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

上一页
1/147页 共4394

宋代山水小品画中的勾水法

时间:2020/12/21 文章来源:美术报


  在中国绘画史中,宋代小品画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其以独特的经营位置,精微的笔墨技巧,高雅的格调品味,以及丰富多样的绘画题材,成为中国美术史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小品画虽小,却能小中见大,咫尺之间,传达出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和审美意趣,艺术表现力丝毫不亚于大幅绘画。它的兴盛,与宋代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背景密切相关,对后世绘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今天,宋代小品画依然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其“朴素淡雅”的美学特征,“格物致知”的求真态度,亦对当下创作人文精神的回归有重要的启示。

  宋代山水小品画中的勾水法

  ■学术主持/撰文:刘建轩

  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山水相依,足可见画水之重要。山为实水为虚,一幅画要虚实得宜才能气韵生动。宋人画水样貌繁多,大体而言可归纳为三类:一为勾水法,以线条勾勒画出水流形态,再辅以渲染;二为烘染法,不事勾勒纯以水墨或颜色渲染而成;三为留白法,既不勾勒亦不渲染,于水流处不着一笔,皆以周围山石草木空留出水的位置。此三种画水法中尤以勾水法于宋画中最为多见。本期宋画小品赏析便以此为题,介绍三幅运用了勾水法的山水画作品以飨读者。

  宋 佚名 沧海涌日图 

  绢本   23.4×24.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沧海涌日图》,绢本,23.4×24.7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本画无款,旧题为董羽所作。董羽,北宋宫廷画家,南唐时曾为画院待诏,入宋后为图画院艺学。善画鱼龙海水,时人誉为“笔法神化,精工第一”。图中所绘海浪汹涌烟云动荡,红日初升如在水中翻腾。此图画法十分工细,线条勾勒纯以细笔为之,墨色渲染较为均匀意在突出其图案化的特征。这种颇具装饰性的绘画风格对日本的南画及浮世绘都有较大的影响。此画面气息并无北宋之沉雄,而是南宋时期典型的精致风格。这显然是一幅南宋画水之佳作,因董羽以画水著称而作品世所罕见,故托其名。

  李嵩   赤壁图 

  绢本 24.8×26cm 美国纳尔逊·艾京斯艺术博物馆藏

  《赤壁图》,绢本,24.8×26cm,现藏于美国纳尔逊·艾京斯艺术博物馆。本画署款“李嵩”,隐题于右上方崖壁空白处,因画面有损故较难辨识。李嵩(1166-1243),南宋宫廷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为画院待诏历光宗、宁宗、理宗三朝。李嵩出身贫寒,幸被画院待诏李从训收为养子,得其真传,善画界画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精,终成一代名家名垂画史。其传世名作《花篮图》《骷髅幻戏图》《货郎图》皆为宋画精品。此幅《赤壁图》与南宋佚名画家所作方幅青绿本《赤壁图》极其相似,画中人物形貌、山石布局、甚至连水浪的位置都如出一辙。两图虽构图造型相类,但风格、画法却相去甚远。本画与青绿本相比,用笔苍劲质朴,青绿本则是细致流畅;从画面效果来看,本画沉静凝重有北宋遗风,而青绿本工整华丽已属南宋院体画讲求精工之画法。由此推断此本《赤壁赋图》应当早于青绿本。

  宋 佚名 风雨归舟图

  绢本 25.6×25.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风雨归舟图》,绢本,25.6×25.3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本画无款,旧题为许道宁所作。关于此图在本专栏的第十四期《宋代李成风格山水小品画》一文中已有解读,在此不再赘述。这是一幅表现雨雾迷濛非常出色的作品,画中对水波的描绘极为精彩。水纹由近及远,通过波纹的疏密变化巧妙地表现了出来。波纹的结构处理生动自然,左边为单线右边为双线,画出了大风自左向右吹的状态。在墨色的运用上,作者选以淡墨来表现水波,更好地突出山石主体,符合了山实水虚的规律。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宋代山水小品画中的勾水法-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