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

上一页
1/141页 共4196

清康熙青花花蝶纹梅瓶

时间:2019/12/22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芙蕖/安徽合肥


图1

  清康熙时期是瓷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颜色釉瓷、青花瓷、五彩瓷都有很高的成就。尤其康熙青花瓷以青翠明快、层次分明、色泽浓艳的特点而闻名,被誉为“清代之冠”。

图2

  这件清康熙青花花蝶纹梅瓶(图1),高14、口径2.4、底径5.8厘米,瓶作小口,丰肩圆溜,上腹鼓圆,下腹渐收,近足处又外撇,下接浅圈足。梅瓶外壁以釉下青花绘梅花、蝴蝶纹装饰,绘梅树一株生长于假山奇石之侧,梅枝弯曲多姿,枝繁叶茂,枝叶间绽放数朵梅花,花瓣与花蕊绘画得清晰。梅树旁又生长出其他几株杂花野草,共同掩映在山石之间。梅瓶上方绘几只蝴蝶,在花叶间翩翩飞舞,为整个画面平添了灵动与生气。梅瓶底足内青花绘双圈(图2),圈内未书款识。

  “双圈不书款”是康熙瓷器中较常见的现象,相传康熙皇帝认为瓷器为易碎物品,如果将自己的年号书于瓷器底部,一旦瓷器不慎打碎,年款也随之破裂,会是一种不吉利的事。因此,在康熙早、中期的官窑、民窑瓷器中多不书康熙本朝款,或为“双圈不书款”,或书前朝(如明成化、明嘉靖)伪托款。

  “梅瓶”是中国陶瓷器中的一种经典造型。从出土材料看,“梅瓶”始于宋代,此后的元、明、清历代均很流行。有人认为“梅瓶”主要是陈设之用,多用来插放梅花,故名“梅瓶”。不过,也有学者考证“梅瓶”其实是一种“酒瓶”,如上海博物馆藏的两件宋代磁州窑梅瓶上书有“醉乡酒海”和“清沽美酒”的字样。综合来看,“梅瓶”最初的用途应当是盛酒,酒饮完后或可置于案几之上,插放梅花。而到了明清之后,梅瓶盛酒的功能就渐趋淡化,逐渐演变为陈设瓷了。如本文介绍的这件梅瓶,形体小巧,制作精工,应为陈设观赏、闲时把玩的器具。

  康熙青花以胎釉精纯、发色青翠、造型丰富、纹饰优美而负有盛名,清末人陈浏在《匋雅》中曾说:“世界之瓷,以吾华为最;吾华之瓷,以康熙为最。”康熙青花瓷优点颇多,而最为人称道的当属青花绘画中所采用的“分水技法”。分水法,又称“混水法”,即按照浓淡渲染填色。经过分水法绘出的青花画面,颜色呈现深浅不同的层次,有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神韵。康熙青花瓷是分水技法运用的最佳时期,人们一般称康熙青花“料分五色”,即青花料分五个色阶: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使青花图案深浅层次变化多端,富有立体感与节奏感。这件青花花蝶纹梅瓶色阶层次分明,具有康熙青花的特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清康熙青花花蝶纹梅瓶-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