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美术

上一页
1/32页 共933

公共艺术概念中的关键词——欲望

时间:2018/12/7 文章来源:公共艺术

  欲望(Desire)

  1798年,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FriedrichSchleiermacher)在他的《贵族女性理性手册》(Idea for a Catechism OF Reason FOR Noble Ladies)中,将“传播男人的文化、艺术、智慧和荣誉”设为第十条守则。他的这一要求,意味着在资产阶级时代,有关欲望的看法发生了诸多转变。

  虽然女性从被动转变为主动,男性也从欲望主体转变成了欲望客体,但隐藏在这一反转中的前提,仍然是传统的两极式性别关系结构。尽管如此,也有一种重大的变化伴随这一转变而来。女性的贪欲不应以男性,而是应以他们的文化能力之特性为目标。这一区分所引发的实际上是:一个人的生理/生物性别与其社会-文化禀赋是有所不同的。女性的欲望,并非仅仅是滑入一种男性化的幌子之中,而是在爱欲(Eros)和欲求文化力量这两个方面展开。

  艺术家Tino Sehgal在柏林Martin-Gropius-Bau的大展中作品《吻》

  这影响了男性的欲望结构。因为,资产阶级男性的欲望转向了自身,而且他们试图获得那种乃是男性主体之特性的文化价值。与此同时,这还建构了有欲望的女性乃是天生的他者。因为对男性欲望而言,分化为爱欲和享用文化权力意味着一种分裂。二者无法融合在对女性的欲望之中。

  卡拉瓦乔的油画《年轻的酒神》

Friedrich Schleiermacher

  不过,在两方面融合的地方却出现了一种幻象:假男人(the phallic woman),她的外貌将男性欲望转移到想象之中,而且还引发了恋物癖/拜物教(fetish)。这呈现出一种有距离的亲密关系。因为自此以后,艺术作品、商品和性别(gender)都笼罩在其光环中。在此,一种生产性的转换(a productive transition)出现在了欲望和性别的关系之中。然后,在恋物中停滞的欲望进程(the process of desire),将女性气质重新定位到了其他地方。恋物癖/拜物教作为艺术过程的一个基础步骤,是永远不会说它自己的再现性的(representation)。它要与所欲之物保持距离,以便一次又一次地激发欲望。恋物作为一种纯粹想象性的幻象(Vor-Stellung),引发了一种特殊的运动:它停下来,再继续走,而非占有。如果说再现的推动力是令人疲惫的启蒙与赋权(enlightenment and empowerment),那么恋物的推动力则是一种永恒的期望。恋物变成了无尽探求的一种动力。

 以异装癖者,文化和时尚偶像等符号著称的英国艺术家Grayson Perry

  如今,女性也觊觎这种探求欲望的现代变形。因为它不再是一个人的男性属性,因而决不能为女性欲望所拥有。一种趋于性别范畴的欲望出现了。它重点关注的是欲望本身所关注的是什么或是谁,而不充分考虑这种欲望在其可实现前景上的现实性(reality)。如此,现实就变成了一个“凑巧”(encounter)的领域,想象之物可以在此为现实所惊讶,反之亦然。在这种“凑巧之事”相交织处所出现的符号和图像,并非蜿蜒的欲望所针对的现实和再现。令人意外的是,巧合(the coincidence)成了欲望的支点。超现实主义和情境主义大谈它们,后现代的酷儿艺术则与之合作。他们又旋转螺旋。欲望的对象变得来从属于欲望过程自身(如逛购物中心)。在情节剧类型的电影中,首先是所有女性成群结队地满足了这种欲望。“从欲望到欲望”,对她们而言就是反复去电影院。在那里,他们彼此相遇直到今天(to the present day),她们的恋人和荧幕上的人物,所有人都从不停止对彼此的渴望。

  作者简介

  Katharina Sykora(1955—),德国的艺术史教授和策展人。关注性别研究、电影和摄影艺术。

  译注

  本词条的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和精神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但因为这个问题注释起来复杂且专业,因此仅选取几段可能有助于理解本词条的文献资料,以供参考。以下3点引自吴琼:“拜物教/恋物癖:一个概念的谱系学考察”,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年3期。

  1.恋物癖中充当恋物对象的物实际上是一个符号……它充当着联系主体与世界的中介,使那不可见的东西,以可见的形式或形象表现出来,所以它的功能根本就是“帘”或“幕布”的功能。

  2.恋物的主体是一个欲望主体,他把欲望投注到某个对象之上,“对象因此占据着欠缺的位置,也因此而成为爱的支撑,但它显然不是欲望所依附的点。一定意义上说,欲望是作为爱的隐喻出现在这里,但依附于它的东西,亦即对象,是作为幻觉出现的,并且也被视作幻觉”。这里说得很清楚,恋物对象(物神)是一个幻象,其在主体那里的幻化形式使它部分地具有拉康后来才充分阐述的“对象a”的功能。

  3.“对象a”是伪装欲望对象的幻象场所,换句话说,它就是幻象布景中充当物神的物。“对象a”作为恋物对象总是处在幻象的末端,这一方面指示了它不可趋近的品质,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它作为处在实在界的对象的赝品、作为对象的帘幕的性质。需要说明的是,如同马克思的拜物对象不是指实际在场的物本身而是指人们投射到物上面的可以感知而又超感觉的幻影性质一样,在弗洛伊德和拉康的语境中,所谓的恋物对象或“对象a”,所指的也都是物在主体身上所唤起的这一符号学意义,所以,对恋物癖而言,重要的不是什么样的物可以充当恋物对象,而是主体如何通过过度投注而使其成为了恋物对象。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公共艺术概念中的关键词——欲望-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