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上一页
1/1568页 共47020

越女为什么善用剑?

时间:2017/9/17 文章来源:博物馆


青铜剑 战国,通长48.3cm,1965年江陵望山4号墓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剑,是中国古代常见的武器,也是侠义的象征。每个人的心中,大概都有一个“仗剑走天涯”式的侠客梦:

  相貌俊美,白衣飘飘的侠客戴着斗笠,穿过喧闹的集市。侠客背负着乌沉沉的剑鞘,里面是一把古朴的长剑。没有人知道他身怀绝技,身后的那把剑曾经饮过无数奸佞的鲜血……

剑的各部位名称

  来源:田伟《试论两周时期的青铜剑》,《考古学报》2013年第4期

  然而从学术上来讲,剑的起源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至今尚无定论。直到春秋时期,剑的形制才正式确定,并且得到广泛的应用。

  春秋时期的剑多为短剑,一般长50厘米左右。到了战国时期,短剑依然存在,并且比较繁荣,又出现了长度在80厘米以上的长剑,其中最长的达到140厘米。

嵌松石长剑,战国后期,通长93.5cm,宽5cm,重0.75kg,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剑身由短而长的变化,原因大致有三个:

  第一,春秋以前,战争以车战为主,士兵们站在不同的战车上相互攻击。在这种情况下,剑身再长,也不如传统的长兵器(如戈、矛等,长度一般等于或超过士兵的身高)能够发挥战斗力。

  在这一时期,剑的主要用途是防身。当时的“虎贲”勇士(相当于现在的敢死队),多随身携带一把剑。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骑兵部队和步兵部队获得大发展,迫切需要相应的短兵器,剑的地位骤然提高,形制也相应地丰富了。

  战车示意图

  第二,冶金工艺的进步,使得剑的质量及杀伤力大为提高,剑身的延长也成为可能。

  第三,随着实战经验的丰富,剑的使用技术趋于成熟。不同技术和不同兵种的需要,使得剑的形制趋于多样化。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剑的勃兴,海内出现了一股“剑术热”。一大批铸剑师、剑术家活跃在历史舞台上,如越国的铸剑师欧冶子,如齐国的张仲和曲城侯,“以善击刺学用剑,立名天下”,后人因此称剑术为“曲城之学”。

  我们熟悉的《干将莫邪》——一个因铸剑而引发的复仇故事,时代背景也处在春秋战国时期。

浙江莫干山景区的干将莫邪雕塑

  东汉人所著的《吴越春秋》中,也以春秋时期为背景,虚构了一个剑术故事:越王听说越国南林地区有位女子善于用剑,便诏令女子上京,传授剑道。越女在上京途中遇见一位老人,自称“袁公”,想要与她比剑。两人比了几个回合,袁公落败。便化为一只白猿,飞上树不见踪影。

  到了国都后,女子见到越王,谈论剑道,说:“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凡手战道,内实精神,外示定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气候,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腾虎。追形逐日,光若仿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顺逆,直复不闻。斯道者,一人当百,百人当万。王欲试之,其验即见。”

  越女认为,剑术实战的原则是在体内要养足精神,在外表要安稳庄重;

  看上去好象是个温顺的女子,但一旦开战,就要象受惊的猛虎一般;

  安排战术时,要综合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来确定;

  要象太阳一样高远莫测,象飞奔跳跃的兔子一样轻快敏捷;

  追击别人时要动作迅速,剑光若有若无;

  吐气吸气般来来往往,不触犯法禁;

  横冲直撞反攻正攻,都要轻巧,尽量不让别人听见。

  这样的话,就能以一当百,以百当万。

  这段文字境界之高妙,至今深受剑术家的喜爱。著名的小说家金庸,即根据此故事敷衍而成《越女剑》这篇小说,并为主人公越女起名为“阿青”,那只白猿则名为“白公公”。

金庸 《越女剑》

  实际上,剑的制造并不是难于上青天的事情,难的正是剑术的普及和提高。春秋战国时期剑的发展,正是由于当时诸侯国互相征伐,战争频繁的大环境,为使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以当时的吴、越、楚三国为例,这三地不仅铸剑水平天下领先,而且国民剑术的平均水平也是远远高于其他各国的。一直到汉代,吴地民风依然“尚勇轻死”,荆楚大地也多“奇材剑客”。

  所以,要提高一种兵器的整体实战水平,除了需要发展技术之外,还需要培植基础,需要时间和环境,绝不是一旦有了这种兵器,稍加训练,就可以运用自如的。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越女为什么善用剑?-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