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上一页
1/175页 共5206

胡适蔡元培等联合署名的信札

时间:2019/6/1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肖伊绯/四川成都


  近日,一通胡适等为张元济征文祝寿的信札(见图),引来不少人士的关注。此信札为胡适、蔡元培、王云五联名关于向各界人士征稿信,一通三页,附纪念论文征集办法一页。信札手迹工整规范,不似出自胡、蔡、王亲笔,应为代笔,使用涵芬楼笺纸,可能为商务印书馆内部存档。在此,笔者不揣陋简,酌加整理,将此信札原文转录如下:

  先生:敬启者:

  我们最敬爱的朋友张菊生先生今年七十岁了;张先生向来极端反对庆寿,我们也不愿提倡世俗庆寿的仪式,不过我们觉得像张先生这样的人,在过去几十年间不断为社会努力,为学术努力,我们应该有一种敬礼的表示。

  张先生是富于新思想的旧学家,也是能实践新道德的老绅士。他兼有学者兼事业家的特长。他早年就敝履虚荣,致力文化事业,服劳工所不能服的劳,不计成败,不顾毁誉,三十余年如一日;所以能把一个小印刷店提到全国第一个出版家的地位。他在学术方面本有广博的兴趣,很渊深的造诣。涵芬楼所印古籍,皆是他所提倡指示。退休以后,十年之中,他用全力校勘全史,其搜罗之勤,功力之细密,皆见于他的百衲本二十四史跋文及校勘记。这一件伟大的工作,在他七十岁生日之前后,大致可以完成。这也是中国学术史上最可纪念的一件事。

  我们现在提议一个简单而富有意义的祝寿方法,就是征集几十篇有价值的论文,刊行一本纪念册,献给这一位学者与学术界功臣,作为他七十岁生日的一点寿礼。我们知道先生对于张先生缔交有素,此举定荷赞同;故将所拟征集论文办法另纸开奉,敬求赐撰宏文,共成此举,并乞早日惠复,幸甚幸甚。

  落款有“胡适、 蔡元培、王云五”,时间为“二十五年六月五日”。文末注明“附纪念论文征集办法一纸”。

  事实上,此信札在写成半年之后,即成为《张菊生先生七十生日纪念论文集(第一册)》(1937年1月商务印书馆初版)的“代序”。书中除了将信札起首“先生”二字省去,附页“纪念论文征集办法”内容未录之外,全文照录,并加了一小段“编者按”,称“本启于二十五年六月间分发于张先生的朋友几十位,承他们一一复函赞同;但因限期很短,有许多位已经担任撰文的,届时都不及交稿。所以先把已收到的论文二十二篇先行刊印。并把启文附后,以代序文”。

  据此可知,新近发现的此信札,乃是当年商务印书馆统一印制征稿函之前的底稿誊写本。与“张先生缔交有素”的几十位朋友,都收到了这一通胡适等为张元济祝寿的征稿信。80多年后的今天,外带护封、红底仿皮、封皮压花、书脊烫金的精装本《张菊生先生七十生日纪念论文集(第一册)》,以及是书所收单篇论文抽印本,俱有实物存世,皆可见证商务印书馆当家人张元济的精英朋友圈。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通胡适等为张元济征文祝寿的信札,《胡适全集》《胡适书信集》《胡适来往书信选》等均未辑入,实属“集外文”,或称“佚文”。之所以出现这一情况,或因编集者未能寓目此信,或因此信联合署名,编集者难以判定执笔者之故。实际上,从署名先后及行文特点来考察,再联系到联合署名者蔡元培与张元济年纪相仿,王云五又为商务印书馆自家人,此信的执笔者也只能是时年45岁且与张元济多有合作与交谊的胡适了。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胡适蔡元培等联合署名的信札-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