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上一页
1/175页 共5206

民国老剪报《南京新报》内外的故事

时间:2018/4/20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左中仪/江苏南京


民国剪报《金陵识小录》

  这是南京一位知名地方文献收藏家所收藏的1940年《南京新报》的一册剪报(见图),至今已有78年的历史。此剪报本长22、宽16、厚约1厘米,由普通书纸装订而成,封面用毛笔所书篆体字题签“金陵识小录”。

民国剪报《金陵识小录》剪报首页

“郭秃先生”陈群

  这册貌不惊人且有些破旧的剪报本,竟然能在2016年“首届南京民间藏书珍品大赛”数十件入围藏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二等奖,确实令人刮目相看。

  该剪报本自1940年8月2日起,每日连载“金陵识小录”片段,止于当年的12月4日,共计125篇,不仅无一缺页,且裁剪整齐,粘贴平整,可见当初的剪报人是颇费了心机。

  《南京新报》是日陷时期由日伪维新政府所办,创刊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8月1日,该报本是汉奸政府的宣传工具,然该剪报部分却尽是写南京人文历史、名胜古迹与地方掌故的闲杂文。

  现将其中第一页剪报抄录如下:

  金陵识小录

  郭秃先生(著)

  郭秃先生,于东西今古典籍,浏览殆遍,近于簿书之暇,重温地方掌故,遣此长夏并出其余绪,为之证解,洵珠玑之笔,颜曰,识小录,岂仅识小巳也,本报兹为辟栏陆续刊登之。(编者)

  (另有用毛笔自加写上:南京新报及二九.八.二字样)

  金陵

  战国时,楚灭越,置金陵邑,属江东郡。

  景定志!周显王三十六年,楚子熊商败越,尽取故吴地,以其地有王气,埋金镇之,故曰金陵,或曰以其地接华阳金坛之陵。

  宋临川曾极撰金陵百咏,咏金陵云:凿地破除函谷帝,埋金厌胜郢中王。兴亡总不关君事,五百年前枉断肠。

  秦淮

  前诗首句云,凿地破除函谷帝,盖指始皇凿秦淮故事,秦淮为秦始皇东巡所凿。

  舆地记丹阳记诸书,皆言秦始皇用望气者言,凿方山,断长陇,以泄王气,导淮水入江,是为秦淮之始,其源有二,西源出溧水东

  庐山,东源出句容茅山,至方山合流至通济门,西流入城,合东濠青溪运渎诸水,出西水关沿石头城以达于江。

  通观《金陵识小录》共计3万余字,竟无一赘言,所述文语可谓是出神入化,读来如捧饮一掬清泉似的沁人心脾。

  那么此文作者“郭秃先生”,又是何许人也呢?

  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书证篇》中有曰:“或问,俗名傀儡子(即木偶人)为郭秃,有故实乎?答曰:诸郭皆讳秃,是前世有姓郭病秃者,滑稽戏调,使后人为像,呼为‘郭秃’,犹‘文康’像庾亮耳。”

  唐代段安节所著《乐府杂录·傀儡子》中曰:“乐家翻为戏,其引歌舞有郭郎者,发正秃,闾里呼为郭郎,郭郎又称郭秃。”

  由此所知,“郭秃”即是古代木偶戏中的人物,在近代“郭秃”又是“傀儡”的代名词。

  有资料显示:此《金陵识小录》作者“郭秃先生”乃是现实生活中的一“傀儡”,即是时任汪伪政府内政部长陈群的笔名。在著名美术大师石学鸿的《书法篆刻作品》中,也提及石大师在1940年前后,曾为陈群治过一枚“郭秃先生”的闲章,从而得以佐证。

  据《福州人名志》载:陈群(1890—1945),字人鹤,福建闽县(即今福建闽侯)人。早年东渡日本,入明治大学、东洋大学,分获法、文学士学位。

  民国六年(1917)9月起,历任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秘书、黄埔军校政治教官等职。

  民国十六年(1927)4月,任上海警备司令部军法处长,受命与杨虎主持上海“清党委员会”,参与指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故杨陈二人被民间斥之“狼虎成群”)。

  全面抗战爆发后,陈群投靠日本人,先后担任维新政府及汪伪政府的“内政部长”等职,成为千夫所指的大汉奸。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告无条件投降。两天后,自知罪孽深重的陈群服毒自尽,了却残生。

  陈群一生除投机政坛外,平时好附庸风雅,喜爱吟风弄月,尤以痴迷收藏古旧书籍为甚。当年南京夫子庙一带古旧书肆,是陈群时常眷顾之处,偶得善本陈则不惜重金收购。

  为收藏到手的书籍,陈群先在南京昇平桥(即今南京三中)始建“泽存书库”。1941年3月,他花费200多万元,在南京颐和路2号构筑楼房,将其私人藏书达40多万册悉数搬入,其藏书规模甚是可观,其中仅负责整修破旧书籍及编撰图书目录的人手就有40人之多。

  陈群自杀前曾留遗言,将南京泽存书库的书籍悉数上交国民政府。1946年5月,该书库全部藏书由国立中央图书馆接收。国民党败退台湾前夕,原泽存书库大部分善本被运去台湾,剩余的书籍后由南京图书馆馆藏(“金陵识小录”原稿现藏于该馆古籍部)。

  南京颐和路2号泽存书库原址,后成为南京图书馆古籍部。1994年,此地又成为江苏省作协等办公地点。

  陈群身为大汉奸,为民族败类无疑。但其收集各类古籍善本之举,且不论其动机如何,从客观上讲,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对于保护中国文化古籍是作出了一定贡献的。

  剪报中所连载陈群《金陵识小录》百余篇,其文笔老到,描述细腻,且不带政治观点,堪称佳作。陈群身为福建人,对南京应该是不甚了解,正如其自述:“近据白下,足涉未广。”但能引经据典、连篇累牍地写出南京历史掌故,一定是借鉴了前人名家大作,其本人在文中也承认是“抄袭各书之作”。但陈群广览自己所收藏的大量明清反映南京掌故的古籍,并摘其精华,也是有一定历史价值的。陈群在文章中并未粉饰太平,为所谓“大东亚共荣”摇旗呐喊,而是能较客观地写出全面抗战以来南京的变化,如:全面抗战前南京人口在百万以上,南京沦陷后人口暴减,后虽有所增加,至1940年也仅存六十万人;又如日军占领南京后,南京米价暴涨三倍,城内外时可见路边饿殍仆地等。可见,陈群是抱着一种治学严谨的态度,如实反映南京现实变化。因此,此文对于后人研究南京历史是有着一定借鉴意义的。

  令人玩味的是,陈群使用“郭秃先生”为笔名,竟然毫不隐晦地自嘲为“傀儡”,这在众多鼓吹自己是“曲线救国”谬论的汉奸之中,当属另类人物。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民国老剪报《南京新报》内外的故事-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