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上一页
1/1568页 共47017

两枚仿本洋钱探究

时间:2020/6/1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姚旭东/上海


  明朝中后期至20世纪初,银币都还是欧洲所拥有的能与中国进行贸易的最主要商品,而最受欢迎的钱币当属西班牙银元了。当时签订的合约都规定必须用西班牙银元来支付,即中国人所称的“本洋”和后来的“鹰洋”。这成为了中国贸易的常规组成部分, 西属美洲银元在当时对中国贸易中占有绝对统治地位,但荷兰钱币在远东地区也有一席之地,特别是在爪哇和之后成为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一部分的地区,荷兰马剑也是主流货币。然而荷兰人也在爪哇和亚洲其他地区的贸易中,使用西属美洲银元。

图1 西属墨西哥城铸造卡洛斯三世国王头像贸易银币

图2 1778年“本洋”银元

图3 安南铅质洋钱

  总的来说,当时中国和亚洲其他地区之间的贸易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尽管小商品贸易时期与大商品贸易时期交互出现。而中国的钱币至少在当时,是作为贸易商品的一部分的。当时中国也有使用来自境外其他地区的钱币的先例,其中有日本、朝鲜的钱币在中国流通,还有安南钱币也在中国流通;史书记载了当时安南向中国朝贡的时期,他们的钱币也是作为贡品的一部分。因此,国外钱币在中国是可用的,而且也有边界钱币流通的先例。

  据当时的资料介绍,17世纪末和18世纪早期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的东印度公司船只“在其海外航行时装载的货物中9/10是硬币,而这些硬币大多数为西班牙(西属美洲)钱币”。而剩下的1/10就是那些相对来说价值较低的体积比较大的货物,比如棉花和木材。由这9/10的硬币,可以看出中国的银需求量是如何的巨大。用来交换中国商品的银币有着其本质价值。这一本质价值成为中国贸易增长和中国真实财富增长的额外部分。由于中国经济健康发展依赖于国外银元,所以它们必须有信用度。

  1779年,美国独立战争正在进行。由于1777年萨拉托加战役的胜利,美独立军开始走出困境。1778年6月,法国也正式对英国宣战;1779年6月西班牙与法国缔结联盟,以法国同盟者身份在海上参加反英战争,法国和西班牙组成人型联合舰队开始进攻英国本土。图1就是该年西属墨西哥城铸造的卡洛斯三世国王头像贸易银币。

  随着1779年英国与法国西班牙战争的爆发,西班牙的银币海运急剧缩减,已经无法供应给中国以足够的数量。为解决这一紧急状况,东印度公司制作模板,准备铸造大量1778年西属美洲“本洋”银元。然而这种钱币的铸造是被当地官方和工人所承包。东印度公司的意图是生产可供他们自己使用的含银量足的钱币,然而事情的发展总是出乎意料。承包者为更快收回利润,将含银量降低为60%。

  当地政府在看到快速致富的这个机会后,让广东钱币铸造工人铸造价值更低的1778年“本洋”银元。私人团体也投入到这种伪造中去。图2即是这种仿制的银元,也按照美洲本洋的规格大小,但铸造工艺非常原始,纯粹是低成本的翻砂铸模浇注工艺,与前面的正规机铸本洋相比实在是天差地别。而随之而来的伪造银货币的洪流,让百姓对国外银币失去了信心,与此同时也破坏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伪造1778年“本洋”银币泛滥成灾后,商会和银钱行会采取行动,要求每个商人和银行家都要对其经手过的钱币打上戳记,再在钱币签名背书以保证其真实性。这一项政策并未在全国广泛推广,只是局限于银元比较集中的广东地区。而这项政策成形的确切时间无法确定,但很有可能是在1780到1785年间。由此推测,给银币打印戳可能至少是1780到1785年间,在广东地区慢慢成为一种惯例的。

  当时打戳印的惯例只是局限在广东,并未在中国大范围推广。直到国外贸易被允许在广东以外的港口进行交易,也就是1842年南京条约要求各大通商口岸开放后才得以实现。

  而与中国山水相邻的安南地区乃至中南半岛从宋元时期直到清朝一直仿照中国的币制铸造铜钱进行贸易流通。

  鉴于中国内地大量仿铸1778年版的“本洋”,安南当地竟然开始按照银币形式,铸造出了铅质洋钱(图3)。这枚铅钱完全按照美洲本洋的图 案造型,采用模轧工艺,直接用钢模冲压制成。中间的穿孔方圆相间,亦为一次冲压成型,上面的文字和国王头像只是近似,头像下面的数字年份干脆就只有177三个,也无需后面的8或者9了;字母则根本不能达意;背面的仿西班牙国徽图案磨损十分严重。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两枚仿本洋钱探究-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