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打假专用内票

时间:2019/6/1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周小丽/安徽石台


  现代人注重打假,每年的3月15日是企业和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日子。其实在古代,我们的先人就已经有了防伪意识,特别是一些有实力有名气的商户,为了防止其他不法商户冒充盗用自己的名号,在商品包装内放入一张内票,以表示自己正宗的地位。

  所谓内票,类似于今天的说明书,夹在外包装和商品之间,多见于茶饼、糕点之类。譬如今天的普洱茶就有内票,通常每饼茶都有一张,与茶不相连,可任意拿起。笔者的藏友圈不久前就晒出了一张稿房打假内票(见图)。内票长18、宽14厘米,边角略有破损,但字迹依旧清晰可辨。自右向左竖排印刷,内容为“本房世传自制苏稿行稿发行 拣买上等材料 不惜工本以求久远 自今二世七十余年 远近驰名 今有无耻之徒 以外号小压货假刻本房图章哄人 实为良心坏尽 无奈于光绪十五年加添内票 几诸商赐顾者 须认本房内票庶不致悮”。内票的上方为“复兴稿房”四个大字。内票左上方印有“假充字号 男盗女娼”,落款为“复兴远记”。

  这张内票内容很有意思,实际上是警告一些生产稿纸的商户不要盗用“复兴稿房”这个品牌,如果盗用,后果会是“男盗女娼”,同时起到防伪的作用。使用这么恶毒的咒语,一定程度上说明当时社会存在一些盗用“名牌企业”商标的现象,而且比较严重。从内票的行文大致可以了解,内票加印的时间为光绪十五年,即公元1889年,距今已有130整年了。而内票的正主“复兴稿房”在当时已经存世70余年,也就是早在公元1819年前就已经开始自制苏稿行稿发行了,可谓百年老店,世代相传,在当时也是“远近驰名”,难怪引来“无耻之徒 以外号小压货假刻本房图章哄人”。

  很多人认为,现在造假越来越真、技术越来越高,是因为现在工业、手工业的技术更发达了。实际上,造假可不是现今才出现的。回到古代,一样有可能会被骗。早在周朝,就已经有了造假情况的出现。到了明清时期,造假欺诈更是层出不穷,几乎达到了巅峰状态。清代才子纪晓岚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自己遭遇假货的故事:一是假墨。看上去“漆匣黯敝,真旧物也”,可是买回去一用,居然是泥抟的,染以黑色,还带了一层白霜。二是假蜡烛。怎么也点不着,仔细一看,原来也是泥做的,外面涂了一层羊脂。三是假鸭子。这鸭子的肉已被吃尽,只剩下鸭头、鸭脖子、鸭脚和一副完整的骨架。骨架里搪上泥,外面糊上纸,染成烤鸭的颜色,再涂上油,灯下难分真假。四是假鞋子。有一天下雨,纪晓岚家的奴仆赵平穿着皮靴出门,光着脚回来了。原来那靴子的腰是乌油高丽纸做的,揉出了皱纹,貌似皮子。靴子底则是破棉花黏糊的,再用布绷好。这些假货的故事,今天看来,依旧让人触目惊心。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清末打假专用内票-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