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

上一页
1/108页 共3213

版画风格的“大江币”

时间:2020/3/16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罗词安/江西安福


民国三十四年大江银行纸币直式贰拾圆

  “大江币”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皖中抗日根据地大江银行发行的地方流通券。作为抗币的“大江币”,因其具有版画风格、图案精美、明快亮丽、流通时间短、回收彻底、存世较少、独具魅力的特点而备受注目。

民国三十四年大江银行木刻版直式贰圆

民国三十四年大江银行木刻版五圆

民国三十四年大江银行木刻版直式贰圆

  1941年2月,新四军第七师进驻安徽省无为县,开辟皖江根据地。同年成立皖中行政公署。当时根据地货币流通混杂,既有法币,又有少量汪伪中储票,还有银元、铜板和制钱,币值不稳、比价随时变化,百姓深受其害。1943年5月,皖江公署遵照党中央和华中局“有限量的发行抗币,排斥伪币,扶持法币”和“排斥伪币,压缩法币,扩大抗币阵地,稳定革命根据地金融”的指示,在皖中金库的基础上,成立大江银行,发行抗币,行址设在安徽无为县汤家沟,下设会计、发行、业务三科,行长是由当时第七师供给部长、皖中行署财经处长叶进明兼任,以粮食、棉布、食盐等生活必需品为准备金。8月30日,《大江报》刊出消息:“正在积极筹备我们自己的银行,定名为‘大江银行’。”主要任务,发行大江币、代理金库、发放货款,配合货检、税收等部门掌握和调剂市场金融。

  为完成“大江币”发行任务,面对当时非常简陋的条件,根据地军民不等不靠,想方设法,积极创造条件。印钞厂厂长许开良曾为闽西造纸厂工人,懂得造纸技术,便在大榆村北面下胡里山沟建了一座小型造纸厂,以楮树皮等为原料,以土法制纸技术,制作印钞的专用纸张。虽然这种“土纸”有质地粗糙、入水后易分层,印钞时破损率大,钞票使用寿命不长的特点,但一解“缺纸”的燃眉之急。没有钞版,根据地采用古老的木刻印刷,以楮树、黄杨树等硬木为原料,由《大江报》社美术编辑、青年木刻家吴耘负责设计、雕制钞版。

  通过努力,根据地很快印刷并发行了木刻版的大江银行壹圆、贰圆、伍圆券3种面值的钞票。“大江币”投放市场后,充裕了新四军的经费,方便群众生活生产,活跃了市场,巩固了根据地,排挤了日、伪币和法币。后来通过秘密途径从上海购得钞纸和印钞机器设备,印钞条件得到改善,印钞质量得到提高,印刷并发行了伍圆、壹圆、伍角、贰角、壹角等面值“大江币”。至1945年9月,“大江币”累计发行有壹角、伍角、壹圆、贰圆、伍圆、拾圆、贰拾圆共7种面额,18种图案、26种版别、39种不同色别,有木刻、石印、胶印三种印制方式,累计达2000万元。流通于皖中的长江南北和芜湖以西的无为、巢县、庐江、舒城、桐城以及皖南广大地区。9月,新四军第七师及皖江地区党政机关奉命北移苏区淮安地区,抛出法币、物资,将大部分“大江币”回收,并集中于团山、牌楼、严桥和石涧埠销毁。至此,“大江币”完成了历史使命。

  木刻印刷的“大江币”,票面具有现代版画风格,在巴掌大小的空间中,展现了无穷无尽的艺术想象,不仅蕴藏了深厚丰富的思想内涵,而且展示了现实广阔空间,把抗日根据地军民生产、生活、战斗诸多元素浓缩、呈现出来。既有表现根据地军民努力生产的春耕图、秋收图及建造水闸、修建长江堤坝等图景,也有描绘根据地军民艰苦战斗的站岗图、埋雷图和升旗图、欢庆胜利图,还有表现军民合作的工农兵学商图案、根据地的山村、城镇、日出图案等。这些版画效果的“大江币”,具有构图自然、简洁明快、优雅热情、粗犷豪放的特点,是根据地抗日军民生活、生产、战斗场景真实的写照和精神面貌的再现,达到写实性与表现性完美统一,实用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尤其是工农兵学商图案,寓意着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主张,表明我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战。“大江币”不仅承担一般货币的职能,而且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它成为我党、我军向根据地军民宣传党的抗日救亡政治主张的宣传工具和大众传媒,起到了“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战斗作用。

  “大江币”既是发行于抗战时期、流传至今的重要历史文物,也是风格独特的版画艺术作品,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蕴含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是中国版画艺术的一朵奇葩。历经沧桑,能够保存下来的“大江币”弥足珍贵、片羽吉光。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版画风格的“大江币”-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