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上一页
1/175页 共5206

唐鎏金仙人驾鹤纹壶门座茶罗子

时间:2019/4/12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潘梓辉/浙江平湖


  1987年扶风法门寺出土了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最完善、保存最完整、最精致的一套茶具。茶具制成于咸通九年(868)到十二年(871),为唐僖宗皇帝御用真品,包括烘焙器、碾罗器、贮茶器、烹煮器和饮茶器。据史料记载,晚唐时皇帝经常到法门寺拜祭佛骨舍利,祈愿国泰民安。这套文思院特别为僖宗打造的茶具,不知何故存放在法门寺的地宫里,上面又盖了宝塔,故经历千年而毫发无损,完美如新。

  在这套茶具当中,有一件唐代鎏金仙人驾鹤纹壶门座茶罗子(见图),身长13.4、宽8.4厘米,屉长12.7、宽7.5、高2厘米,座长14.9、宽9.9、高2厘米,通高9.5厘米,重1472克,现藏法门寺博物馆。该器锤击成型,纹饰鎏金。器型为长方体,由盖、罗、罗架、屉、器座组成。顶盖面錾两体首尾相对的飞天,头顶及身侧衬以流云。盖刹四侧各饰一和合云纹,两侧还饰如意云头,刹边饰莲瓣纹,盖立沿饰流云纹。罗架两侧刻有头束髻、着包衣的执幡驾鹤仙人,另两侧錾相对飞翔的仙鹤,四周饰莲瓣纹。罗、屉均作匣形。罗分内外两层,中夹罗网。屉面饰流云纹,有环状拉手。罗架下焊台形器座,有镂空的桃形壶门。罗底刻:“咸通十年文思院造银金花茶罗子一副,全共重卅七两,匠臣邵元、审作官臣李师存、判官高品臣吴弘慤、使臣能顺”。另有“十九字号”錾文两处,墨书、刻划“五哥”各两处。

  公元780年,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该书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此后又出现了大量茶书、茶诗等。随着饮茶高潮的出现,推动了唐代茶叶和茶文化的空前繁荣,因而史称“茶兴于唐”。

  《茶经》中将茶具定为24种,并对各种茶具的制作和用途作了详细的说明。法门寺出土的茶具,根据法门寺地宫物账碑的记载,有笼子一枚重16两半,龟一枚重20两,盐台一副重11两,结条笼子一枚重8两3分,茶槽子、碾子、茶罗、匙子一副七事共重80两。这批茶具展示了从烘焙、研磨、过筛、贮藏到烹煮、饮用等制茶工序及饮茶的全过程,配套完整,自成体系,为目前世界上发现时代最早、等级最高的金银茶具,反映了唐代茶文化所达到的最高境界,是唐代宫廷茶道、唐代宫廷饮茶风尚及其奢华的历史见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唐鎏金仙人驾鹤纹壶门座茶罗子-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