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上一页
1/175页 共5206

一个13岁女孩的抗战劝捐信

时间:2019/9/10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李笙清/湖北武汉


图1 劝捐信信封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全国各族人民同仇敌忾,抗击强敌。海内外炎黄子孙义无反顾地以各种方式支援祖国抗战,捐款捐物,解囊相助,共赴国难,写下了气壮山河的壮丽诗篇。尤其是1938年7月的武汉,已成为全国的抗战中心,在“七七事变”一周年之际,由国共两党倡导,在武汉三镇及全国各地遍设献金台,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规模宏大的抗战献金运动。1938年7月9日、10日、12日的《新华日报》曾以长篇通讯连续报道三镇献金盛况,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斗信心和士气。其实,早在这次席卷全国的抗战献金潮发起之前的1937年10月,曾有一个年幼的中国女孩以拳拳的爱国之心,向国际友人发出过一封支援中国抗战的劝捐信。

图2 英文手书信筏

  写这封劝捐信的女孩名叫卢维瑛,是汉口圣罗以女子师范学堂的学生,她的劝捐信是写给美国友人西蒙雷克女士的。信封为白色,长9.4、宽16.6厘米;右上角贴有孙中山图像的25分邮票,邮票上盖有“汉口”字样的圆圈邮戳(图1)。信笺为白纸,2张,尺寸一致,长21、宽26.8厘米,英文手书(图2)。卢维瑛写这封信的时间是1937年10月5日,寄出时间为10月14日,主要内容是讲述日军轰炸武汉造成的惨状,以及希望能为中国抗战募捐的愿望。

  信件用英文书写,全文如下:亲爱的西蒙雷克女士,您好!我是一个来自中国的小姑娘,今年13岁,中文名叫卢维瑛。希望您能收到我的这封信。我们正经历着一场可怕的战争,空袭中已有800多人失去了生命。母亲从碎石堆里用手挖出了她们死去的孩子,如果您在场一定会为之伤心不已。学校里虽然都是些孩子们,尽管我们年幼,但我们尽力帮助红十字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此,我们给您写信,并将红十字会劝捐信一并寄给您,希望您能将它带到您所属的教会。您的中国朋友卢维英。后面落款的“卢维瑛”分别用中文和英文书写。信件内容使用钢笔书写,字迹清秀整洁,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日本侵略者带给中国人民巨大灾难的痛恨之情,以及希望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士对中国抗战给予同情与支持,渗透着一个13岁的中国女孩的善良之心。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武汉等长江流域重要城市被迫成为开埠通商口岸。1871年,美国圣公会在武汉开办文氏纪念学堂,1873年开始以文华书院称之。该学堂在汉进行文化输入,拉开了武汉近代教育的序幕。当时进入中国的西方教育大多来自天主教、基督教等外国教会,既是教会在中国进行宗教宣传、扩张宗教事务的工具,同时也含有“救世”的宗教旨意,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事业性质。卢维瑛就读的圣罗以女子师范学堂就是一所教会学校,1910年,美国圣公会为教会学校培训师资,派女教士柯雅丽在汉口鄱阳街38号试办女子师范班,招收学生17名。次年春迁至汉口吉祥街(今合作路)圣罗以教堂内,创办人为柯雅丽、顾美玉、郝丽德,为纪念美国著名传教士罗以(Lois),学校而定名圣罗以女子师范学堂,并附设四年制小学。

  1937年8月20日,日军首次空袭武汉,其后多次轰炸武汉,给武汉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据《武汉市志·大事记》载,卢维瑛信中提到的日机空袭武汉死伤800多人的事件,记述的是1937年9月24日的那次日机大轰炸,武汉人民除了死伤800多人外,还被毁民宅200余栋。从时间上来看,在轰炸事件发生不到两个星期,卢维瑛就写下了这封信,并附上了红十字会的劝捐信。

  2015年江汉关博物馆筹建期间,征集到这件文物,它既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件纸质实物,亦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犯下滔天罪行的见证之一。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一个13岁女孩的抗战劝捐信-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