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器

上一页
1/80页 共2358

短兵器中素有“百兵之君”称谓的武器——剑

时间:2019/4/9 文章来源:峰中看客


  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再现了秦帝国的强盛,也为人们打开了了解秦代历史文化的宝库。与兵马俑同时出土的大量青铜兵器中最让人着迷的要数锋利坚韧的秦青铜剑。

  剑是古代贵族和士兵随身携带的用于防身的兵器,属于短兵器的一种,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称。剑在西周时期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到了春秋战国,除了作为兵器外,剑的又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我是一把来自秦始皇兵马俑坑的青铜剑。我和我的十几位兄弟虽然在黄土下沉睡了两千多年,但出土时依然光亮如新,锋利无比。我们拥有着细长而尖的柳叶状剑身。剑身结构致密,刃部磨纹细腻,纹理来去无交错,共有8个棱面,经过专家们用游标卡尺测量,发现这8个棱面误差不足一根头发丝。并且,我们的长度均在81-94.8厘米,远远超出战国时期其他诸侯国的青铜剑(长度般在50-65厘米)。

  青铜剑在技击格斗中,首要功能是刺杀敌人、穿透对方的铠甲,劈砍、划拉只是辅助功能而居于其次,比对手的剑长出近30厘米的我们,在格斗中显然更容易刺到对方,所以这很可能是我们被加长的主要原因。然而,青铜硬而脆,过长的剑极易折断,因此剑的长度历来是受到限制的。可见要使我们达到这样的长度是很不容易的。青铜时代,铸剑的关键是冶炼时的铜锡比例调配。锡少则剑太软;锡多虽硬但剑却容易折断。而经过化学定量分析显示,我们的铜锡配比让硬度和韧性结合得恰到好处,并且剑身有规律地做多段的收束,剑身宽度逐段变窄,而厚度则做比例性的加大,因此使我们的物理性能达到非常完美的地步。

  最令世人惊奇的是,被埋藏两千多年的我们出土时依然锋利无比,竟能一次划透十几张纸。专家学者在对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测试后发现,我们的表面居然有一层10微米厚的铬盐化合物,其含铬量为0.6%-2%。正是因为这薄薄的灰色含铬保护层,起到了强有力的防腐抗锈耐蚀作用,才使我们千年不锈、锋刃锐利。要知道这种“铬盐氧化”的保护方法,是近代才出现的先进工艺。而两千多年前的秦人到底是怎么掌握这项技术的,至今还是一个谜。

  如今,凝视我们,你能否听到数千年前大秦男儿挎弓执剑的呐喊,看到他们带着对家国的信仰、对未来的期望,向着战场走去。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短兵器中素有“百兵之君”称谓的武器——剑-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