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记忆——缂丝

时间:2017/10/26 文章来源:肉丁网


  手工艺的时代启迪人类的第一件手工制作品是什么?人类学家的回答是:劳动工具——一根被修剪过的树枝,一条被打了结的绳子,一块用来御寒的兽皮,一个用泥捏出的碗……在手的劳作中,人类开始了自己的文明史。这个历史发展到今天,当轰鸣的大机器生产取代了节奏缓慢的手工制作,手造成了一种奢侈,成了一座小小的桥梁,连接起安静朴素的农业时代与电光火石般高速的现代,也勾引了人们对昔日质朴生活的怀念。在空间上,手造也连接起了东方和西方。当文明达到高峰,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手造产品一定是其重要的标志之一。

  手工技艺弥足珍贵,它们一度在中国大众的视野中销声匿迹。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传统手工艺传承人及艺术作品,用中国的视角在不同的国际艺术领域内发声,手工艺术被认为是与文化核心价值最为接近的表达方式。它们更象征东方之美,东方之韵。今天,我们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记录、梳理着濒临失传的手工技艺。我们越发惋惜那些尚且在维持生存的手艺人……手工艺,这项传统文化是否会在历史中消失?如何解决传统非物质文化与现代工业生产之间的矛盾?手工艺的传承不应当是现代化与传统间的较量,而是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的兼容。中华传统手工艺文化的传承不能止于表面,流于技术,而更应体现在文化与商品间价值的完美融合。而这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共同完成。

  手工之美手造之美,体现在织物上便是丝织。在中国,唐以前就出现了『织中之圣』——缂丝。缂织艺人坐在织机前,脚踩经棒牵动纵线提经开口,『咵咵』几声之后,用纬线起花,手工提梭挑织。这种『通经断纬』的织法,做工之复杂,耗时之长令人咋舌,一件出神入化的缂丝杰作要耗费手工艺大师一年甚至多年的时间。同样发祥于我国的云锦,因其绚丽多姿,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至今已有1580年历史。南京云锦在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体系和独特的文化价值,是中华民族非凡创造力的有力见证。手造之美,体现在日用器皿上,则以中国的彩绘为代表。珐琅彩瓷器可以说秉承了历史上中国陶瓷发展以来的各种优点,在拉胚、成型、画工、用料、施釉、色彩、烧制的技术上是及其精湛的。

  在乾隆时期出现了很多极其优秀的陶瓷作品,但珐琅彩在制作程序和用料上是其他众多品种无法比拟的。画工也不是一般的窑工,而是皇宫里面顶尖的专业画师,所以这些器物可以代表当时最高的艺术水平、最高的工艺水准。手造之美,体现在工艺上,则以中国的漆雕为巅峰。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中国现代考古发掘实物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天然漆的国家。

  缂丝:织中之圣造诣天成“缂丝”自古就与云锦合称为中国两大珍品手工丝织物。又称“刻丝”,是中国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的欣赏装饰性丝织品。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御真(御容像)和摹缂名人书画。因织造过程极其细致,摹缂常胜于原作,而存世精品又极为稀少,是当今织绣收藏、拍卖的亮点。常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

  相传在宋朝金兵南侵的时候,苏州蠡口有一个名叫巧生的青年,本以织绢为生,由于战乱,只好改做破布头换糖的行当。有一次,他从换来的破布头中发现一片正反面都有相同花鸟图案的旧布片,既不像织锦,又不像刺绣,图案柔和悦目。他决定要学习这种手艺,因此跋山涉水去求艺。一天在荷塘边,巧生帮助一位姑娘捞回她被水冲走的衣服,为表示感谢,姑娘送给他一颗莲种。巧生回家后,把莲种放入水缸中,莲种开出了五颜六色的莲花。很偶然地,他发现荷花缸中出现了那个给他莲种的姑娘,在偷偷帮他织丝绸。只见姑娘用采来的莲花、莲叶绞成汁,将细长的藕丝染成五光十色的丝线,又把尖尖的竹叶做成一把把小巧玲珑的梭子,在梭子里装上由浅入深、各种颜色的藕丝,整整齐齐地排列在织机前。她织一色,换一把梭子,织得十分细致。巧生惊奇地从门后跳了出来,姑娘知道自己的秘密已经被发现了,就留在巧生家,把手艺传授给了他。他们把这种织法取名为“合丝”,寓是两个人合作织造。苏州人把“合”读成“革”的声音,后来人们就叫它“缂丝”了。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手工记忆——缂丝-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