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

上一页
1/141页 共4196

明崇祯青花凤穿牡丹纹花觚

时间:2020/11/2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李笙清/湖北武汉


  武汉博物馆收藏的这件明崇祯青花凤穿牡丹纹花觚(见图),高30、口径15.5、底径10.2厘米;喇叭口,长颈,鼓腹,胫下外撇,圈足。器身纹饰丰富,颈部为主题纹饰凤穿牡丹图案,只见悠悠白云之下,玲珑湖石之旁,两只美丽的凤凰着势展翅,漫步穿行于牡丹丛中,神态安详,闲庭信步,似乎已在牡丹的国色天香之中怡然陶醉,那张开的鸟嘴,仿佛透露出对牡丹艳绝群芳的惊讶,那直视牡丹花卉的眼神,饱含着一种惺惺相惜的情感。枝叶茂盛纷披,牡丹花迎风怒放,摇曳之间,也似乎是在回应对百鸟之王的敬慕之情。腹部绘缠枝莲纹,虽然被四道戟纹分隔成四个部分,但戟纹上方仍有缠枝莲纹相连,枝叶缠绕间,一朵朵硕大的莲花恣意盛开,暗香浮动。胫上部绘一圈莲瓣纹,胫下部外撇处及足部绘三周弦纹。器物造型端庄古朴,釉色发青润亮,青花色泽明快,清丽脱俗。

  明清时期,陶瓷业的发展已经遍及全国各地,生产出各种品种、用途的瓷器,除了满足国内人民的需要,还远销世界各国,蔚为大观。青花瓷自元代中后期发展成熟后,由于其色泽幽菁高雅,纹饰图案鲜艳美好,器型丰富多彩,胎釉细腻晶莹,以及烧成工艺技术难度不太大等原因,以至于成为明清时期我国彩瓷生产的主流。崇祯为明代最后一位皇帝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只存在了短短的十七年时间,饱受战乱之苦,社会动荡不安,国力严重衰竭,财力十分紧迫,导致窑业发展极不景气,即使是官窑的生产也不正常,传世和出土的署有崇祯年款的瓷器极为有限。这件花觚胎体厚重细密,釉色白中泛青,青花发色沉稳,绘画有着浓淡阴阳、深浅厚薄的层次之趣,体现了明末瓷器生产的工艺特征。

  凤穿牡丹纹饰以百鸟之王的凤凰和百花之王的牡丹为组合,又称“凤喜牡丹”和“牡丹引凤”,是中国工艺美术中的传统纹样。凤凰象征天下太平,又有火、红火之意;牡丹象征富贵荣华,二者组合在一起,有着太平、吉祥、美好、富贵的寓意。明末瓷器纹饰内容,以写意山水、高士人物、龙凤、花鸟虫鱼、庭院婴戏、瓜果菜蔬等为主,追求的是一种疏朗清逸、草率随意的风格。在这件花觚上,纹饰虽多而不杂乱,主题纹饰鲜明突出,线条流畅简约,构图疏朗清逸,花形硕大,写实生动。云纹随颈上部的外撇弧形翻卷,恰似漂浮在蓝天之上,美不胜收。凤凰的悠闲雍容,牡丹的搔首弄姿,二者相互映衬,使画面显得生动活泼,耐人回味。

  明末政局不稳,经济衰退,民不聊生,瓷器生产器型相对来说比较单纯稀少,以日常生活器皿较多,如盘、碗、盏等,其他如香炉、烛台等供器,体现了人们在动荡岁月中以求生存和祈求神佛保佑为最大追求。在这样的年代,即使是皇室贵族、官绅富商,也无心追求高雅豪华的陈设瓷器,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这一时期瓶、觚、炉及玩赏类瓷器生产的减少。

  这件凤穿牡丹纹花觚生产于这一特殊时期,造型端整,器型完整,敦厚古朴,有唐宋遗风。纹饰浓艳清晰,寓意吉祥美好,精美绝伦,能传承于世,殊为难得,既展示了崇祯年间瓷器生产的工艺水平,又渗透着匠人对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之美好生活的一片向往之情。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明崇祯青花凤穿牡丹纹花觚-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