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书杰:中国辑佚学研究百年

时间:2017/11/11 文章来源:古籍

  辑佚学是中国古文献学的分支学科,是中国古代史学研究的辅助学科,与校勘学、注释(传注 、训诂)学 、目录学 、版本学 、辨伪学等属同位类 、同性质的学科。古籍辑佚历史悠久,但是辑佚问题受到学术研究者的关注,把其作为一种专门的学问加以研究总结则始于本世纪初,把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理性探讨和学科构建,则是近十余年间的事情。辑佚学研究恰好与20世纪相伴而生,历时百年,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现已基本形成,是20世纪中国古文献学研究领域中最重要的收获之一。在世纪之末,我们来回眸其过去近百年的发展过程和研究状况,以呼唤 21 世纪辑佚学研究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一 、发端时期的研究状况

  (一)发轫时期的基本状况

  清末的最后十年———20世纪的最初十年间是中国辑佚学研究的发轫期。纵观整个清代,古籍辑佚这一古老的文献活动在乾嘉考据学风的影响下开始逐渐繁兴,辑佚的方法日渐精密,影响日渐广大,意识不断强化,至嘉道时期达到鼎盛,几成一时之显学,直至清末流风不绝,为中华民族积累了数以千计的辑本文献。而对其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和总结则是20世纪初的事情。

  清人辑佚的文献成就虽高,辑佚的工作方法虽密,辑佚的文化影响虽大,然而他们的辑佚活动只是在感性经验的指导下进行的,只是通过辑佚文献的前言、叙跋、凡例来总结自己的辑佚工作,或说明自己辑佚的目的、原则方法、佚书流传、前人辑本优劣、取资依据等,这些虽然可以反映清人辑佚思想和方法,但还算不上是主观意识明确的辑佚学研究。当时辑佚的实践者虽多而研究者鲜有, 对辑佚学的主动性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更谈不到系统性和理论性意义上的研究了。直到20世纪初的季清时期,主动性的辑佚学研究才初露端倪,其标志就是经学家皮锡瑞在晚年所著、光绪三十三年(1907)刊行的《经学历史》一书中,在总结清代经学的繁兴时提出了“此(辑佚)学”、“辑古佚书派”的概念,其次是文献学家叶德辉在宣统三年(1911)刊行的《书林清话》中明确地辨证了“辑佚起源”的问题。虽然皮锡瑞的论题阐述还不甚清晰, 叶德辉的研究还极其微弱, 但二者确属真正意义上的辑佚学研究。现代的辑佚学研究就是在这两个湖南人极其微弱的声音中艰难地启动了, 正是这不甚清晰的阐释和极其微弱的研究揭开了现代辑佚学研究毫无色彩的扉页。

  正是因为二者研究声响的微弱和论题阐述的不够精确 ,我们才把这一时期称之为辑佚研究的发轫时期 。皮 、叶二人的研究,与民国间研究者的情怀不同,皮氏主要是对传统经学倾心,叶氏则主要是对古籍文献的迷恋,他们不约而同地几乎同时关注到辑佚的问题,恰好说明辑佚活动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结果。

  (二)皮锡瑞两个概念的提出

  皮锡瑞 (1850 -1908)是清末今文经学家,“他的著作内容,虽没有很伟大的创建,如同时几位著名的今文经学大师;但学术门径很清楚,善于整理旧说。” (周予同注 《经学历史·序言》,北京:中华书局 1959 年版卷首)皮氏在光绪三十三年(1907)直行的《经学历史》一书中提出了两个概念 ———此(辑佚)学、辑古佚书(学)派 :

  国朝经师有功于后学者有三事,一曰辑佚书 ……至国朝而此(辑佚)学极盛 。(《十、经学复盛时代》,1959 年中华书局校注本第330页)

  王应麟辑《三家诗(考)》与郑(玄)《易注》,开国朝辑古佚书(学)派。(同上,第 300 页)

  皮氏把辑佚与校勘、训诂这两门古老的学科等同视之,而且认为在清代已经形成了相对独立的辑佚书学派,也提出了“此学”即辑佚学的概念。由于皮氏称辑佚为“此学”,作为相对独立于校勘学、训诂学的“辑佚学”概念从此即产生了,尽管皮氏对“此学”并未加以阐释和限定,其主观认识也未必清晰,如今看来其“辑佚学”所指不过是一种特定的文献现象,其含义和特指还有别于今天“辑佚学”的内涵和外延,还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概念,但其意义在于这种思想观点和概念的使用是前所未有的 。他对后来研究辑佚者的启发却是极大的,是辑佚从被视作一种简单的文献活动,到被认为是一门有别于其他文献活动(如校勘、训诂等)的相对独立的科学的发展过程中颇为重要的一步,功不可没。

  (三)叶德辉对“起源”的探讨

  叶德辉 (1864 -1927)是清末颇有成就的古文献学家,其《书林清话》(著于清末,1911 年刊行)是一部总结历代雕版印书知识的文献学著作,影响较大。关于辑佚的起源问题,清代官修的《四库全书总目》及著名史学家章学诚、王鸣盛都认为辑佚始于南宋王应麟(1223 -1296)《诗考》,叶氏根据北宋黄伯思《东观余论 ·跋慎汉公所藏〈相鹤经〉后》“(《相鹤经》)今完书遗矣,特自马总《意林》及李善《文选注》鲍照《舞鹤赋》抄出大略,今真靖陈尊师(陈景元,1025 -1094)所书即此也”的记载,在《书林清话》卷八中专撰《辑刻古(佚)书不始于王应麟》一篇,明确指出:

  据此,辑佚之书当以此《(相鹤)经》为鼻祖 ……虽不知真靖书如何,要之此风一开,于古人有功不浅。

  这一观点受到文献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关于辑佚起源问题的讨论,持续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至今方兴未艾,研究愈加深入。

  二 、创始时期的研究状况

  (一)创始时期的基本状况

  中华民国的 39 年间是辑佚学研究的创始时期,又较为集中地体现在 20 世纪的 30 年代到 40 年代,其标志是民国13年(1924)梁启超 《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二)·辑佚书》的发表问(《东方杂志》第 21 卷),辑佚现象开始逐渐受到研究者的一定关注。这一时期的代表学者有梁启超、刘咸炘、王重民等三人。

  20 世纪初的中国社会,一是思想文化战线异常活跃,西方的各种思想文化纷纷传入,倡导者有之,以其可以挽救积弱积贫的国家,抵制者有之,以其对传统国学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二是清王朝灭亡,民国建立,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政治制度土崩瓦解。民国虽然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但是中华民族善于总结前朝历史文化的传统不仅没有受到丝毫的冲击,反而在东西方两种思想文化的碰撞融合中得到了继承和发扬。以民国政府组织修纂《清史稿》为契机,一些学人怀者较为复杂的学人心理和文化情怀,也开始总结清代的学术和文化,到 30 年代曾一度呈现“国学热”的局面,人们纷纷著书立说以守护 、宏扬国学,作为清代文化和国学内容之一的辑佚也自然受到一定关注。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文化环境中现代辑佚学研究形成并逐渐发展起来了。当时绝大多数学者仅限于对清代辑佚现象和辑佚书进行极其简单的粗略的叙述或介绍,所以我们称这一时期为辑佚学研究的创始时期。其中惟有梁启超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辑佚书》 的泛化总结较为系统,影响广大 ;惟有刘咸炘 《目录学 ·存佚》的探微研究较为精细,颇多创建 ;惟有王重民《清代两大辑佚书家评传》等的个案研究较为深入,极为精辟,并代表着三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路径。 余者孙德谦 、 萧一山 、许学浩 、陈钟凡 、赵万里 、袁同礼 、程会昌 、金毓黼 、陈垣 、洪焕春 、张舜徽 、郝庆柏 、郭伯恭 、杨家骆等也各有介入。

  总之,这一时期的辑佚学研究既不繁荣也不深入,泛说辑佚者相对较多而深入研究者却较少,整体的研究工作极其单弱。其原因主要有 :一是辑佚经过清代学者的努力,特别是由于四库馆臣和王谟、章宗源 、严可均 、马国翰、黄奭 、汤球等几位大辑佚书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社会对辑佚的存在虽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远不如校勘 、训诂等影响那样广泛深入,仍局限在相对较少的学者范围内。这是由学术文化发展过程固有的局限性所决定的。二是由于取得突出辑佚成就的学者多非一流大学问家,辑佚文献的数量虽多而精品较少,所以有些学者特别是有些大学者对辑佚工作颇为轻视。这是其自身存在的缺陷性所造成的社会偏见。三是这一时期尚处在现代辑佚研究的起步阶段,还未引起大多数学者的足够重视,所以投身辑佚研究的学者较少,肯下大力气的则更少,加之一切都得从头开始,故而做泛泛之言者相对较多,深入研究尚待时日。这是由科学发展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四是本世纪上半叶一直处在动荡战乱之中,学人或为政治奔走,或为救亡呼号,或为生存流浪,安放书桌无室,静心读书乏力,极大地滞缓了辑佚学研究的发展。这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原因。

  (二)梁启超的泛化研究

  梁启超(1873 -1929)治学,以思维敏捷 、论述宏阔见长。所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书,原是他在清华大学 、南开大学等院校授课的讲稿,约撰于 1923 年冬至25 年春间,凡 16 章,现在所见的最早印本是上海民智书局民国 18 年(1929)本,其中《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一)-(四)》 4 章(第 13 -16 章),曾先于民国 13年(1924 年)在《东方杂志》(第 21 卷 12 、13 、15 -18 期)上连载发表。其第 14 章 《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二)· 辑佚书》一节凡 7000 余字,在总结论述清代官 、私及经、史 、子 、集四部辑佚成绩、评列清代辑佚学者的同时,还概括出了辑佚“所凭之重要资料” 、“鉴定辑佚书优劣之标准”,并对清代辑佚的不足进行了尖锐的批判。70 年来,梁氏的某些观点不断地被辗转引证,至今对辑佚、辑佚学的研究仍有较大的影响力。可以说,由于《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流传广影响大,许多人对辑佚的认知就是从梁氏《辑佚书》一节开始的。梁氏在总结清代辑佚的基础上所确定的“鉴定辑佚书优劣之标准”是 :

  1 .佚文出自何书,必须注明 ;数书同引,则举其最先者。能确遵此例者优,否者劣。2 .既辑一书,则必求备。所辑佚文多者优,少者劣。3 .既须求备,又须求真。若贪多而误认他书为本书佚文则劣。4 .原书篇第有可整理者,极力整理,求还其书本来面目,杂乱排列者劣。此外,更当视原书价值如何。若寻常一俚书或一伪书,搜辑虽备,亦无益费精神也。(406 页)

  其标准实为 5 条,至今仍然是辑佚工作所遵循的主要标准。其所指出的辑佚“所凭之重要资料”是 :

  1 .以唐宋间类书为总资料。2 .以汉人子 、史书及经注为辑周秦古书之资料。 3 .以唐人义疏等书为辑汉人经说之资料。4 .以六朝 、唐人史注为辑逸文之资料。5 .以各史传注及各古选本 、 各金石刻为辑遗文资料。(397 -398 页)

  梁氏所指出的辑佚所凭借的资料虽然还不甚全面,但已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对清代官府的辑佚工作,主要介绍了乾隆朝修《四库全书》时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辑古佚书的数量和意义。对私家的辑佚,以惠栋 《易汉书》、《九经古义》、余萧客《古经解钩沉》为清代“辑佚之嚆矢”,又以经 、史 、子 、集四部为序,分别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辑佚家和辑佚成果,且认为“嘉道以后,辑佚家甚多,其专以此为主业而所辑以多为贵者,莫如黄石原奭、马竹吾国翰两家”。

  其研究虽然粗略泛泛,但梁氏的泛化研究却是第一次对前代的辑佚活动做出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总结,在辑佚学发展史上占据极其突出的位置,所以历来备受辑佚研究者的重视。

  (三)刘咸炘的探微研究

  刘咸炘(1896 -1932)在民国 17 年(1928 年)用文言文撰写了一部 《目录学》 (1934 年成都大学印本),其第二章题名为《存佚》,以近万字的篇幅阐述了古书之亡佚 、辑佚问题,引论古今,举列证言,颇多精见,发掘了许多有价值的辑佚学研究史料。又载其所撰 《辑佚书纠缪》一文最为精僻,把清人辑佚存在的问题概括为 4 弊,即“漏”、“滥”(又分 2 端)、“误”(又分 2 端)、“陋”(又分3 端),然综合分析其所述例,实为 10 事 :一曰“漏”,即所辑佚文多有遗漏。二曰“臆断附会”(一):妄定书名而致“滥”。即本无其书,而辑佚者仅据某书中一语,附会其意,采辑有关资料而妄为一书。三曰 “臆断附会”(二):“名实不符”而致“滥”,即或某人虽有某书,凡所见其人之语概视为其书之佚文,或妄采他人内容相近的彼书之文概视作此书之佚文。四曰“本非书文”而致“滥”,即或以史书所载人之对话而妄作其撰成之书文。五曰“不审时代” 而致“误”,即不考辨佚书 、佚文所反映的时间。六曰“据误本”而致“误”,即辑佚所据之书的板本不善,本身就多有讹误。七曰“不审体例” (一):不审辑佚所据之书的体例特点而致“误”。八曰“不审体例”(二):不知此书与彼书间体例、性质之差别而致 “陋”。九曰“不考源流”而致“陋”,即不考佚书作者的著述源流。十曰“臆定次序”而致“陋”,即不考知佚书之体例特点和篇第次序,辑本对佚文妄定归属、妄分篇次。

  每一论述皆详列实证加以说明。刘氏的论述,较梁氏更为深入详实,非专心披览、 学识渊博者所不能言也。此外,刘氏还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

  宋世所传唐人小说及唐以上人文集,卷数多与原书不和,校以他书所引,往往遗而未录,盖皆出于宋人掇拾而成,此即辑佚之事也。

  刘氏此说,是驳斥叶德辉的辑佚当以北宋陈景元所辑《相鹤经》为鼻祖而发,其更大的意义在于把后世重新辑编的文集视为辑佚,对人们认识辑佚的特征、辑佚文献的范筹具有极大的启发。

  (四)王重民的个案研究

  民国间,一些学者开始对清人的辑佚进行个案研究,撰文论述评介清代的辑佚家 、辑佚书,其中以王重民(1903 -1972)的收获较多。先生是当代著名的古文献学 、板本学 、目录学家,研究领域宽阔。其对辑佚的研究主要在民国年间,先后发表有 :

  1 .《补晋书艺文志书后》 (《北平北海图书馆月刊》第 1 卷第 5 期,1928 年版);

  2 .《读汉书艺文志拾遗》 (《北平图书馆月刊》 第 3卷第 3 期,1929 年版);

  3 .《孙渊如外集序》(《图书馆学季刊》第 5 卷第 3 -4 期,1932 年版);

  4 .《清代两个大辑佚书家评传》 (《辅仁学志》 第 3卷第 1 期,1932 年版);

  5 .《补晋书艺文志》(《学文》第 1 卷第 5 期,1932 年版);

  6 .《张澍辑佚书》 (《学文》 第 1 卷第 5 期,1932 年版);

  7 .《苍颉篇辑本述评》(《辅仁学志》第 4 卷第 1 期,1933 年版)。

  后又发表有 《七志》与 《七录》(《图书馆杂志》 1962年第 1 期)及遗作《〈永乐大典〉的编纂及其价值》(《社会科学战线》1980 年第 2 期)。这九篇文章,或记述自己的辑佚工作,如《孙渊如外集序》;或探讨佚书和辑佚书,有《补晋志书后》 、《读拾遗》 、《苍颉篇》 、《七志》等五篇 ;或研究清代辑佚书家,有《评传》 、《张澍》等二篇 ;或论述类书及其在辑佚中的作用,如《〈永乐大典〉的价值》。其中以《清代两大辑佚书家评传》一文最为精深,篇幅长达 3万字,对章宗源 、马国翰的生平家世 、学术修养 、辑佚的年代和过程 、辑佚的成就和数量等做了极其深入的研究和考辨,并对“马窃章”这一流传甚广的历史疑案进行了有力的辨白,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 ———马国翰的辑佚书非窃取章宗源。按当时的研究状态,其在辑佚学研究方面本应有更大的建树,后因出国 13 年 (1934 -47)而终断,归国后主要从事目录学 、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辑佚问题基本未再用心,只是在研究目录学时间有涉及。先生是对辑佚做个案研究的第一人,他所开辟的辑佚个案研究方法,对后人影响巨大,正是在他的研究启发下辑佚的个案研究才开始逐渐活跃起来。

  (五)关注辑佚问题的其他诸家

  1 .30 年代关注辑佚问题的诸家

  (1)许学浩 《辑佚书议》 (《国学论衡》 1934 年第 3期)。文仅数百字而已,主要建议人们要重视辑佚书的研究工作,虽然现在看来价值不大,但反映了当时对辑佚的研究问题已经引起了学界的一定关注。

  (2)程会昌《清代辑佚考》。程氏在《清孙冯翼〈四库全书辑永乐大典本书目〉钞本跋》一文之未记文云:“余作《清代辑佚考》,发凡起例,粤既有年,而才短志奢,学如不及 ;重之俗冗沓沓,小言詹詹,所成才十之二三耳。夜阑揽此,良用怃然!”(《图书馆学季刊》第 9 卷第 2 期,1935 年版)由“粤既有年” 一语可知,程氏在 1934 年就开始撰写《清代辑佚考》,时已完成“十之二三”,但遗憾的是终未见刊行,不知完成否。

  (3)金毓黼对史部辑佚书的总结。金氏《中国史学史》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9 年初版)是较早的史学史著作,其中举列古佚史及其辑本甚多,间有评介,又于第八章《唐宋以来之私修诸史》中专列“辑逸诸史” 一节。仅就史部辑佚书而言,无论举例数量还是引论评介都在梁启超之上。虽然其总结仅限于列表举例或略加评介,尚欠精细,但是对后来的史学史影响甚大,后人编撰史学史在体系的构建和知识的结构上多能注意到史部佚书及其辑佚问题。

  (4)陈垣对《旧五代史》辑本的研究。陈氏对辑本《旧五代史》极为重视,曾遍检《册府元龟》,与四库馆臣据 《永乐大典》辑成的 《旧五代史》相比勘,从而发现了《大典》本《旧五代史》存在的许多问题,相继撰成《旧五代史辑本发覆》、《〈旧五代史〉辑本引书卷数多误例》,又计划以《册府元龟》校《旧五代史》辑本,并写出了《以〈册府〉补薛〈史〉计划》。(三文均见《陈垣学术论文集》第二集,北京 :中华书局 1982 年版)在现今流行的中华书局校点本《旧五代史》中,对先生的研究成果和想法未能很好地利用和借鉴,所以对《旧五代史》的进一步整理仍有参考价值。

  2 .40 年代关注辑佚问题的诸家

  (5)洪焕椿对严可均的研究。洪氏撰有《乌城严铁桥生平及其著作》 (《浙江省通志馆馆刊》 创刊号,1945年版)一文,专门探讨以辑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而享誉后世的清代大辑佚书家严可均(1762 -1843)及其著述 、辑佚书。此文后收入洪氏的《浙江文献丛考》(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题名《乌城严可均著书辑书考略》,除《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外,还举列严可均《全上古》之外的辑佚书 40 余种,搜罗资料颇为完备。此文是继王重民之后的又一辑佚的个案研究。

  (6)张舜徽对辑佚工作的认识。张氏在 1946 年刊行的《广校仇略》一书中撰有搜辑佚书论五篇 :《辑佚之依据》 、《古人援引旧文不可尽据》 、《辑佚之难于别择》 、《辑佚之必须有识》 、 《辑佚为学成以后事》。其于梁启超的研究成果间有借鉴,于刘咸 征用的史料和立论的观点间有取舍,然也颇多创建。如所云 :

  故学者苟有志乎搜辑遗书,首必究心著述流别,审知一书体例,与之名近者几家,标题相似者有几,皆宜了然于心,辨析同异 ;次则谛观征引者之上下语意,以详核之本书,庶几真伪可分,是非无混,别择之际或可寡过耳。(北京 :中华书局 1963 年版第 109 页)

  又如所论辑佚产生的原因 :

  昔人搜辑遗佚,大氐皆学成以后之事,既博涉群籍,视天地间见存之书无复可究心者,不得已进而思得不存之书读之,非特势所必至,亦次第宜然耳。乾嘉中,学者盛张许(慎)、郑(玄)之帜,治经之士尤郑氏,故辑郑氏遗书者风起云涌。(同上第 111 页)

  这些观点颇具理性色彩,不仅对辑佚实践极有指导意义,而且对辑佚学的研究也颇有启迪。

  3 .40 年代对鲁迅辑佚作的研究

  鲁迅是现代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 、 文学家和学者,其成就是多方面的,在古籍整理研究方面也颇有成绩,以辑佚最为突出,辑有《会稽郡故书杂集》(8 种)、《古小说钩沉》 (36 种)、纪传体史书 (3 种)及 《嵇康集》 辑校等。鲁迅的辑佚工作特别是《古小说钩沉》,40 年代就引起了有关学者的关注。已知这一时期有:

  (7)郑振铎《鲁迅的辑佚工作》(《文艺阵地》第 2 卷第 2 期,1938 年版);

  (8)戴望舒 《〈古小说钩沉〉 校辑之时代和逸序》(1945 年成文。《小说戏曲论集》,北京作家出版社 1958年版);

  (9)赵景深《评介鲁迅的〈古小说钩沉〉》(《银字集》,1946 年版)。

  郑文(未见,戴文征引)是已知最早对鲁迅辑佚工作做个案研究的,也是迄今所知唯一专对鲁迅的辑佚工作进行研究的论文,可谓研究鲁迅辑佚之首庸。

  《古小说钩沉》 辑古佚小说 36 种,是在鲁迅故后的 40 年代初编辑 《鲁迅全集》时始得刊行,故郑振铎等认为《钩沉》 是《中国小说史略》 的副产品。戴文根据新发现的在 1912年 2 月《越社丛刊》(第一集)上发表的鲁迅自《序》等资料,否定流行的“副产品”说,指出《钩沉》当辑于 1909 -1914 年间。戴氏尚有《〈古小说钩沉〉校读记》(同上)一篇,专门校补鲁迅辑本的疏漏。赵文虽然较为简略,但是于鲁迅辑佚工作的研究也不可谓无功,其文后又相继收入《中国小说论集》(上海 :永祥印书馆,1950 年版)、《中国小说论丛》(济南 :齐鲁书社,1980 年版,故流行较广。)

  4 .《永乐大典》辑本的研究

  清乾隆朝编辑《四库全书》 时,特设“校勘《永乐大典》纂修兼分校官”,专门从事自《永乐大典》中辑录唐 、宋 、金 、元古佚书的工作,凡辑成数百种,其中收入《四库全书》 者 388 种 (另有存目者 128 种,散出馆外者若干种),是《四库全书》中最为珍贵的图书之一。此后据《大典》辑佚者不绝如缕,成为一种特殊的辑佚现象,而“《永乐大典》本” 也成了一种特定的辑本,备受学者注重,并成为辑佚研究领域中一个特定的研究对象。

  早在清嘉庆年间,孙冯翼既辑成 《四库全书辑永乐大典书目》,清末缪荃孙《永乐大典考 ·四库著录 、存目所记大典本书目》更注意搜辑《四库》著录 、存目以外的“大典本” 40 种。至本世纪 20 年代以后,研究范围更加广泛,或继续编辑书目以反映其辑本的数量,如赵万里《永乐大典辑出之佚书目》(《北平图书馆月刊》第 2 卷第3 -4 期合刊“大典专号”,1929 年版)、郝庆柏《永乐大典书目考》(《辽海丛书》,辽海书社 30 年代版);或研究“大典本”的不足,如袁同礼《四库全书中永乐大典辑本之缺点》(《北平图书馆馆刊》 第 7 卷第 5 期,1933 年版);或研究其辑佚过程 、辑佚学者 、辑本流传等,如郭伯恭《四库全书纂修考》 (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 1937 年版)、《永乐大典考》(长沙商务印书馆 1938 年版)。杨家骆《四库全书学典》(世界书局 1946 年版)对史料搜辑较为全面,资料梳理较有条理,研究总结也较为系统,颇有参考价值。正是这些研究成果,为今人的 《永乐大典史话》(张忱石)、《永乐大典及其辑佚书研究》(顾力仁)奠定了基础。

  总之,20 世纪上半叶是现代辑佚学研究的创始时期,对这一时期的研究成绩自然不能冀求过高,即从目前知见的成果已颇为可喜,为未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三 、泛化叙介时期的研究状况

  (一)泛化叙介时期的基本状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 1950 -1985 年的 36 年间是辑佚学研究的泛化叙介时期。这一时期的辑佚学研究,主要是继续沿着梁启超 、刘咸 、王重民等开拓的研究路径和范围向前发展,但由于梁启超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流传较广 、影响较大,从 30 年代到 80 年代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有关著作在述及“辑佚”时其基本框架大都沿袭梁氏而略加变通,或以刘氏引证的史料为补充而略发议论,甚至有的叙述还不如前人系统完整,因此形成了人云亦云的局面。

  所以我们称这一时期为“泛化叙述时期”。由于“文革” 10 年的学术研究基本是一片空白,所以这一时期又可分为二个阶段 :一是1950 -1966 年的“文革” 前 17 年,一是 1977 -1985 年的“文革”后 9 年。

  “文革” 前 17 年间,一些前辈学者仍然把辑佚学视为一种专门知识和文献现象 ,从事着辑佚学问题的叙述介绍 ,间有少量的个案 、专题研究问世。

  从 1977 年开始,仅短短的几年间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就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态 ,辑佚学问题也受到热情关注,或在相关著作中以一定的篇幅叙介辑佚,或撰文进行个案、专题研究 ,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这一时期有三点需要首先说明:一是辑佚学研究未能获得较大突破和发展 ,在有关的著作中对辑佚叙述的基本框架 、主要内容多循梁氏和刘氏,但其中或也不无新见。二是正是由于一些学者对辑佚学问题的叙述介绍 ,使人们认识到辑佚 、辑佚学研究的意义,辑佚学研究能有今天这样的局面,这些前辈学者功不可没。三是个案和专题研究虽然比较寂寞 ,但也间有一定数量的成果相继问世。

  (二)“文革”前 17 年

  1 .泛化性的叙述和介绍

  许忆彭《略谈辑佚书》(《人文杂志》1957 年第 2 期)只是泛言辑佚书的问题,尚谈不上精深宏阔,但确为新中国第一篇公开发表的有关辑佚学研究的文章,并从辑佚的角度重新审视所谓的“伪书”,认为所谓的《伪古文尚书》 是辑佚书,颇有启发性。可谓新中国宣介辑佚的第一人。

  李宗邺在 50 年代撰成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 (沈阳师范学院 1957 年版内部印本,“文革” 后正式出版修订本), 书中论述了《竹书纪年》 、《世本》 、《东观汉记》 、《帝王世纪》 、《旧五代史》 等 10 余种史部辑佚书,并论曰 :“到了南宋,就有人开始辑佚,如高似孙的 《子略》 、《史略》 、《纬略》 、《骚略》 、《剡录》等书 ,王应麟的《玉海》 、《困学纪闻》等书。明朝吴 的《古今逸史》 ,屠乔孙 、项琳之的《十六国春秋》,范钦的《今本竹书纪年》 ,孙彀的《古微书》,都是辑佚范围的工作。”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467 页)李氏以辑佚的眼光重新审视了某些所谓的“伪书”,启迪人们重新认识“辑佚”的内涵。李氏还试图阐释“辑佚学”这一学科概念,这当然不是一位旧式学者所能圆满完成的, 但这种尝试是有意义的。

  张舜徽(1911 -1992)早在 1946 年出版的《广校仇略》一书中就列有《搜辑佚书论》(五篇)。在此间出版的《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北京 :中华书局,1962 年版)中专列《关于搜辑佚书的问题》一章(约 1 万字)。其资料虽然多是梁启超 、刘咸炘所使用过的,但其整理梳通史料有功,宣传辑佚有功,尤其是该书是新中国较早的文献学著作,流传也比较广,其对后来辑佚学研究的影响仅次于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胡道静在 1962 年发表了 《由地方志的伏流谈到清人辑佚工作》(《文汇报》 6 月 5 日)一文,又在 1966 年撰成的《中国古代的类书》(同年交到中华书局,1982 年出版)中专门论述了类书在辑佚中的特殊作用,列了不少辑佚研究的新资料 ,特别指出“明人辑佚的通病 ,是不把出处注明”,还列举了王仁俊以下鲁迅 、余嘉锡 、张国淦 、范行准 、赵万里 、唐圭璋 、隋树森等的辑佚成果。1983 年又发表了《为什么要搞辑佚 ?怎样搞辑佚》(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业务》 1983 年第 3 期)一文,把辑佚分“辑录佚文”和“佚书”两类,所谓“辑录佚文”即“其书尚存,但不完全,有佚文可供辑补”者。

  2 .鲁迅的专题研究

  鲁迅的古籍整理研究以辑佚最为突出,先后辑有《会稽郡故书杂集》(8 种)、《古小说钩沉》(36 种)、纪传体史书(3 种)及《嵇康集》辑校等。《古小说钩沉》在 40年代就引起了学界的关注, 所知这一时期尚有二家:

  林辰《鲁迅〈古小说钩沉〉的辑录年代及所收各书作者》(《光明日报》 1956 年 10 月 21 日)、《鲁迅计划中〈古小说钩沉〉 的原貌》 (《光明日报》 1960 年 10 月 30日)

  刘纪泽 《鲁迅对于校勘和辑佚的工作》 (《开封师院学报》1957 年第 2 期)

  林氏二文对 《钩沉》 做了三个方面的研究:一是继40 年代戴望舒之后,根据新发现的在 1912 年 2 月 《越社丛刊》上发表的鲁迅自《序》 ,否定流行的“副产品”说 ,更具体的指出,《钩沉》 之辑始于鲁迅自日本归国后的1909 年 6 月至 1911 年末或 1912 年初间,当与《会稽郡故书杂集》同时;二是对 36 种古佚小说的作者 、内容 、流传等逐一考释;三是根据北京图书馆所藏的鲁迅 《小说钩沉目录》手稿,对《全集》第 8 卷中的编排次第提出异议,指出其原貌应是分为五集。鲁迅的辑佚工作与校勘密不可分 ,刘氏一文对鲁迅的古籍校勘和辑佚工作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总结,是继 40 年代郑振铎之后又一篇全面研究鲁迅辑佚成就的学术论文。

  3 .其他个案研究

  陈梦家《〈世本〉考略》(《周叔弢先生六十生日纪念论文集》第 163 -270 页, 1950 年自行印本)。《世本》是先秦重要史籍 ,《汉书·艺文志》著录为 15 篇,见于史志著录 、史注征引的《世本》别本 、注本凡 7 种,诸本约在宋代前后皆亡佚不传。自南宋高似孙以下, 辑《世本》者凡十余家, 今传清人辑本尚有 8 种(《世本八种》,北京 :中华书局, 1958 年版)。陈梦家是先秦史学大家,是文对《世本》的内容体例 、别本、流传等颇多发见。

  张涤华《〈别录〉的亡佚及其辑本》(《合肥师院学报》1963 年第 3 期)。西汉刘向 、刘歆的《别录》和《七略》 ,是综合性解题目录的鼻祖 ,清人辑录《别录》者有多家。张氏一文即专论 《别录》 的亡佚年代和诸家辑本的优劣等情况,似为最早系统研究《别录》辑本的文章 ,于目录学研究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三)“文革”后 9 年

  1 .泛化叙介更加热烈

  赵振铎《古代文献知识 ·搜辑阙佚》(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年版)一章,从图书的流传 、形式 、亡佚谈到辑佚,颇具新意。其学术内涵较梁启超 、刘咸炘虽无大的突破,但举列的例证资料则时有翻新。是这一时期较早叙介辑佚的著作。

  吴枫《中国古典文献学 ·辑佚书》(济南 :齐鲁书社 ,1982 年版)一节提出了辑佚三派的观点:“清代辑佚古书可分为三派 :一是辑佚,如马国翰的 《玉函山房辑佚书》与黄 的《汉学堂丛书》;二是辑佚之外另加评议,如邵瑛的《春秋左传校注规过》,从《左传》注疏中辑出 ;三是辑佚之外另加引申,如陈寿祺的 《尚书大传》 辑本与《驳五经异义》 辑本,李贻德的 《左传贾服注》 辑本”。(146 页)这一认识对辑佚研究的不断细密大有启发。

  吴孟复 (1919 -1995)《古书读校法 ·辑佚与辑佚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 年 5 月版)一节 ,在梁启超指出的辑佚“所凭借之重要资料”5 类之外,又指明有“地方志” 、“杂纂 、杂钞” 、“报刊”3 类,同时指出“不仅古代有佚书 、佚文,近代 、现代也有。” 这与胡道静先生不谋而合。又认为 :“辑佚要从实际研究的课题出发,如研究农、医的辑古农书 、古医书 ……有人说,辑佚应在学问成熟后再做,以免躐等,此言也有深意。但我们认为 :辑佚本应是在读书 、查资料时发现佚文随时抄录,积有一定数量,再加排比整理,不应有为辑佚而辑佚之事。”(103 页)这些思想 、观点颇有深意,丰富了辑佚学研究的内容,提出了现代辑佚工作的新原则,即辑佚应与研究相结合,否定了“辑佚为学成以后之事”的观点。

  戴南海《校勘学概论·辑佚》(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版)一章,认为“辑佚总是和校勘工作连结在一起 ,自古皆然。同时亦可看出辑佚也是整理古代文献的具体工作之一” ;特别强调方志在辑佚中的作用 :“从方志中辑佚有两种情况,一是从未刊行过的佚文佚诗 ,唯方志中见存 ……二是一些曾经编撰成书或甚至刻行过,但随着年代流逝而亡佚的文字,也由于方志的引用而保存下来”。(167 、168 页)这种认识较胡道静 、吴孟复的认识更加深入细致。辑拾漏佚 、辑汇散佚的工作证明,这种认识是正确的。

  其他如刘节《中国史学史稿》 (郑州 :中州书画社 ,1982 年版)有《重辑旧史各派》一节,赵仲邑《校勘学史略》(长沙 :岳麓书社,1983 年 7 月版)、高国抗《中国古代史学史概要》(广州 :广东高教出版社,1985 年版)也有“辨伪与辑佚”一小节 ,而在同期的其他类似著作中也大都涉及到辑佚问题,虽然语数无多,但于辑佚学问题的宣传介绍也有功。

  2 .个案 、专题研究有所加强

  上举诸家都是对辑佚、辑佚书做较为泛化性的叙述介绍者。此外,这一时期尚有几家对辑佚作较为深入的个案或专题研究,其中以王云海的研究最为精专,其他诸家也各具特色。

  王云海以 20 余年之工力研究清人徐松自 《永乐大典》辑出的《宋会要辑稿》,撰成《宋会要辑稿考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版),先此又发表研究论文 5 篇:

  《〈永乐大典〉本〈宋会要〉增入书籍考》(1980 年《文献》第 3 辑)、《〈宋会要辑稿〉重要篇幅成因考》(1980 年《史学月刊》 第 3 期)、《〈宋会要辑稿〉校勘举例》(1980年《河南师大学报》第 5 期)、《〈宋会要〉两议》(1984 年《宋史研究集》第 1 辑)和《〈宋会要辑稿〉的流传和整理》(1985 年《古籍论丛》第 2 辑)。

  王氏将辑佚书的整理与研究相结合,对《辑稿》的内容做了精微的考证,工力颇深,是一部难得的辑佚书专书整理研究的力作,其指出的《宋会要辑稿》所存在的问题,不仅对《宋会要辑稿》的利用具有极大价值,而且对其他的辑佚实践 、辑佚学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赵俪生 《张澍的生平及其著作》 (《兰州大学学报》1980 年第 4 期)。张澍(1781 -1847)是清嘉道间较有影响的辑佚书家,所辑乡邦史地古佚书合刻为《二酉堂丛书》,可谓辑汇乡邦古佚书的首庸,对晚清的陈运溶 、民国的鲁迅大有影响 。赵文对张澍的生平事迹 、平生著述 、辑佚成绩做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和评价,较半个世纪前王重民先生的《张澍辑佚书》更为深入详实。

  陈光贻《辑佚学的起源 ,发展和工作要点》(《史学史研究》 1983 年第 1 期)虽然所论并非以理性的方法思考辑佚学的学科体系构建 ,其内容仍属统论辑佚一般问题的学术论文,但是是迄今所知最先明以 “辑佚学” 命篇者。文中有二点新见对辑佚研究颇有启迪,一是 “宋以前所辑录散佚古书,不是细致地真正从事搜辑佚书,由于宋以前,辨伪 、校仇 、考证等整理古籍的基本学说还未发展 ,对辑录佚书没有科学方法” ,即认为先宋已经存在辑佚工作,只是方法未密 、意识不明而已。二是总结辑佚工作的步骤,“第一步骤,先要明悉搜辑佚书逸文,辑录于今存的何种书籍 ……。第二步骤 ,为辨证古书的真伪和逸文的真伪 ……。第三步骤 ,辨别二书同名或数书同名,即同一书名而是二种书,或几种书同一书名……同一作者,著同样书名的二种书 ……一书有二名者……。” 尽管此说还不甚精细,又是从刘咸炘之说中引伸出来的,但他毕竟探讨了辑佚工作的程序问题,颇有启发性。

  曹书杰 《〈四库全书〉采辑 “永乐大典本”数量辨》(1985 年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论文油印本,后公开发表于《图书馆学研究》1986 年第 1 期。)。清乾隆间编修《四库全书》时 ,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古佚书的数量,诸家书目著录、论著称引颇多歧异。是文于诸家歧误逐一辨正,最后结论是:著录经部 70 种,史部 41 种,子部 102种,集部 175 种,凡 388 种,其中佚书 312 种,未佚之书49 种,校补之书 27 种;存目经部 9 种,史部 38 种,子部71 种,集部 10 种,凡 128 种,其中佚书 117 种,未佚之书 11 种。这一结论已被学界广泛引用。

  张忱石 《永乐大典史话 ·永乐大典的价值及利用》(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版)一节,专门叙述自清代以来从《大典》中辑录古佚书的情况,较全面地搜集 、总结了从《大典》辑出的刊行和未刊行的图书。

  总之,这一时期泛说辑佚 、辑佚书者不少 ,而较深入的个案研究 、专题研究成果还不多 。但是此后的辑佚学研究发展证明,新的辑佚学研究意识正是在这一时期孕育生成,新的辑佚学研究力量正是在这一时期滋长壮大,辑佚学研究的新曙光正喷薄欲出 。

  四 、理性探讨时期的研究认识

  (一)理性探讨时期的基本状况

  1986 年以来的十余年间是辑佚学研究的理性探讨时期 。从民国过来的老先生多已告退,研究的主干开始转为“文革” 后成长起来的一批青年学子 。如果说前代学者主要沿着梁 、刘 、王等开辟的路径和范围,把辑佚学视作一种专门知识和文献现象进行泛泛的介绍和考释,而新一代学子则突破了前人研究的藩篱,更倾心于把辑佚学视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其进行理性思考,并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学科体系构建。 辑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逐渐形成。

  自本世纪现代古文献学产生以来,其诸分支学科皆有多部学术专著相继问世而成为独立研究发展的学科,惟有辑佚学未然,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校勘学的附庸地位 。经过多年的量变过程,自 1986 年开始,辑佚学研究相继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动态和成果 。

  一是有人于 1986 年发出了 “辑佚学应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呼吁,这反映出把“辑秩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理性研究的时代已经到来。二是几位学者的研究成果不约而同地明确以“辑佚学”命题,这反映出“辑佚学应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逐渐成为文献学界的共识。 三是有的教学单位开始为古文献学硕士研究生独立开设“辑佚学”,这反映出辑佚学已开始走向独立。四是《古籍整理研究(八种)·辑佚学稿》 、《中国古籍辑佚学论稿》 二部专著相继问世,反映出辑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实现并开始走向成熟。所以我们称这一时期为“理性探讨时期”,是辑佚学研究的快速发展时期,是辑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走向独立和不断成熟的时期。此外,这一时期对辑佚学的泛化叙述介绍更加积极,个案和专题研究更加广泛深入,辑佚学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二)叙述介绍辑佚的诸家

  这一时期,文献学界对辑佚学的宣传介绍较之先期更加积极热烈,凡在此间撰著出版的古文献学及有关著述中,几乎无不叙及古籍辑佚问题,或立专章,或设专节,或间有夹叙,诸家都从不同角度 、不同方式论述 、介绍辑佚历史 、辑佚文献 、辑佚方法 、辑佚学等。笔者所知有:曹书杰执笔的《古籍知识手册·古籍辑佚》(详见后)一编,王余光 《中国历史文献学·史书的辑佚与补阙》(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 年版)一章,张富祥执笔的《中国历史文献学·古代史籍的辑佚》 (张家璠等主编,桂林 :广西师大出版社,1989 年版)一节,邱久荣执笔的《中国历史文献学·辑佚学》(杨燕起等主编 :北京 :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 年版)一章,张大可主编的《中国历史文献学 ·辑佚》 (西安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年版)一小节,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北京 :中华书局 ,1994 年版), 其中也列有清人“辑佚方面” 一段,洪湛侯《中国文献学新编 ·辑佚》(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一章 4 节 ,另在其他章中尚设有《始有辑佚专书》 、《辑佚走向成熟》 、《辑佚风靡一时》等 3 节。

  其中以洪氏的论论较为充分,颇多新见:王余光 、张富祥(张家璠)两家论述史部佚书的辑佚颇有条理;邱氏(杨燕起)直以“辑佚学”名章 ,且试图对什么是辑佚学加以解说。正是由于诸家的努力,辑佚学及其研究的影响才得以迅速扩大,吸引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了研究的行列 。

  (三)个案 、专题研究的诸家

  自 1986 年以来,对辑佚的专题 、专人 、专书研究开始活跃,不仅发表的成果数量多,而且研究涉及的范围也相对较为广泛深入,其中尤以徐德明 、张升两家的研究收获较大。

  1 .徐德明的严可均研究。徐氏最先公开提《辑佚学应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86 年第 2 期), 并对清代辑佚大家严可均进行了颇为深入的研究,在《清严可均事迹著述编年》(台湾 :艺文印书馆 ,1995 年版)的基础上,又相继发表《〈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收作者知多少》(《华东师大学报》1986 年第 5期)、《严可均辑佚方法初探》(《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7年第 4 期)、《严可均辑佚方法再探》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89 年第 1 期)、《〈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作者考》(《华东师大学报》1990 年第 1 期)等论文。对一位辑佚书家做如此深入的研究 ,是近年来较为罕见的。辑佚学研究所需要的正是这种详实的个案研究,其广泛展开将有力地推进辑佚学的发展。

  2 .张升的辑佚系列研究 。张氏对辑佚问题有较为广泛的研究,自 1992 年代以来相继发表有《清代辑佚研究》 (《北京师大学报》 1992 年增刊)、《对清代辑佚的两点认识》 (《文献》 1994 年第 1 期)、《论清代辑佚学兴盛的原因》(《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4 年第 5 期、《辑佚学简论》 (《文献》 1995 年第 1 期、《辑佚起源说综述》(《历史文献研究》第七辑,1996 年)等论文 。其研究颇具理性色彩,有较强的概括性 。

  3 .其他诸家的研究成果

  白新良 《清代前期的辑佚活动》 (《南开学报》 1986年第 2 期)一文, 简略地列述了自康熙朝所修《全金诗》 、《全唐诗》至道光朝百余年间的辑佚活动。王士让《鲁迅古籍研究概述》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86 年第 4 期)一文中, 也举列了鲁迅的辑佚成果。李德勤 《谶纬的散佚和明清时期的辑佚》(《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87 年第1 期)一文,专门论述谶纬佚书的辑佚活动和有代表的辑本,颇为系统完整。褚赣《王谟及其文献辑佚活动评述》(《文献》1987 年第 2 期)一文,是迄今所见唯一研究乾嘉时期大辑佚书家王谟的生平及其辑佚过程 、成果的文章。刘起 在《尚书学史·逸〈书〉、逸注 、逸纬的辑校整理》(北京 :中华书局,1989 年初版,1996 年订补版)等章节中, 系统地总结了与《尚书》有关的各种辑佚成果。张富祥《关于辑佚起源问题》(《宋代文献学散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3 年版)一文,综述诸家有关于辑佚起源观点,阐述论证一家之言,颇多创见。

  这些专题研究成果的相继问世,反映出辑佚 、辑佚学已经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研究已经走向较深较高的层次,研究的问题和领域也更加广阔 。

  (四)王玉德《辑佚学稿》

  王玉德的 《辑佚学稿》 共分 12 章 38 小节,凡 7 万字,在 《古籍整理研究 (八种)》(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1989 年版)一书中又相对独立,而且具有一定的规模,可谓第一部刊行的辑佚学专著。它的问世是辑佚学摆脱附庸地位,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当代辑佚学研究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

  《辑佚学稿》 首先冲出了辑佚学研究的陈迹,富有创造性地勾勒了辑佚学学科体系的构架,成为辑佚学研究的新起点,辑佚学学科的成熟无疑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尤为可喜的是作者在第一章第四节《辑佚学的学术地位》中,从逻辑学的角度对 “辑佚学” 这一学科概念进行了较为科学的解说,然仅以 200 字的篇幅来阐述这一最重大的理论问题尚歉单弱。全书以第七八两章相对较为充实 ,可能是限于文字量的要求,其他章节的论述概括尚需细密深入 ,资料也有待发新充实 ,体系构架或可调整完善。凡此主要在于前人对辑佚学的研究实在薄弱,加之作者出手又过于仓猝,然首庸之作不可苛求。

  (五)曹书杰的研究工作

  曹书杰从 1985 年开始公开发表有关辑佚学问题研究的论文,1987 年即为古文献学硕士生讲授 《辑佚学 。15 年来公开发表有关辑佚学研究领域的论文 20多篇,出版《中国古籍辑佚学论稿》专著一部 。其研究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 .《古籍辑佚》的编撰,凡 3 万余字(见参考文献);

  2 .《永乐大典》辑本的研究,有《四库全书采辑“永乐大典本”数量辨》 、《四库全书“大典本”辑目》 、《“永乐大典本”书目考释》等有关论文 3 篇 ;

  3 .辑佚理论及史料的研究, 有 《辑佚与辑佚学》 、《辑佚学的性质对象任务内容和意义》 、 《辑佚起源新探》 、《新中国五十年辑佚学研究的主要成就》(以“曲一曰” 笔名发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辑佚〉校注失误 12 则》 、 《述宋明清时期的辑佚研究》 等有关论文 6篇 ;

  4 .佚书 、辑佚书及有关书目的研究,有《汉唐间文献聚散存佚说》 、《陈寿〈益部耆旧传〉成书年代考》 、《王隐家世及其〈晋书〉》 、《清乾道间补史艺文志的形成与发展》 、《晚清补史艺文志的繁兴》 、《清代补史艺文志述评》等有关论文 6 篇;

  5 .清代辑佚家黄 的研究, 有 《黄奭辑佚书书名辨》 、《黄奭生卒年考》 、《黄奭著述考》 、 《黄奭刻书考》 、《黄奭及其辑佚活动始末考》 、《辑佚家黄奭》 、《黄奭辑佚书版本考》等有关论文 8 篇 ;

  6 .其他辑佚家的研究 ,有《东晋辑佚家杨方及其逸著辑存》 、《马国翰》 、《汤球及其辑佚成就》等有关论文 3篇 ;

  7 .《中国古籍辑佚学论稿》 (见参考文献)共分 11章 45 节又 153 小节,凡 37 万字。是中国“第一部独立刊行且颇具规模的辑佚学专著”(卷首《刘(乾先)序》)。评者有云:是书 “属于填补空白的专著。本书不仅总结了历代学人辑佚古书的宝贵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方法技艺 ,同时对辑佚古书的历史源流 、繁衍发展以及理论技艺问题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这是近年来古典文献学研究中的重要收获”,“书中纵论历代辑佚古书的发展过程,所收资料十分丰富,内容详备 ……横论历史各个时期辑佚古书的成果和特征,可补当代文化研究之不足。特别是作者指出的辑佚方法技艺,对青年学者从事古籍工作 ,颇多实用参考价值 :提示的辑佚学研究进程,从中总结历史上辑佚大家的思想 、观点及其成果,具有较深的理性思考。”(卷首《吴(枫)序》)是书“是在他多年教学 、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他 10 多年来在辑佚学这块园地里辛勤耕耘的结晶。这部书不仅规模可观,而且阐发了辑佚学的系统理论,研究了辑佚 、辑佚学发展历史沿革和各时期的发展水平 、代表学者 、主要成果等,概括了辑佚的方法,构建了独具特色的辑佚学学科体系和知识结构,是近年来古文献学领域的重要收获之一,是一部嘉惠学林、填补空白的力作,将对今后的辑佚活动以及辑佚学研究的深入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卷首《刘 (乾先)序》)是书将对促进古文献学及其诸分支学科 ———版本学 、目录学 、校勘学 、注释学 、辨伪学 、考据学等知识结构的完善,推动整个古文献学领域的深入发展将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五 、21 世纪辑佚学研究展望

  作为 20 世纪中国古文献学最重要的收获之一的辑佚学研究,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和其他同类学科相比,辑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还不够完善,辑佚学的研究还显得非常单弱 ,有许多空白领域尚待研究开发,有许多研究的薄弱环节尚待深入加强 。21 世纪的所面临的深入研究工作还相当繁重,任务还极其艰巨,而研究者应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辑佚活动的个案研究,其包括某个人的辑佚活动 、 某部佚书及其辑本等。以往的研究仅限于章宗源 、王漠 、严可均 、马国翰 、黄奭、张澍 、汤球等几位清代的辑佚大家和鲁迅,而对清代其他辑佚者及民国 、当代辑佚者的辑佚活动则很少有人研究;佚书及其辑本则主要体现在整理旧辑本时所撰写的序言或出版说明,独立撰写的学术论文并不多,而内容大都不够全面深入。所以,辑佚的个案研究仍将是 21 世纪辑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2 .辑佚活动的类型研究,其包括 :(1)根据文献内容的特点进行归类 ,对其做专类研究 ,所见如《谶纬的散佚和明清时期的辑佚》 是也。此类研究的论文还太少 ,可作的文章还很多,如经注 、小学 、霸史 、别传 、地理 、农书 、医书 、传奇小说 、诗话等类型佚书及其辑本的综合性研究。(2)根据文献佚书遗的特点 ———亡佚 、缺佚 、脱佚 、漏佚 、散佚、佚书目等类型, 对其做专类研究。此类的切题论文尚未有见,基本属于空白。(3)根据辑本整理形式上的特征 ———辑编性 、辑存性 、辑复性 、辑证性 、辑增性 、辑合性等类型,对其做专类研究。此类的切题论文也未有见,基本属于空白。

  3 .辑佚活动的现象研究,即辑佚不仅是一种文献现象,也是一种历史文化学术现象,要把它放在一定的文化历史背景 、文献整体领域 、社会客观因素之中加以研究,搞清影响其发展的各种因素及其对文化学术发展 、文献整体活动的影响作用。所见如《论清代辑佚学兴盛的原因》可属此类,但此类研究尚不明确 ,有待积极开展。

  4 .辑佚活动的横向研究,即断代定时研究 ,也即各时代 、时期发展水平 、成就 、因素等的专项或综合、系统的研究。所见如《清代前期的辑佚活动》是也 ,但此类研究也不甚发达。

  5 .辑佚活动的纵向研究,即纵向历史发展过程的研究。其可对某一方面辑佚活动做纵向研究,也可对整体辑佚活动历史过程做纵向研究,当务之急是《辑佚活动年表》的编纂。

  6 .辑佚活动的方法研究,即辑佚工作中的各种技术 、方式 、法则的研究。此类研究也不发达,需要作的文章很多。

  7 .辑佚学的理论研究,即辑佚学研究的对象 、意义 、作用 、知识结构及辑佚类型等问题的研究。这是辑佚学研究中最薄弱的侧面之一,几乎很少有人问津。此外,辑佚的应用 、比较 、 现状等方面或角度的研究,也有一些课目可作。另外 ,台湾学者的辑佚成就 、日本学者的辑佚工作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总之 ,辑佚学的研究方兴未艾,21 世纪的辑佚学研究会更加活跃,更加广泛,将成为古文献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主要参考文献 :

  1.曹书杰:《中国古籍知识手册·古籍辑佚》,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 年版。

  2.曹书杰:《中国古籍辑佚学论稿》,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年版。

  3.曹书杰:《新中国五十年辑佚学研究的主要成就》,《长春社会科学》2000 年第 5期。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曹书杰:中国辑佚学研究百年-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