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

上一页
1/148页 共4396

“海派”名家任熊《麻姑献寿图》

时间:2018/9/3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李笙清/湖北武汉


  “曾游仙迹见丰碑,除却麻姑更有谁。云盖青山龙卧处,日临丹洞鹤归时。霜凝上界花开晚,月冷中天果熟迟。人到便须抛世事,稻田还拟种灵芝。”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这首《麻姑山》所吟的麻姑,是中国道教神话中的一位亲见“东海三为桑田”的长寿女仙,后世多以之象征长寿,故又被民间称为寿仙娘娘。传说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为西王母寿辰,每到此日,麻姑都要在绛珠河畔用灵芝酿酒,作为给西王母祝寿的寿礼。民间在中堂多贴麻姑画像,为女性祝寿亦多以麻姑像相赠,以求多福长寿,称之为“麻姑献寿”。因为有着长寿的美好寓意,“麻姑献寿”一直以来都是古代画家十分喜爱的题材,留下许多麻姑献寿的传世作品。近观近代海上画派早期名家任熊的一幅《麻姑献寿图》轴(见图),让我对麻姑献寿的传说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任熊(1823—1857),字渭长,号湘浦、不舍,浙江萧山人,寓居苏州、上海,卖画为生,“海派”早期代表性画家,为“海上四任”(任熊、任薰、任颐、任预)之首,又与海派画家朱熊、张熊合称“沪上三熊”,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任熊为晚清文学家、画家姚燮所作诗配画120幅的《姚大梅诗意图册》6册,是他传世绘画作品中的代表性作品。他的这幅《麻姑献寿图》轴,纵162.3、横86.2厘米,绢本,设色。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画右侧太湖石空白处有作者题识:“法崔陈两家画,永兴任熊”,钤白文“渭长”方印。画面以玲珑剔透的太湖石为背景,以工笔重彩绘麻姑正面全身,云髻高耸,面如满月圆润,举止高贵不俗,仪态端庄静穆。身着充满吉祥喜庆色彩的大红披风,手托灵芝美酒,轻移莲步,正缓步走在前往给西王母祝寿的路上,神态端庄安详。一个侍婢背身而立,手擎绿色的长柄荷叶和一枝盛开的荷花,荷叶卷曲自然,脉络分明,“荷”与“合”谐音,有和合圆满寓意。整幅画面构图雅致,色彩鲜明,主题明确,生动写实,雅俗共赏,充满了祝福长寿的艺术旨趣,颇具近代海上画派的艺术风貌和时代特色。画面上方和左侧有现代著名画家、收藏家、书画鉴定专家吴湖帆题款:“任渭长麻姑献寿图,吴氏梅景书屋宝藏,戊寅冬日吴湖帆题”“任渭长麻姑献寿图真迹神品”,以及草书五言诗一首,并加盖吴氏藏画印数方。

  任熊自幼聪慧,童年时代即在善画的父亲任椿的调教下,耳濡目染,濡毫弄墨。父丧后,任熊跟着村里的塾师学画祖宗像,穷变其法,富于创新。任熊23岁时来到杭州,接触到许多绘画名家,眼界大开,在富翁周存伯家有幸得见许多古代名画真迹,“终日临抚古人佳画,略不胜,辄再易一缣,必胜乃已。夜亦秉烛未尝辍,故画日益精。”他擅长花鸟、人物、山水,尤以人物画著称于世。画法远承明末具有独创风格的著名人物画家陈洪绶,构思奇异,布局奇巧,变化多样,线条如银钩铁画,风格清新活泼,笔墨精微,色彩缤纷。

  崔子忠、陈洪绶都是晚明著名画家,画风相通之处甚多,尤其表现在人物画方面,在中国绘画史上并称为“南陈北崔”。查任熊年表,曾绘过数幅《麻姑献寿图》,分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上海朵云轩等处,可见他对这一题材的喜爱之情。相比较陈洪绶画过的一幅《麻姑献寿图》,任熊笔下的麻姑与陈洪绶画的麻姑形象十分相似,均端庄丰容,神态专注,眉目慈祥,美丽高贵,气质古朴静穆,形神兼备,颇具仙家风度。此作品结合了崔、陈风格特点,用笔灵活劲健,以铁线描绘人物、衣饰,粗简方折,线条柔和,工细匀整,衣纹清圆细劲,富有金石味和装饰性。太湖石的轮廓以中锋勾勒,多方折之笔,顿挫刚劲,流畅自然,富有张力。作者构思巧妙,立意清晰,以侍婢身躯的矮小和背面而立,来衬托麻姑高大的正面形象,以麻姑亲捧灵芝寿酒来展示麻姑对西王母的虔诚与尊敬,自然地突出了主题,可谓独具匠心。人物神态刻画细腻,形象生动准确,举止大方,栩栩如生。麻姑长发飘拂,充满动感,与葛洪《神仙传·麻姑传》中的麻姑“于顶中作髻,余发垂至腰”的形象描述相契合,给人以美感,体现了任熊人物画的风格特点。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海派”名家任熊《麻姑献寿图》-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