名的手艺人,阮宝光便是颇具代表性的一位。本期,就让我们来认识他。

  中国木雕界的一面旗帜

  在我国,福建福州、浙江东阳、广州潮州并称木雕三大发源地,而在木雕界长久以来流传着“中国木雕看福建,福建木雕看福州,福州木雕看象园”的说法,福州木雕是从民间家具、建筑、佛像雕刻逐步发展起来的,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据《福州地方志》记载,福州的木雕技艺可追溯至唐宋时期,明末清初发展达到兴盛,众多木雕艺人集聚于象园村,象园木雕由此得名。作为福建木雕、福州象园木雕的传承代表人物,阮宝光和北京的雕刻大师杨士惠在雕刻界还享有“南阮北杨”的美誉。1963年阮宝光作品《回娘家》赴北京参展时,杨士惠还将作品翻模以作为自己授艺时的范本。

  阮宝光(1925—2001),福州人。1936年,其就进入福建省立实验区工读学校,拜著名雕刻艺人柯经煊门下学艺。年幼的他显露出过人的艺术天分,领悟快、悟性高,很快便在师兄弟中脱颖而出,深得师长们的喜爱和栽培。新中国成立后,阮宝光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积极投身于木雕艺术的创作与恢复中,一把刻刀,从此让他钟爱一生。1954年,阮宝光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民间艺人进修班学习;1956年调入福州木雕厂,福州市授予其“一等艺人”称号;1957年黄杨木雕作品《帮助小同学》《海防前哨》入选福建省首届工艺美术展览会,分获一、二等奖;1960年调入福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1979年调任福州市雕刻总厂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艺美术师;1982年,作品《巫山神女》获轻工部全国木雕作品百花奖评比优质产品奖;1986年退休。

  福州象园木雕历来以圆雕、半圆雕人物、动物为主,造型简朴粗犷,刀法刚劲,讲究神韵。传承于此,阮宝光又大胆吸收现代雕塑及各地民间艺术精华,特别是其创作出来的女性形象,线条体态妙不可言,用“增一分太多,减一分太少”来形容丝毫不为过。可以说,阮宝光的艺术创作既传承了福州传统木雕技艺的精髓,同时又扩展了精神与技艺,他在艺术表现上引领了福州木雕走向新的历程,可谓中国木雕界的一面旗帜。

  不朽的传世杰作

  阮宝光的一生从未停止创作,尤其擅长黄杨木、象牙等珍贵材质的雕刻,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作品,包括《走雨》《回娘家》《庆佳节》《喜见新霁》《巫山神女》《海防前哨》等在内的木雕,都是他的经典题材作品。

  如开头提到的那件高价成交的《读给婆婆听》,阮宝光以整块黄杨木圆雕作祖孙二人形象。婆婆坐于随形雕就的座墩之上,头部斜倾,发浓密,绾于脑后,双耳着环,皱纹布于额上、眼角,颧骨、眉骨突出,下巴有痣,神情矍铄慈蔼,微笑不语,凝视孙女,作颔首倾听状,左臂揽孙女背部。孙女梳双辫,系红领巾,双手捧书,举头作吟诵状,表情刻画天真烂漫。婆婆上身随势微倾,重心落于右腿,右手托水烟袋落于膝上。孙女站立倚靠于婆婆左腿,祖孙二人目光对视,形成雕像之艺术语言。整器细节刻画清晰,衣纹表现流畅自然。

  而早在1962年,阮宝光以传统技法与现代雕刻相结合创作的《走雨》《回娘家》,便将妇女形象刻画得细致入微、形神并茂,面世后轰动艺坛,成为他的代表作。《走雨》的材质为黄杨木,密实厚重,只见一位身形窈窕的女子面带微笑,目视前方,手撑一把油纸伞,脚着绣花鞋,似乎在细雨中轻快地漫步。作者的雕刻技艺不凡,格调清新,给人以朝气蓬勃之美感。《回娘家》则表现了一位头戴鲜花,手提食盒的少妇形象,人物身段优美,衣纹流畅,作者以传统技法和现代雕刻相结合,将一位含羞带喜回娘家的新婚少妇刻画得栩栩如生。

  福州牙雕是从福州木雕中派生出来的创作门类,继承了福州木雕的传统风格,所刻产品注意人物脸部、身段、表情的细节刻画,成为新中国牙雕艺术的重要代表。阮宝光对牙雕作品同样擅长,如其作品《志愿军》,牙纹细致,色泽温润,创作了一位志愿军战士右腿跨步向前,左手握着钢枪,右手高举拍打着快板,侧身右倾,脸看着后方,似乎在用快板鼓励身后的同志,又似随时准备迈步向前。作品动中有静,构图平衡。作者利用圆雕、透雕、高浮雕等技法,对细节刻画尤为生动细致。从志愿军战士身背钢枪的枪带、军帽上的装饰、用以埋伏隐蔽的草帽、身披的蓑衣等可以看出,作者对于象牙材质的熟悉及精细掌握令人叹服。

  阮宝光在雕刻艺术上所取得的创新成就,是集合了雕刻材料、艺术审美的深刻理解与思考而获得的。历数其传世作品,不同材质都有着不同的表现手法,但都是以朴素、简洁的雕刻艺术语言,融入其对周边世界的理解与认知,打破了传统雕刻的固有定式,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可以说,长期的艺术实践,使得阮宝光不仅在自己的作品中将雕刻艺术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也为福州木雕奠定了深厚的发展基础和旺盛的活力,可谓贡献卓著。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善人之艺·善艺之人:走近中国木雕大师阮宝光-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