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

上一页
1/23页 共650

典雅庄重 立体感强:明清徽州砖雕

时间:2020/10/26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韩建红/湖南长沙


图1 明代荷鹭图砖雕

  徽州(今安徽歙县)的砖雕,历史悠久,雕刻精致,独具一格,名闻中外。古代砖雕多以浮雕为主,少数也有线刻的。而徽州建筑多用青灰色的屋脊和屋顶,雪白的粉墙,水磨青砖的门罩、门楼和飞檐等,门槛和屋脚(升高地面一、二尺)皆用青石或麻石,有的人亦用水磨青砖平铺,而后用圆头铆钉固定在木质门板的表面。这样的整体建筑,砖雕装嵌其中,十分和谐协调。徽州砖雕是古代徽州建筑装饰艺术的重要部分,遍及城乡。至今还保存在明、清时的古建筑祠堂、大厅、寺庙、书院和民居中。其广泛地应用门楼、门罩、八字墙、镂窗、民檐、屋顶、屋翎及旌表牌坊、神位龛座等,使建筑物典雅庄重,富有立体感。“门罩迷藻悦,照壁变雕墙。”即徽州砖雕应用的真实写照。

图2 清代荷蟹图砖雕

图3 清代送米图人物砖雕

图4 清代百子图砖雕

  徽州砖雕由明代徽州窑匠鲍四首创。其用料与制作极为考究,一般采用经特殊技艺烧制、掷地有声、色泽纯清的青砖为材料,先细磨成坯,在上面勾勒出画面的部位,凿出物象的深浅,确定画面的远近层次,然后再根据各个部位的轮廓进行精心刻划,局部“出细”,使事先设计好的图案一一凸现出来。砖雕在绩溪、歙县、黟县、婺源、休宁、屯溪诸地随处可见。古老民居、饲堂、庙宇等建筑物上镶嵌的砖雕,虽经岁月的磨砺,风雨的剥蚀,它们依然是玲玲剔透,耐人寻味。徽州砖雕一般分为窑前雕和窑后雕两大类,窑前雕是刻好土坯烧成砖,而窑后雕则是在砖成品上雕刻。

  徽州砖雕的图案,有花鸟、人物、戏曲、生活场景和吉祥纹饰等。其工艺精细,雕刻工整,运线流畅,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有如安徽博物院珍藏的四件代表作。

  明代荷鹭图砖雕(图1):砖呈青灰色,上雕刻有三朵盛开的荷花、两片荷叶、三朵含苞待放的蓓蕾以及成熟的莲蓬穿插其间,一只白鹭正在荷叶浓阴下吞食一尾鲜活的鱼。此图系深浮雕,雕工精炼,构图简洁明快,形象趋于写实,情趣盎然,是徽州塘头溪边常见之景象。

  清代荷蟹图砖雕(图2):砖面上雕刻的内容为池塘写实之景,夏日,微风轻摇绿叶,池中水波粼粼,两朵含苞待放的蓓蕾及成熟的莲蓬亦随风而动,一朵荷花悄然盛开,清香四溢,引来了螃蟹和小鸟在此嬉戏。此图画面意境生动,题材别出新意,营造出一片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而“荷蟹”谐音“和谐”,寓意家庭和谐美满。

  清代送米图人物砖雕(图3):砖面上雕刻着一对慈祥的老年夫妇,面带笑容,立于低矮而简陋的瓦屋门前,迎接前来送米的男子。其中,年迈的男子手持拐杖,向远处眺望。其老伴作疾走状,双手抬起,向背负重物的男子打招呼。年轻男子身后有青山翠松作为背景,从侧面折射出送米路途的遥远与艰辛。此图用精湛的雕刻技法,向世人展示了古徽州人敬宗睦族、恤贫济困的传统美德。

  清代百子图砖雕(图4):这组百子图砖雕由8块大小相同的长方形水磨青砖组成,砖呈淡灰色,松脆。砖面雕刻楼台、亭阁及百子图案。百子嬉戏于亭台楼阁间,姿态各异,形象生动活泼。整个画面疏密得当,远近适宜,明暗协调,系多层次、深浮雕,雕刻技巧达到了精细入微的地步。此图蕴涵了深厚的传统文化,传说周文王生有百子被后世认为是“福”的象征,所以祈盼有众多的子孙也就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好的愿望。而笔者近期前往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参观游览时,这类百子图砖雕亦是多见。

  从以上安徽博物院藏的四件徽州砖雕中,我们可见明代砖雕的风格粗犷、拙实而朴素。而明末清初,由于富商们对豪华生活的追求,因此清代砖雕的风格渐趋细腻繁复,注重情节和构图,透雕层次加深。在见方尺余、厚不及寸的砖坯上雕出情节复杂、多层镂空的画面,从近景到远景,前后透视,层次分明,最多约有9个层面,能够令人产生精妙无比的美感。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典雅庄重 立体感强:明清徽州砖雕-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