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

上一页
1/51页 共1506

“金石僧”六舟的朋友圈

时间:2018/9/9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六舟上人手拓《剔镫图》

  六舟,何许人也?他是一位清代的和尚,俗名叫姚达受,浙江海宁人,出家后曾住持过杭州净慈寺和苏州沧浪亭。这个和尚不简单,虽已“跳出三界外”,但“仍在五行中”,他多才多艺,诗书画印无不精通,笃嗜金石,兼擅传拓,尤其是传拓古器物全角,堪称一绝。

六舟上人刻小绿天盦图自制竹臂搁

  这位全能和尚生逢幸时,处于乾嘉学派的核心地域,长于金石学繁盛时代,又被一群文人学者环绕,他们诗文唱和,游历自然,访名山,筑庭院,怡然自得之余,著书绘画,拓印互赞。试想,如果没有他们的存在,将是一个怎样平庸、乏味的时代!

  六舟的收藏癖很多,特别喜欢收藏古砖,为了安置自己的收藏品,六舟专门建了一间房子,叫做“磨砖做镜轩”来专门做藏砖之所,当时,有着同样爱好的人也不少,六舟的朋友圈里,如张廷济、吴廷康等人都喜欢收藏古砖。

  阮元,江苏仪征人,被尊称为一代文宗,道光十八年,陈文述向阮元推荐了六舟,于是阮元就邀请六舟为他拓礼器全图以寄给维扬,并写了一首诗:旧向西湖访秀能,南屏庵内有诗灯,那知行脚天台者,又号南屏金石僧。当时,阮元在政界和学界及金石收藏界拥有着“宗师”的地位,这样一位人物对六舟传拓能力的认可和提携,对于六舟声名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丞教作沧浪主,相国呼为金石僧”,这种人生际遇可谓六舟的一大幸事。

  提及六舟,不能不提到这卷著名的怀素《小草千字文》卷,当然这次展出的是复制品,真迹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据文献记载,六舟收藏着2幅怀素的《千字文》,一卷是大历三年的版本,一卷是贞元十五年的版本,其中贞元十五年本的《小草千文》是六舟在道光十六年(1836)在杭州买回来的。原来是文征明的旧藏之物,由于“一字值一金”,因此被人们称为“千金帖”。

  吴廷康,安徽桐城人,道咸曾在浙江为官数十年,特别喜欢收藏砖石,和六舟癖好相同。张廷济《严氏古砖存》的序言中说,在当时那群喜好金石的朋友中,六舟和吴廷康两人最猛,六舟行脚所获,奇奇怪怪时出寻常耳目之外。康甫嗜古砖如性命,多多益善。家藏秦汉至唐宋古砖数百方,他和六舟私交很好,六舟和程木庵相识,也缘于吴廷康的介绍。

  管廷芬,也是海宁人,和六舟相识于道光二十二年三月,成为莫逆之交后,经常一起诗文唱和,来往密切,目前海宁博物馆所藏的《梅花图卷》就是六舟为管廷芬画的,六舟去世后,管廷芬为其作了《挽六公诗》六首和《南屏退叟传》一文。

  还有一个海宁人,叫蒋光煦,是著名的藏书家、刻书家,家里的藏书楼叫“别下斋”,蒋光煦家境富有,是当时嘉兴文人圈子里的核心人物,和张廷济、管廷芬、六舟等人来往十分密切,《飞白书七言对联》是蒋光煦和六舟交往的直接证物。

  相传,飞白书是东汉蔡邕创造出来的,是用一类扁平的笔或者是木片、竹丝等书写出来的,笔势灵动,画面丝丝露白,由此得名“飞白书”。这种装饰性很强的书体原本是用在宫殿题名和碑刻题款中,后来由于嘉兴地区的文人圈子对这种书法体的热衷,使得它在当时十分流行。

  汤贻汾,武进(今江苏)人,道光十一年,他到杭州担任参将,和六舟相识相知,成为至交,汤贻汾晚年辞官后居住在南京,还邀请六舟到南京去游玩,这段轶事在六舟的著述《小绿天盦遗诗》中就有记载。

  张廷济,嘉兴人,嘉道年间的金石收藏大家,他比六舟大了二十三岁,但并没有妨碍他们成为好朋友,他经常在六舟收藏的拓本上面题跋,

  费丹旭,湖州人,费长房后人,是个知名画家,他虽然不是杭州人,但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住在杭州的,他和汤贻汾、张廷济、蒋光煦、六舟等人来往密切,六舟的很多肖像画都是费丹旭绘制的。(邹萍)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金石僧”六舟的朋友圈-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