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

上一页
1/108页 共3213

中秋拜月忙

时间:2019/4/4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林敏


图1

  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即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祭月、祭拜月神的意思。民间也有中秋祭月之风,每当中秋夜月亮升起时,家家户户于庭中设供桌,摆放月饼、藕、菱、西瓜、石榴、毛豆等节令食品祭月。布置完毕后,烧香礼拜。清人顾禄撰写的笔记《清嘉录》载吴地百姓中秋“每户瓶兰、香烛,望空顶礼,小儿女膜拜月下,嬉戏灯前,谓之‘斋月宫’”。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图2

  图1、图2是宋代铸造的中秋赏月拜月钱,一枚正面是一女子在焚香拜月,小小香几上,一炷香已经燃烧过半;月儿在薄云中忽隐忽现,静中有动;背面是五男二女,各执玩具玩耍。另一枚正面有亭台,庭院设香几,上有燃香,空中彩云拱月等图案。背一妇人及八个婴孩儿,有的绕膝嬉戏,有的在摆弄各种玩具。两枚钱都刻画细腻传神,描绘保存了1000多年前古人们拜月的风俗图景,十分珍贵。

图3

  中秋赏月,人们总会提起“嫦娥奔月”的古老神话传说。战国初期《周易归藏》一书称:“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文选》王僧达《祭颜光禄文》注引)。谓嫦娥吃了丈夫从西王母那儿偷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这是最早出现的关于“嫦娥奔月”传说的记载。稍后汉朝刘安所辑《淮南子·览冥训》、《淮南子·外八篇》,东汉张衡《灵宪》中也有类似的记载。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西汉帛画上有嫦娥奔月图。

图4

  现存在南阳汉画馆的汉砖画上亦有“嫦娥奔月”图,但图中的嫦娥是人首蛇躯,因为她偷吃了西王母给后羿的仙药,飞上月亮,成了月亮的精灵。美丽的嫦娥成为后世文人骚客重点关注的对象,有关她的诗词题咏历代层出不穷。唐代诗人李白《把酒问月》诗:“白兔捣药秋复春,姮娥孤棲与谁邻。”杜甫《月》诗:“酉斗酌姮娥寡,天寒耐九秋。”李商隐《嫦娥》诗:“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美人嫦娥居住在月宫里,于是就成为了月亮的“代言人”。中秋节赏月、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由此形成。

图5

  清代铸有一枚“乾隆通宝”背嫦娥奔月花钱(图3、图4)。该钱正面为“乾隆通宝”四字,背面穿上穿下皆为美丽的云纹,穿右为嫦娥头挽发髻飘逸升空,衣袖舒展,线条流畅;穿左为祥云伴月,月中有一可爱的玉兔。还有一种顶上有钮的挂钱(图5),其正面为嫦娥图案,背面为玉兔图案,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嫦娥奔月、深居月宫、唯有玉兔相伴终生的古老传说。(林 敏)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中秋拜月忙-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