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篆刻

上一页
1/63页 共1859

古砖铭——陕南安康文明史的脚印

时间:2018/5/4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刘勇先/陕西安康


图2 延光元年八月廿日

  陕南安康地区出土的“纪年砖铭”,大多出土于古墓葬之中,故又有墓志的早期状态。《辞源》:“墓,人葬身之地也。封土隆起曰坟,平者曰墓。”关于墓志铭,《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得很清楚:“墓志:放在墓里刻有死者生平事迹的石刻。也指墓志上的文字。有的有韵语结尾的铭,也叫墓志铭。”墓志作为先民追悼自己祖先的一种特殊的纪念物,沿袭下来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

图1 永平元年一世

图3 万岁

图4 旬尉西城令隐昌

图5 嘉平六年

图6 □延四年八月十八日旬阳戍

图7 元嘉二十七年

图8 永明四年丙寅岁

图9 天监十六年

图10 太平元年

图11 吉利富昌

图12 汉墓

  东汉“永平元年一世”砖铭(图1),永平元年(58),即明帝刘庄年号。该纪年砖1980年8月出土于安康县恒口镇新街一无名氏古墓葬中,现藏于安康市博物馆。此纪年砖已残缺,残长18厘米,其一侧模印阳文“永平元年一世”,未见著录。[注:“永平”年号历史上有6个:1.东汉明帝刘庄(公元58-75年在位);2.西晋惠帝司马衷(291年);3.北魏宣武帝元恪(508-512年);4.高昌麴玄喜(549-915年);5.隋代(魏)李密(617-618年);6.前蜀高祖王建(911-915年)。因此墓砖的形制是典型的汉砖,故推断此砖铭制于东汉元年。(图12)]

  延光元年砖铭(图2),东汉延光元年(122)制。1986年出土于旬阳县城关镇鲁家坝秦汉遗址附近,现存旬阳县博物馆。该砖长35、宽18、厚5.5厘米。整砖呈楔形,其一侧有模印汉简文阳文8字“延光年元八月廿日”。未见著录。此砖铭“年”与“元”字中间有一凸棱相隔,疑“年”“元”二字制模时颠倒,当为“延光元年八月廿日”。东汉安帝刘祜建光二年春三月丙午改元为延光,即延光元年。“延光元年八月廿日”,即公元122年10月8日。据有关资料,安康市中渡台亦出土过这种砖,与此砖形制、铭文完全相同。

  “万岁”砖铭(图3),为汉代吉语铭。1982年出土于旬阳县城关镇党家坝秦汉遗址附近,现藏旬阳县博物馆。该砖残损,残长14.5、宽10.8、厚4.5厘米,其侧面有一模印篆书阳文“万岁”二字,二字外周有一道凸棱,呈长方形,长约9.5、宽4厘米。

  西城令隐昌砖铭(图4),约东汉至三国时制。1981年出土于旬阳县城关镇党家坝秦汉遗址附近,现藏旬阳县博物馆。此砖两端残缺,残长12.5、厚5厘米。砖呈楔形,一侧模印隶书阳文“郡尉西城令隐昌”7字,未见著录。

  西汉初始建旬阳县,东汉初省旬阳县入西城县(治所在今安康市老城西北4里汉江北岸),西晋复置旬阳县。此砖疑为东汉至三国时期一位叫“隐昌”的西城县令墓中遗物,从上载官职姓名看,明显具有墓志性质。

  嘉平六年砖铭(图5),魏嘉平六年(254)制。1980年出土于旬阳县大棕溪,现存旬阳县博物馆。该砖长36.3、宽17.1、厚6.6厘米,大面均为粗绳纹;一端为素面,另一端饰卷云纹;一侧饰卷云纹,另一侧模印隶书阳文“嘉平六年”4字。未见著录。

  历史上有三个“嘉平”年号:1.魏齐王曹芳;2.汉(前赵)刘聪;3.南凉秃发傉檀。但刘聪在位时,今旬阳县境不属于刘聪的汉(前赵),而属于李雄的汉(成),且刘聪嘉平只有4年;南凉秃发傉檀的嘉平年号虽有6年,可其时今旬阳县境已归东晋,同南凉无关。以是此砖所记,只能是魏齐王(史称“劭陵厉公”)的嘉平六年。据《三国志·蜀志·刘封传》:魏新城太守孟达寄书刘封,劝其叛蜀降魏,刘封不从达言,申耽叛封降魏,“魏假耽怀集将军,徙居南阳;(申)仪魏兴太守,封真乡侯,屯旬口”。可知当时旬口(今旬阳县城)为魏所有。大棕溪位于旬口东45公里汉江南岸,是魏兴郡通往京师的必经之地。该地出土嘉平六年纪年砖,为三国时旬口(今旬阳县)境归属魏国提供了实物文献证据。

  “旬阳戍”砖铭(图6),约汉至西魏之间制。1982年旬阳县大河南古墓群出土,现存旬阳县博物馆。砖长33.5、宽16、厚侧5.3、薄侧4.3厘米。整砖呈楔形。薄侧模印汉简体阳文12字:“□延四年八月十八日旬阳戍”,“戍”字为反书。未见著录。

  旬阳县以旬(洵)水得名,西汉建县,即书作“旬阳”(《汉书·地理志》及该县大河南古墓群出土的西汉“旬阳重七斤”青铜壶铭文作“旬阳”),西魏始以洵州置洵阳县,改“旬”为“洵”。此砖当为汉至西魏期间所制。“旬阳戍”,为建在旬口(今旬阳县城)的军事建置。据文献记载,魏晋时旬阳县北有“平阳戍”,县东有“育阳戍”,未闻有“旬阳戍”。此砖铭的出土,为研究古代军事建置提供了新的实物文献资料,弥足可贵。

  元嘉二十七年砖铭(图7),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制。1981年出土于安康市城关,现藏于安康市博物馆。该砖已残损,残长17、厚4厘米。其一侧阴刻“元嘉二十七年”6字。未见著录。

  “元嘉”年号,历史上有二:1.东汉桓帝刘志;2.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刘志元嘉二年即改元“永兴”,显然不是此时的制砖。故此砖当为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所制。据文献资料记载,南北朝前期,今安康地区归属南朝,宋时为魏兴郡。此纪年砖铭证实了这一历史事实。

  永明四年砖铭(图8),南朝齐永明四年(486)制。安康市汉滨区关庙乡老君观出土,现藏于安康市博物馆。砖已残缺,残长16、侧面宽4.5厘米。一侧模印阳文反字“永明四年丙寅岁”7字。未见著录。

  永明为南朝齐武帝萧赜年号。永明四年恰是丙寅岁,即公元486年。此砖铭为安康地区当时隶属南朝的又一可靠实物文献证据。

  天监十六年砖铭(图9),南朝梁武帝萧衍天监十六年(517)制。1980年出土于安康市汉滨区青峰乡许家台,现藏于安康市博物馆。砖已残缺,残长19、侧面宽4.5厘米。其一侧模印阳文反字“天监十六年”5字。未见著录。

  天监十六年,即南朝梁武帝天监十六年。南北朝时,今安康地区长时期为梁州魏兴郡,归属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底,梁州刺史(治所在今汉中市)翟远投降北魏,北魏改梁州为东梁州,其所辖之魏兴郡亦改归北朝。尽管梁大同元年(535)因北魏东梁州刺史元罗降梁,今安康地区一度归属南朝,但天监十六年前后30余年间,基本上属于北魏。此纪年砖的出土表明,当时今安康地区虽然名义上改属北朝,但仍有以梁朝纪年为纪年者,可见北朝当时对新得到的汉水中上游一带并未完全控制。

  太平元年砖铭(图10),南朝太平元年(556)制。1980年出土于安康市汉滨区青峰乡许家台,现藏于安康市博物馆。砖下端残缺,残长11.5、厚4.5厘米。其一侧模印隶书阳文“太平元年”4字。未见著录。

  “太平”年号历史上有9个,其中吴会稽王、赵廞、北燕冯跋、柔然伏名敦可汗及林士弘、辽圣宗、徐寿辉等,均明显与今安康地区无关。故此砖所纪,当为南朝梁敬帝萧方智之(太平元年)。是年为北朝西魏恭帝拓跋廓三年(556),当时今安康地区已归属西魏4年,砖铭仍有用南朝萧梁年号,足见其受南朝影响之深。

  “吉利富昌”砖铭(图11),约为南朝前期或中期制。1981年出土于安康市汉滨区中渡台,现藏于安康市博物馆。砖长27、宽16.8、厚4.6厘米。其一侧上端饰雷纹,雷纹下模印隶书阳文吉语“吉利富昌”4字。未见著录。

  在安康地区发现的这些东汉至南北朝时期的砖铭,均未见地方史书、郡、府、县志载录。陕南发现的这些砖铭,多以阳文方式模印而成,少数以阴刻之法铭镌而就。铭文字体有汉简、篆、隶、草、楷皆备,或介于篆、隶之间,正书、反书不定。砖铭内容虽因载体局限,行文不多,然言简意赅,包罗颇广:主要是纪年、人名、地名、官职、吉祥用语等多个方面。这些往往是我们考察墓葬年代、墓主身份以及当时历史、文化等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和直接补史的文献实物依据。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古砖铭——陕南安康文明史的脚印-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