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

上一页
1/108页 共3213

锡母:古代铸钱的基础环节

时间:2018/8/23 文章来源:作新浪收藏 者古泉园丁


  我两个月前,得到了22枚“白铜”钱,我感觉它不是白铜,因为不耐磨损,稍一摩擦,局部发亮、刺眼。于是,我就和古玩商商量,让他再回老家,走村串户,专门买母钱。只要真,我都要。这样,我得到了四百多枚“白铜钱”。基本上是宋夏辽金四国钱币。其中西夏文钱一百多枚,契丹文一百多枚。松夏辽金汉文字的200多枚。同时,我把我的宋夏辽金各种母钱和与“白铜钱”对比,竟然完全符合。此后,我按照松夏辽金顺序重拍,展示一下。我还会把这些白铜钱鉴定一下,是不是锡母。但是,它们很软,可以确定,它们不耐摩擦,可以确定。还有,它们不是纯锡,适当增加了硬度。

  一些学者根据南宋章如愚的《山堂考索》等文献的记载断定宋代有锡质母钱,而且某些自然科学史学者也持此种见解。《山堂考索》和《宋史》均有锡母的记载,同时这两种文献也同样有关于“锡钱”的记载。 为什么锡母得到了学者们的肯定,而锡钱从未有人讨论?承认存在锡母〔或锡质或镴质〕有何科学依据?金属物理学告诉我们,锡质或臘质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仅为一般青铜的十分之一。既然宋代铁钱都用具有较高硬度和耐磨性的青铜母钱印模铸制钱币,那么,为什么铸制铜钱时非用模样寿命极短的锡质母钱印模不可呢?

  古代铸钱究竟铸不铸锡母?从当年金属工艺水平来说是非常现实的。因为锡制母钱,才更方便精雕细刻,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成批制作锡制母钱,修整完毕,再用来批量制作铜母钱,就可以保证铜钱的精度。这个问题,是当今母钱铸钱工艺研究的一个瓶颈。主要是,没有锡制母钱。我这一批白铜钱(锡制母钱)在铸钱工艺的研究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宋钱里的白铜钱60多枚35种。与铜质母钱符合的有三十多枚。

  这是契丹文,锡母钱。

  都是西夏母。钱册子上是锡钱。盒子底部铜母钱。

  上边三枚铜钱。下边三枚 锡钱。应力的铜钱我拿错了。

  我还没有整理好。先发预告。这钱我烧了一个,没有溶开。我用钳子掰了一下,材质很软。这些钱币不耐磨,质地很软是确定的。如果是锡钱,对于古代造钱工艺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就是说,古代铸钱,先用母钱铸造一批锡母。锡母方便打磨加工。之后,用精致的锡母压模制作型腔,造出铜母钱。铜母钱生产一定数量,锡母钱就作废了。这就是我们今天看不到锡钱的原因。核心问题是,锡钱软,便于修理。精致的锡钱,铸造出铜钱,才能保证质量。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锡母:古代铸钱的基础环节-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