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

上一页
1/108页 共3213

泰昌天启合背钱承载明代三位皇帝跌宕轶事

时间:2018/5/30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冯馨郴、冯明杰/陕西


  近日,笔者从一位藏友手中见到一枚泰昌天启合背小平钱(见图)。据该藏友介绍,该钱原出土于南京一地。查阅史料会发现,这样一枚小小古钱,竟然承载了事关明朝三位皇帝的一段鲜为人知的跌宕轶事。

  明朝在历史的长河中,历经276年(1368—1644),共有十六位皇帝,其中铸造钱币的有十位皇帝,泰昌通宝是第十四任皇帝朱常洛的年号钱。实际情况是他没有见到他的年号钱,因为他当了二十九天皇帝,没有来得及铸钱就去世了。泰昌通宝钱是他死后由他的儿子朱由校代为他补铸造的。朱由校当了皇帝后,在铸造自己的年号钱天启通宝的同时,为孝敬其父亲补铸了极少量的泰昌年号钱。

  朱由校也是短命皇帝,十六岁登基,二十三岁就死了,只当了七年皇帝。随后他的弟弟朱常洛的第五个儿子朱由检继皇位,朱由检也向他哥哥学习,在铸造自己的崇祯通宝年号钱时,也同样补铸造了极少量的泰昌年号钱泰昌通宝。

  明熹宗铸泰昌通宝钱只一年,次年便开铸“天启通宝”,同年设立了户部宝泉局,称“钱法堂”,从此由户部主管铸钱。所铸钱币主要用于军需,军队的铸钱炉只保留西北三镇,东南的一律取消,这时全国形成了三个造币中心,分别为两京及四川地区,但天启三年(1628),宦官魏忠贤专权,宦官乱政,地方钱局出现,因此所铸的天启钱版本极多,滥铸情况差异大。钱背文大量地出现纪地、纪局、纪重等形式。此前仅万历时期出现过,但版本有限。所以明朝钱币制式的复杂时期是从天启年间开始的。天启年为了弥补财政的亏空,继以往的方法,仍采用增加铸钱量来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省钱局趁机铸造滥钱恶钱,好赚取利润。大量的轻劣钱掺入官钱充数,与明朝前期制钱力求精整美观的传统形成了鲜明的差距。

  朱由校的天启通宝有五十多个版别,面值有小平、折二、折十。“天启通宝”初铸为小平钱,后开铸当十钱。天启五年,因官私所铸大钱过多过劣,下令停铸,并由朝廷出白银,回收当十钱,其大钱铸期不过三年。天启钱钱重原定一钱三分,千钱重八斤八两,但后来由于官铸过于滥恶,小钱仅重七分,千钱仅重四斤八两,含铜量不足三成。此外有一种用日本铅锡销熔入铜所铸的铜呈白色的“折沙钱”就是此时所铸。天启小平钱有背无文和背有文两大类,背文比万历钱复杂,背铸有星月纹的种类多;背有文分纪重、纪事、纪局、纪地。背纪事为“奉旨”二字,是当时宦官、大臣奉旨办事造钱的意思。“天启通宝”小平钱不仅背文多,其他如字文大小、文字水平、轮郭宽窄、钱文结构也有诸多不同,很复杂多变。“天启通宝”当十钱也分背无文和背有文两类,折二钱则大都背无文,存世也较少。这两种钱皆较少见。

  朱由检的崇祯通宝版别更多,有八十多种,面值有小平、折二、折五、折十,钱背面的文字共有几十种,花样翻新,空前绝后,是中国铜钱中版别最为复杂的一种。

  朱常洛的两个儿子都给他铸造了泰昌通宝,但数量不多,版别更少。现发现泰昌通宝的版别不足十个,而且多为小平钱。小平钱,真书直读,铜色淡红,也有黄铜钱,有背月、背星钱,还有钱径达2.9厘米,大如折二钱的宽郭大样钱;也有钱径2.3—2.4厘米的小钱。

  今天发现的泰昌天启合背钱,似有镀金,并不多见,为研究明代朱由校、朱由检为其父补铸钱币增添了实物依据。今将其展示出来,以期抛砖引玉,欢迎同好探讨交流指正。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泰昌天启合背钱承载明代三位皇帝跌宕轶事-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