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绘画与缂丝

时间:2017/9/25 文章来源:苏州工艺美术网
  中国缂丝可考证的历史至少有两千多年。关于缂丝的起源也有不同说法,相传缂丝由“织成锦”演变而来。它创始于制造技术高度发达的隋唐时代,到宋代才有“缂丝”之称。缂丝技艺在宋代以后不断发展,至清代缂丝业中心已移至苏州一代。缂丝题材多取材于绘画,从唐到清,缂丝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与同时代的绘画艺术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唐代:几何纹饰与实用类缂丝

  唐朝稳定的政治和繁荣的经济,又随着蚕桑技术的普及,全国丝绸产量大幅度提高,丝织技术发展迅速,这为缂丝技艺的产生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1973年,在新疆的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中出土了一件十分珍贵的缂丝腰带,经我国考古学家考证是公元7世纪的舞俑腰带。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件缂丝实物。后出土的唐代缂丝实物表明,唐代缂丝多为丝带等实用品,缂织技法主要受织成锦影响,缂织技法一般以平缂为主,花地之间的交接处尚有明显的缝隙。唐代缂丝纹样题材一般以简单的几何形花纹为主,色彩主要是平涂的块面,色彩层次和色彩搭配不丰富。这是因为唐代妇女服饰流行高腰裙,裙子上系以腰带以固定和装饰裙子,女子舞蹈服装也以腰带作为装饰。但在当时已经出现了以金线作为底纹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装饰型。

  缂丝在唐代中期已经比较常见,但因为目前已知均为宗教用品或生活用品。因此,唐代缂丝与绘画艺术的联系尚是起步。

  二、宋代:花鸟画与缂丝之繁荣

  宋朝,缂丝技艺真正同绘画艺术结合,特别是宋代花鸟画紧密关联。唐代的雄厚经济实力,推动了宋代文化艺术领域的发展,缂丝也与绘画结合,开创了以绘画为蓝本制作的纯艺术性作品,并迎来了缂丝艺术史上的辉煌时期。

  北宋时期,因皇家画院独钟“皇家宝贵”之风,工笔花鸟画在此期间得到很大发展,书画艺术空前繁荣,同时带动了装裱用缂丝的发展。随着缂丝技艺的不断提高,当时的缂丝艺人们开始尝试用缂丝表现书画,因为缂丝技艺不但保留着绘画的传统,又融入了缂丝艺人高超的技艺。宫廷收集书画作品,并用高级丝织品进行装裱,缂丝是其中最珍贵的装裱材料,在众多花鸟画题材中,紫鸾鹊题材非常盛行。辽宁省博物馆藏《北宋缂丝紫鸾鹊谱》,每组由五横排花鸟组成,连续不断的枝叶将牡丹、莲花等花卉连在一起,文鸾、仙鹤、锦鸡、孔雀等禽鸟在花丛中展翅飞翔。整幅缂丝作品以紫色为底色,使用蓝、绿、白、黄等深浅不同的色彩表现花鸟的线条层次,又使用搭梭技法来避免裂缝的出现。由此可以看出北宋时期的缂丝相比唐代已上升一个台阶。

  南宋时期,缂丝与书画艺术紧密结合。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南移,使缂丝的产地也从北方扩展到了人口密集、经济繁荣、文化底蕴深厚的南方苏淞地区。从北宋末年开始,南方缂丝已从装饰、实用领域脱颖而出,并向欣赏性艺术品转化。当时苏州吴县境内盛产丝绸,其丝质弹性好、强度高,是制作缂丝的最佳材料,再加上南宋依托材料和人才优势,缂丝发展更为繁荣,缂丝作品种类丰富,装饰题材多样,以绘画为蓝本的观赏性缂丝大肆流行,从事缂丝艺人数量增加,并涌现出一批缂丝名家,如朱克柔、沈子蕃等,传世佳作尤多,对后世有深远影响。他们的作品题材取材于院体绘画,根据不同物象选用丝线,灵活处理结构松紧以表现画面形状,将原作摹缂得惟妙惟肖,宛若天成,细节之精细有时更胜于原作。朱克柔是南宋时期缂丝艺术的代表人物,著名的《山茶蛱蝶图》即以当时流行的工笔花鸟画为蓝本,用高超的技术精心织造,以虚实手法真实表现花朵娇嫩鲜艳之态,画的书画印章更是按照传统的书画格式缂织。

  明代张应文在《清秘藏》中评价道:“宋人刻丝不论山水、人物、花鸟每痕剜断,所以生意浑成,不为机经擎制。”足见宋代缂丝艺术水平和成就之高。缂丝工艺与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在这个时期完美结合,堪称中国古代缂丝艺术之巅峰,为后人称赞。

  三、元代:山水画与欣赏类缂丝

  中国绘画到元代发生了巨大变化,元代风行山水,这对欣赏性缂丝作品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缂丝艺术性方面,宋代花鸟画色彩瑰丽而注重线描,适合作为缂丝稿本,而元代一反宋代绘画细腻柔美之风,多水墨而少色彩,具有豪放浑朴的特点,加上使用纸张绘画后,笔墨手法更加丰富,缂丝艺人要按照原样缂织出山水画,难度极大,这也是元代欣赏性缂丝作品减少的原因之一。另外,元代建国后,艺术氛围已不再如宋代般良好,统治阶层更热衷于物质享受,又由于统治者对汉人的压迫严重,工艺美术一度受到摧残,缂丝在技艺方面也没有得到很大发展,环境的变化以及需求的减少也导致纯艺术缂丝作品生产减少。但是元代缂丝常用的肖像、神话、宗教等题材,也为明清时期的民俗题材缂丝的大量出现做了铺垫。

  四、明代:吴门画派与缂画结合

  明代缂丝的生产中心仍在苏州,中期逐渐开始兴盛。明代初期,统治者反对奢侈,缂丝生产规模较小。至明中期,手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商业经济的繁荣,缂丝收藏之风盛行,这与同时代涌现出的一大批优秀画家有关。与此同时,苏州形成了吴门画派,艺术品的旺盛需求和文化的繁荣推动了缂丝技艺的发展,苏州的缂丝艺人以当时吴门画派的作品为稿本,制作了大量观赏性缂丝作品。

  明后期开始,出现许多经线不加捻的缂丝作品,经线加捻能让织物变得厚重结实,而不加捻则让织物表面更为平滑,更加接近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除此之外,明后期受到手工艺商业化的影响,加上经济利益的诱惑,观赏性缂丝的细微繁琐之处开始出现以画代织的形式。但是由于画工技术高,这种缂丝与绘画结合的艺术形式可谓是缂画艺术的完美结合,其中也不乏精工之作。

  五、清代:缂画合一与衰退

  清代缂丝品种更加丰富,生产数量之多前所未有,技术也有创新,形成了一次发展高潮。除了实用性缂丝作品大量生产外,欣赏类缂丝题材内容也非常丰富,有花鸟草虫、山水风景、人物故事、吉祥图案、诗文书法、佛像梵经等,题材范围广阔,缂丝技法更趋成熟。

  然而,缂丝制品需求量的增加,伴随着使用笔绘来弥补缂丝技法不足的方法逐渐推广,画面着笔的增多已经变为滥用现象,甚至成为了缂丝生产过程中偷工减料以取巧的手段。此种现象在嘉庆时期后尤为严重,有的缂丝作品仅仅将物象的花纹轮廓处进行缂织,其余仅以笔绘渲染。过多地使用补色加上用丝不细、缂织粗糙,大大削弱了缂丝艺术本身的特色,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晚清,使缂丝艺术步入了江河日下的衰败之境。

  综上可见,缂丝技艺的工艺精湛、形象逼真使它能自由变换色彩,因而特别适宜临摹的名人书画,从古至今都同绘画艺术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中国古代绘画与缂丝-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