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

上一页
1/141页 共4196

六朝青釉瓷香薰

时间:2019/5/2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刘丽文/江苏镇江


图1

  燃香之习,始于商周时期,周人升烟以祭天,称作“烟”或“烟祀”,“烟祀”所指的一是点火升烟,二是烟气为香气,以香烟祭神,就是后世所谓的“烧香”。汉代受神仙方术思想的影响,出现了专用的香薰,香薰作为祀神、拜祖的祭祀用品逐渐流行起来。

图2

图3

  六朝时期,随着文人意识觉醒、佛教影响加深,文人士大夫多好薰衣沐浴,以香薰衣,薰香之风更成为上流社会的时尚,男子薰衣之风尤为突出。北齐文学家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篇》说:“梁朝全盛之时,贵族子弟,……无不薰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襄阳记》载有一则流传更广的典故——荀令衣香,讲的是三国魏时期的首席谋臣荀彧。据说“荀令君至人家,坐处三日香”,成为当时薰香的代表。因此,六朝时期各种形制的香薰就多了起来。再加上从南海乃至远西的龙脑、苏合等树脂类香料传入,香料要在炉下承以炭火,所用香薰有所改变,出现了承盘三足香薰、博山香薰等。现介绍几件镇江博物馆藏东晋青釉瓷香薰。

  越窑青釉瓷香薰(图1),通高17.1、底径11.3厘米。莲蕾状钮,球形腹,腹为三层镂孔,孔作三角锯齿状,三蹄足,下承三足盘。盘圆唇,平沿,浅腹,平底,三蹄足。胎浅灰色,全器施釉,釉色青黄。

  洪州窑青釉瓷香薰(图2),高14.2、口径8.2、底径9.7厘米;平唇,口下为三角形镂孔两层,腹半球形,下为碗形承盘,平底。袅袅烟气从镂空中飘出,缭绕于炉体四周,宛如云雾绕海上仙山。

  德清窑青釉博山瓷香薰(图3),高20.8、底径13.5厘米。盖作莲瓣形山峰重叠状,分为3层,每层5峰,交错排列;在二三层的峰后有10个镂孔,为出烟孔,圆顶上附扁平半球钮;下由腹、承柱和盘组成,腹半球形,腹间有平行弦纹两组,承柱矮,承盘平底。胎灰色,全器施釉,底部无釉,釉色青绿,色泽滋润。梁吴均《行路难》:“玉阶行路生细草,金炉香炭变成灰”;唐李白《杨判儿》诗:“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将博山炉的薰香方式描绘得很清楚。

  香薰是六朝墓中常见的器物,它的功用是燃烧香草香料以薰染衣物,净化空气,驱除室内污秽之气。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六朝青釉瓷香薰-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