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上一页
1/1568页 共47020

中国绣圣——沈 寿

时间:2018/11/13 文章来源:艺术中国

  文章作者和图片提供者均为收藏家胡嘉华女士

  教书育人,加冕“绣圣”

  沈寿在【南通女工传习所】教学前后八年(1914~1921)。传习所第一期招生了二十余人,以后逐年增加,学制也逐渐完善。所内设有速成班、普通班、美术班和研究班。也在张謇状元的全力支持协助下,创建并完善了刺绣职业教育的三种学制;一为普通班,即刺绣一般用品兼字画班,学制二年,主学花卉、翎毛绣艺;二为中级班,即刺绣美术班,由普通班毕业后进入美术班继续学习二年。主学山水、仕女、油画绣;三为高级班,即刺绣研究班,由刺绣美术班毕业后进研究班再学习一年,称作本科班;主学肖像美术班。学生年龄小起十四岁,大到五十岁左右。开办教学的科目有:刺绣、国文、书法、图画、音乐、体育等。沈寿任教期间,孜孜不倦,全心全力的投入。在教学中,她主张“外师造化”,首先就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绣花卉时,她就摘一朵鲜花插在绷架上,一面看一面绣。绣人物时,她则要求一定把人的眼睛绣活,绣出人的精神。她热心教学,诚心传艺,受到张謇状元及所有师生的爱戴及敬佩。高级班毕业生个个能自书、自画、自绣。绣制的品类有花鸟、人物、山水、字画、结婚喜庆用品等观赏艺术性极高的精美绣品。张謇还在纽约设立了分公司并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崇高的美誉,共称【南通女工传习所】绣制的物品有细致、生动、美观的三大特色。在沈寿的精心教诲下,为南通培养出沈粹缜、宋金苓、金静芬、施宗淑、巫玉、李巽仪、张元芳、陈锦、庄锦云、周禹武等第一代沈寿弟子,以及一百多位优秀的刺绣人才,之后几十年,凡是江南的刺绣高手,大多出自南通沈寿门下之延续。

  一九一九年,沈寿终因辛苦教学,身心交瘁,积劳成疾。唯恐绣艺失传,乃一口一句,回忆自己近四十年的刺绣经验,由张謇状元不辞辛苦,一字一句亲自笔录成文,撰写完成了《雪宧绣谱》一书。书中有沈寿所言针法之见解,曰:“我针法非有所爱也,少而学焉,旧法而已,即悟绣以像物,物自有真,当仿真,即见欧人铅油之画,本于摄影,影生于光,光有阴阳,当辩明阴阳,潜神凝虑,以新意运旧法,渐有得。即又一游日本,观其美术之绣,归益有得,久而久之,遂觉天壤之间,千形万态,但入吾目,无不可入吾针,即无不可入吾绣”。此书分为绣备、绣引、针法、绣要、绣品、绣德、绣节、绣通等八个章节;从丝线与设色的运用、刺绣使用的工具、刺绣的针法要点归纳为十八种针法、绣女的品德修养等都做了完整精辟的阐述。遂使中国自唐宋画绣、明代顾绣到沈绣的精湛技法得以流传后世。这也是中国第一部有系统的总结刺绣的理论和技法的专著。也为后代刺绣艺术绣女研究刺绣的技法及中华传统文化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产财富。

  一九二一年即中华民国十年的春天,沈寿病重,在临危病塌前,将珍贵的刺绣和纪念物一并赠给张謇由【南通博物苑】永久珍藏。六月十八日,沈寿英年早逝于南通。年仅四十八岁。张謇状元痛失才女知己,按照沈寿的遗愿把她安葬在能望见长江和苏南土地的马鞍山南麓,墓门石额上镌刻着张謇的亲笔楷书:“世界美术家吴县沈女士之墓阙”。墓后立碑,碑的正面镌刻着张謇撰写的“世界美术家吴县沈女士灵表”。一九三八年【南通女工传习所】也因战乱而解散停办。

  沈寿终其一生追求刺绣艺术,使中国绣画艺术达到最高的仿真境界令人赞赏、敬佩。她是第一个出国考察的中国刺绣艺术家、第一个成立刺绣学校,开中国职业学校之先河的女教育家、第一个获得国际工艺大奖的中国妇女。尤其对苏绣传艺而博誉四海之贡献,更为中国妇女在自力更生中,凭添了贤淑品德以及柔婉文雅的特有气质。沈寿刺绣艺术的高贵成就,实在令我们由衷钦佩,也是后人学习的榜样,更令我们永远思念怀想。一九九二年五月,在【南通女工传习所】的旧址上,新建了【沈寿艺术馆】。一九九三年,中国一代画坛宗师一百〇二岁的朱屺瞻先生题字“绣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九十岁刘海粟先生更题词“神针”。?以纪念沈寿在中国刺绣史上的卓越成就。

  附记《沈绣针法》:“平”指其绣品,绣面的平整;“光”指其色丝,光亮柔美;“齐”指其针脚整齐精美;“匀”指其绣面疏密一致,均匀自然;“和”指其色彩运用调和匀称;“顺”指其丝理渐次,圆顺自如;“细”指其劈丝纤细,针触细腻;“密”指其针脚紧密,精湛的不露针痕。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中国绣圣——沈 寿 -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