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八八”父亲节纪念册

时间:2019/9/10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周小丽/安徽石台


图1 封面

  现在许多人都知道,6月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它和“母亲节”一样都是由西方传入的舶来品。其实早在民国时期,我国就有了自己的“父亲节”,它是有一段来历的。

图2 封底

  1945年8月,抗日战争临近尾声之际,为了鼓舞民众对抗战胜利的信心,也为了纪念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父亲们,上海一些爱国人士倡议将每年的8月8日定为“父亲节”。“八八”的谐音是“爸爸”,两个“八”字上下重叠在一起,变形后就是个“父”字,简单响亮又好记。8月8日,许多受到感召的子女都参与了“八八父亲节”的活动。父亲健在者,佩戴红花,以示庆贺;父亲已故者,佩戴白花,以示哀思。发起活动的各界名流还将自己所佩花朵献出义卖,卖花所得均用于捐资助学。在发起“八八父亲节”的一周之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上海名流如吴稚晖、潘公展、张一渠等人觉得,定父亲节很有意义,便联名呈请国民政府准予规定每年8月8日为父亲节,通令全国遵行,后来8月8日就正式成为中国的父亲节了。

  近日,笔者在一位藏友家中见到一本民国父亲节纪念册,见证了那个时期的父亲节习俗。这本纪念册32开大小,共计89页。封面(图1)非常鲜亮显目,深红的底色上,均匀排列着竖条纹。正中顶端用白色的椭圆形作为装饰,里面有“父亲节纪念册““潘公展”几个大字。下方则是用白色花架搭成一个拱形门,在方白格地砖铺成的教堂前,一个西装革履的年轻人向一位身着长袍马褂拄着拐杖的老年人献上一束鲜花。底部落款时间为“中华民国卅七年八月八日印行”(1948年8月8日)。历经70余年,纪念册边角早已泛黄,装订的线轴也已经脱落,但是翻开它的内部,依然可以很清晰的辨识“父亲节缘起”“定八月八日为父亲节”等内容。在封底(图2),注明了这本父亲节纪念册定价为“五十万元”(旧币),发行者为“父亲节推行委员会”,主编人“黄寄萍”,发行人代表“张一渠”,印刷者“改造出版社”。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父亲节纪念册封面上的潘公展和封底的张一渠都是当时上海的知名人物。潘公展曾任中国公学校长、《晨报》社长、《申报》董事长等,张一渠是中国第一家儿童书局的创办者,工书画、能诗文、擅金石,可谓多才多艺。他们和其他名流一起成立了父亲节推行委员会,共同推行“八八父亲节”。

  从藏友的口中,我得知这本纪念册是他的祖父通过勤工俭学攒下的零用钱买来送给自己的父亲的,后来就作为传家之物一直被保存了下来。藏友还告诉我,据他祖父回忆,民国时候的父亲节,不仅会买花送给父亲,还会举办父亲节庆祝会。会上,大家齐声高唱《父亲颂》:“劳苦劳苦父亲苦,我爱我父肺与腑。羊跪乳,乌反哺,爱我母,爱我父……”都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父母的爱,是我们一生最长情的陪伴!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民国“八八”父亲节纪念册-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