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

上一页
1/73页 共2146

往事钩沉:明信片中收藏的历史

时间:2021/1/2 文章来源:汽车人杂志


  青年时代我就喜欢收藏,而且喜欢带有厚重文化气息的收藏。收藏范围比较广,从邮品、火柴盒到砚台、书画、图书等,其中又以邮品(包括明信片、贺卡、信封等)、火柴盒为主要收藏。由于平时工作、学习颇为紧张,因此收藏品经常置于储物间中,准备退休后慢慢欣赏。

  2013年终于退休了,但事情仍然很多,直到去年才开始整理、欣赏收藏品,主要是邮品和书画。在漫不经心的浏览中,自己不知不觉地融入历史,往昔的画卷徐徐展开,岁月的浩渺烟尘又飘荡在眼前。欣赏这些藏品,有时因为故人已逝而惆怅,有时因为回顾青春而兴奋。这些藏品中又以明信片最发人回味。明信片因为可以及时地记录当时、当地的情形,而有很强的现场感,其中收藏的信息更加丰富。边看边与友人晤对,追溯过去的自己,一路走来,浏览自己的人生,目不暇接,真是很有意趣的事。前几天在整理明信片、贺卡时,就有所发现。

  几张贺卡,使一个日本人的名字进入了我的视野——垂秀夫。不仅一张贺卡上写着垂秀夫的名字,而且是连续三张。前几天在网上看到,日本政府拟任驻华大使的消息,没有在意。难道真的是他吗?那个20多年前的日本使馆一秘,那个书生?在网上又查了一次,看到照片,还真是那个人。

  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与垂秀夫先生有过几次小范围交往。当时他给我的印象是,文质彬彬,俨然一介书生,中国话说得很流畅,对中国事务有清晰的见解,而且愿意倾听。交谈中对专业问题的理解,基本没有障碍。几次交往中,都是谈中国经济问题,当然我也顺便请教了日本有关的经济问题。当时中日关系不错,谈话气氛也活跃。后来,我和垂秀夫先生就没有见过面。之所以记住他,是因为他陆续寄来的明信片、贺卡和他毕业于京都大学法律系。因为在我印象中,日本政府官僚以东大毕业为多,外务省的京大毕业官僚比较少。

  从网上他的简历中可以看到,他后来又在日本驻华使馆担任过公使,我想这是他在台湾任职之后的事情了。垂秀夫先生再度回中国担任公使,在我脑子里竟没有一点痕迹,可见当时忙于工作,根本没有在意。

  记得垂秀夫先生离开中国时,给我寄来一张明信片,明信片是手写的,主要表示惜别之意。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写道:为了发展与中国各位先生的友谊,他吃了300多顿饭(大意如此,原件遗憾地遗失了)。当时我觉得有些忍不住笑。但是,这很“日本”,既表明日本人做事的认真,又表明他的确很努力。300余顿饭,每次至少4人出席,就是接触了千余人。垂秀夫先生工作很努力。

  2001年1月,我收到了他的新年贺卡。2002年,我再度收到他的贺卡,他已经在台湾了。贺卡上还特意注明,2002年4月起,他的办公地点转移到台北市庆城街28号。日本人逢年过节派发贺卡,是规定动作,尽管如此,从中仍然可以看到垂秀夫先生的用心。

  转眼20余年过去,当年那个年轻人已成了资深外交高官。垂秀夫先生如果真能到中国履新,作为一个外交官(中国通)可以说达到了个人事业顶峰。当前国际局势下,日本的地位非常微妙,垂秀夫先生作为对中国有深刻、全面了解的外交官出任驻华大使,应当能够在改善日中关系方面,有所作为。

  垂秀夫

  世事变幻,白云苍狗。明信片中的历史,令人感慨!安坐家中,领略历史,回想那些“一期一会”,对退休老人来说,很是享受啊。(文/《汽车人》特约撰稿人 赵英,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往事钩沉:明信片中收藏的历史-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