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在抗日烽火中的《冀热辽画报》创刊号

时间:2018/3/27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刘善文/湖北武汉


  在抗日烽火中,1945年7月7日《冀热辽画报》创刊号在冀东蓟县盘山诞生。《冀热辽画报》是继《晋察冀画报》之后在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办的第二份摄影画报。

  1944年6月,为抗战大反攻作准备,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决定在冀东建立《晋察冀画报》社分社。画报社副主任罗光达被军区任命为分社主任,并带去一部分同志和一批摄影器材。罗光达抵达冀东后,一边熟悉当地环境,一边举办新闻摄影培训班,扩充分社的人力、物力,组织采访报道及新闻摄影稿件,为在前线出版画报积极创造条件。1945年春,冀东人民抗日武装的活动范围已遍及冀热辽广大地区,冀东军区扩编为冀热辽军区,《晋察冀画报》冀东分社也就纳入冀热辽军区政治部的组织建制,改名为《冀热辽画报》社,冀热辽画报社由罗光达任主任,赵坚任指导员,安静任美术编辑。画报社的地址在冀东蓟县盘山,编辑部设在卢家峪和东窝铺,印刷厂设在盘山后山下,几间茅草房分别作为照相制版和印刷的工作室。盘山离日伪军的据点只有15华里,需随时准备应付敌人的“扫荡”和突然袭击。工厂设备和物资一部分由冀东行署和城工部帮助从平津购置,一部分由自己土法制造。照像制版机和轻便印刷机就是仿照晋察冀画报社土造机器制的。画报社先试编两期单张冀热辽画报特刊和群英大会专号。试刊出版后,受到群众和战士欢迎。

  1945年7月7日,在抗战8周年纪念日,《冀热辽画报》创刊号正式出版(见图),16开本,66页,共刊出新闻照片91幅。创刊号封面新闻照片《挺进东北》,封面上端下端分别印有红色的刊名“冀热辽画报”“冀热辽军区政治部出版”繁体字,从右向左排列。封底照片为《渤海进军》,均为套印彩版。卷首刊出两幅彩绘《冀热辽敌我形势图》。也刊登了毛泽东、朱德等八路军将领的肖像。

  《冀热辽画报》创刊号受当时纸张、材料的限制,共印500本,每本定价“边币300元”。除发本区各连队和地方政府以外,还由武装交通队把画报送至延安和邻近的解放区,一部分送到重庆。如今流传下来的很少。

  《冀热辽画报》创刊后一个多月,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画报社的全部摄影记者随部队采访攻打城镇、收复国土的活动材料,工厂则集中全部力量突击印刷宣传品、布告和毛泽东像,接着又赶印边币以代替伪钞,印刷军用地图供挺进东北的部队使用。由于形势发展迅速,这些任务尚未完成,又接到向东北进军的命令。9月下旬,画报社全体人员(记者先已随军去东北)到达东北沈阳。

  1945年10月15日,为配合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形式发展需要,根据党中央及东北局彭真、陈云等领导同志意见,将解放区冀热辽画报社更名为东北画报社,同时《冀热辽画报》也更名为《东北画报》。1945年11月,《东北画报》正式成立后,取消部队编制,罗光达任社长,社址在接收日伪的“东亚精版株式会社”,由东北局宣传部直接领导。11月中旬,正当画报社的同志们为出版《东北画报》而紧张工作时,突然接到上级命令:根据时局变化,画报社必须立即撤离沈阳!于是,全社上下齐动员,雇用几十辆胶轮马车装载印刷器材,在自己组织的警卫队护送下撤离沈阳,开始转战白山黑水间的长途跋涉,于12月初到达本溪。画报社在当月把编辑中的《冀热辽画报》第二期改成《东北画报》第1期创刊号在辽宁本溪出版。主要内容是庆祝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纪念特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诞生在抗日烽火中的《冀热辽画报》创刊号-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