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

上一页
1/148页 共4396

草长莺飞放纸鸢——张大千溥心畬合作《童子放鸢图》

时间:2018/5/5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闫立群/吉林长春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代诗人高鼎的这首《村居》,生动地描写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小草破土而出染绿了大地,黄莺展翅飞翔欢快地鸣唱,堤岸杨柳随风舞动轻拂草地,柔嫩的枝条似被春日的烟雾陶醉而来回地摇摆。放学归来的童子,趁着东风正兴致勃勃地放着风筝,诗中将春日明媚迷人的自然景色和放鸢童子融合在一起,使一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乐春图”展现在人们面前,让我们领略早春二月温婉清寂的迷人春色。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最早的风筝是春秋时期鲁班制造的,制作的原材料是极薄的木片或竹片,南方称“鹞”,北方称“鸢”。汉朝以后,由于纸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使得制作风筝时,逐渐以纸代替了木和竹,因此改称为”纸鸢”。五代时,又在纸鸢上系以竹哨,风吹竹哨,声如筝鸣,故称为“风筝”。中国早期的风筝多与军事、通讯和气象有关。大约在唐、五代时期风筝进入民间,成为人们娱乐游戏的玩具,同时它还是一项很好的体育锻炼。明清时期,清明放风筝已成为一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每逢春回大地,人们扶老携幼踏青登场,放飞各自制作形制各异的风筝,同时也寄予风筝放飞人们的美好梦想。

  古往今来,许多诗人都留下了有关风筝的诗篇,画家们也在自己的绘画中表现这一题材,如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苏汉臣的《百子图》中都有放风筝的场面。今介绍一幅由张大千、溥心畬合作的《童子放鸢图》(见图)。此件作品是1935年春,张大千在恭王府花园萃锦园与溥心畬共同创作的一件精品佳作。由图中款识“乙亥春日与萃锦园主人合作为戏,大千居士张爰画后志之。”“乙亥春暮,大千居士过翠锦园,大千作人物,心畬补景,题袁子才春意诗十一首,西山逸士心畬并题。”可知,作品中放飞纸鸢的童子是由张大千所绘,溥心畬补景并题写了袁枚春光诗十一首。画作采用斜对角式的布局,画的坡石草地上,一童子手持长线放飞纸鸢,系载纸鸢的一根长线从左下角至右上角斜贯整个画面,细劲飞舞,气韵十足,充分体现出大千先生深厚的笔墨功力。画面大块留白寓天空高远之意,颇得“计白当黑”之绘画技巧。溥先生面对大千先生的神来之笔,补景之余,竟题袁枚《春光》诗十一首,清新的画面配以溥先生清劲儒雅的行书长题,既互为补充,又相得益彰,笔墨之间也流露出两位画家在艺术上的共鸣。张大千和溥心畬是近现代画坛的两位绘画大师,他们各领风骚数十年,两位大师于1927年相识于北平,从此他们结下深厚的友谊,在上个世纪三十、四十年代的中国画坛,丹青妙笔,珠联璧合,享有“南张北溥”之美誉。此幅画作不仅证实了二人的深厚友谊,而且展示了二人的书法和绘画技巧。画中钤朱文“大千”“心畬”“咸阳布衣”“爱画入骨髓”和白文“张爰私印”“溥儒”“一日思君十二时”诸枚印鉴。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草长莺飞放纸鸢——张大千溥心畬合作《童子放鸢图》-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