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上一页
1/1568页 共47020

民国银质小木鱼

时间:2020/3/30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白尼/江苏苏州


  木鱼顾名思义,由木头所制,也有极少数采用其他材质制成,是佛教法器,也称“鱼鼓”或“鱼板”;亦是道教法器,八仙中张果老就使用“鱼鼓”法宝。木鱼用木槌敲击发声,槌头一般呈橄榄形。寺庙中和尚念经礼佛,常手持木槌敲击木鱼,发出清脆的笃笃声。

  本文介绍的这件民国时期迷你型银质小木鱼(见图),呈鼓腹双鱼状团鱼形,低处闭合为鱼首,高处开口为中空鱼腹,槌敲于高处;双鱼首已幻变双龙头,成“鱼化龙”之龙鱼,更具灵性与仙气。双龙鱼互衔一物相连,口沿下錾一孔,可供系线挂之佩之,孔下宝珠凸显,“双龙戏珠”吉祥图案,就此自然而成。其重3.1克,高0.9、宽1.5、长1.5厘米。据传敲木鱼是为效法鱼儿精进不息精神,只因“鱼昼夜未尝合目,亦欲修行者昼夜忘寐,以至于道”,同时也用来调整念经节奏之快慢。

  银质小木鱼,系由纹饰相同两银片合焊而成,内含小银珠,摇之叮当作响,应为儿童护身符性质的挂饰或腕饰,手工艺制作为模錾、剪片、弯片、錾刻、錾孔、焊接等。相传木鱼创自汉传佛教,是佛教重要法器,另有传说,木鱼系道教法器,唐明皇时始创,后被佛教借鉴,逐渐成为道教与佛教通用之法器。木鱼形状有较大长鱼形“木鱼梆”,如九华山佛教法器中,就有一条龙鱼“木鱼梆”;也有悬于僧舍小巧“木鱼梆”。较大“木鱼梆”一般悬挂于寺院廊下,在通知僧众进斋饭,或集众讲经等活动时予以敲击。而从明清至今,则广泛使用这种头低腹高,呈团鱼状腹部中空木鱼。此种木鱼大小不一,形制上有首尾相连单鱼或双鱼,有“鱼化龙”单龙鱼或双龙鱼。较大木鱼放置殿堂、佛堂、佛案,小巧木鱼则放于佛桌,诵经时敲击,或直接手拿敲叩。木鱼还用来打更报晓,也是比丘们托钵乞食化缘时的法器,还可作为演奏时击节的乐器。

  敲木鱼是为警醒世人,清除心灵蒙尘,保持善良本性,故敲时应排除杂念,忌心意散乱,禁胡思乱想,神入清凉境界,坚守正念,且所敲之声须平稳,警众而自警。总之,佛教敲木鱼的宗教内涵,是用以警示僧众勤习佛法,潜心修行,诵经礼佛,精进不懈,以期早日修成正果,悟觉正道。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民国银质小木鱼-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