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寄人间无限情

时间:2021/1/18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李润/山西大同


图1 四川西昌卷烟厂出品于上世纪90年代的“凉牌”烟标

  “今人不识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在我国文化里,月亮一开始就不是一个普通的星体,它伴随着神话的世界飘然而至,负载着深刻又深沉的文化内涵。

图3 出品于上世纪40年代厂名不详的“三球”烟标

图2 山东临清烟厂出品于上世纪60年代的“天文”烟标

图5 地方国营河南金钟烟厂出品于上世纪50年代“广寒宫”烟标

图4 河南郸城雪茄烟厂出品于上世纪70年代的“嫦娥”烟标

图6 吉林长春卷烟厂出品于上世纪80年代“中秋”烟标

图7 江西广丰烟厂出品于上世纪90年代的“月兔”烟标

图8 山东青州卷烟厂出品于上世纪60年代的“探月”烟标

图9 广西陆川县卷烟厂出品于上世纪70年代的“夜月”烟标

图12 湖南零陵卷烟厂出品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的“人月圆”烟标

图10 贵州黄平卷烟厂出品于上世纪80年代的“诗仙”烟标

图11 湖南零陵卷烟厂江华卷烟分厂出品于上世纪80年代的“月光”烟标

图13 广西钟山卷烟厂富川出品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中秋”烟标

图14 湖北恩施卷烟厂出品于上世纪70年代的“问月”苏轼词句烟标

  浩渺寂静的夜空中,月亮像一个高贵的女神,用她那温柔浪漫的执著的银色眼神俯瞰着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上世纪90年代,四川西昌卷烟厂出品的“凉牌”烟标(图1),主版描绘了彝族民间传说中的少女阿米子怀抱月琴,斜坐在弯弯的月亮上,思念远方朋友的形象。

  月亮女神散发的清幽动人、淡雅柔和月光,仿佛给整个世界罩了一层轻纱。上世纪60年代,山东临清烟厂出品的“天文”烟标(图2),主版上的满天星斗和如钩弯月,就以独特视角展示出月夜寂静神秘的意境。上世纪40年代,一家厂名不详的烟草企业出品的“三球”烟标(图3),副版采用月亮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的简要运行关系图案,科学地回答了屈原对月亮提出“死则复育”的疑问。

  上世纪70年代,河南郸城雪茄烟厂出品的“嫦娥”烟标(图4),主版描绘了嫦娥右手挥动拂尘行进于飞升月亮的途中,副版上则印有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七绝《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落日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上世纪50年代,地方国营河南省金钟烟厂出品的“广寒宫”烟标(图5),主版是嫦娥怀抱玉兔的画面,底标位置则印有玉兔捣药的形象。此后的80年代,吉林长春卷烟厂出品的“中秋”烟标(图6),主版在拥有琼楼玉宇的金黄色圆月背景衬托下,主版突出描绘了嫦娥怀抱玉兔向人间张望的画面,观其表情似有不舍;副版则是吴刚捧出桂花酒的形象。进入90年代,江西广丰卷烟厂出品的“月兔”烟标(图7),主副版图案则描绘了嫦娥与素娥和玉兔在广寒宫生活的温馨浪漫场景。

  飞向太空一直是国人的梦想与愿望,尽管登月飞船早已证明月中并无任何神与人,然而我国人民则以浪漫的嫦娥奔月作为精神动力,自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投入到研制用来实现嫦娥奔月梦想的航天器具,在此期间出品的航天题材烟标就是很好的说明。其中最有特色的,则莫过于由山东青州卷烟厂于上世纪60年代后期出品的“月宫”“探月”烟标(图8)。这两枚同图异名烟标,主版于闪烁不定的星空映衬下突出地表现了现实与浪漫的对接:只见在玉兔的陪伴下嫦娥脚踩祥云,左手持物从月宫飘然而出,正在迎接一名右手持物乘坐火箭远道而来的男青年。从这幅充满浪漫色彩的飞天交接仪式的画面中,透露出我国已经告别嫦娥奔月的幻想年代现代化的飞天梦想指日可待。果不其然,现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

  上世纪70年代,广西陆川县卷烟厂出品的“夜月”烟标(图9),主版垂柳依依,一轮圆月映照在凉亭小桥流水的美丽夜景,比较完美地再现了这首名篇“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意境。上世纪90年代,贵州黄平卷烟厂出品的“诗仙”烟标(图10),主、副版图案展示了身着青衫、腰悬宝剑的“诗仙”李白,气度不凡地站在竹丛中,左手高举酒杯,仰视空中邀月同饮的风采,以及他的名句“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月亮也是寄托恋人相思情感的载体,因此宁静的月夜成为恋人们谈情说爱的浪漫场所。一弯新月,几颗闪烁的星星,一对情人相拥一起,似有说不完的情话。这样一幅充满浪漫色彩的情缘靓照,被定格在湖南零陵卷烟厂江华分厂出品于上世纪80年代的“月光”烟标(图11)中。湖南零陵卷烟厂出品于同期的“人月圆”烟标(图12),再现一对情侣温馨而缠绵的场景。

  上世纪80年代,广西钟山卷烟厂富川分厂出品的“中秋”烟标(图13),主版为一轮金黄明月在垂柳的映衬下,突出了一只玉兔正欢快地奔向皓月的特写镜头,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画面的意境和魅力,还用以文补图的表现手法,进而达到更好的牵动人心、激发更多联想的目的,于明月旁印有“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思亲”两行诗句。1076年中秋节,北宋文豪苏轼曾满怀伤感地写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上世纪70年代,湖北恩施卷烟厂出品的“问月”烟标(图14),副版在一轮明月的照射下凸显出一个名为爵的酒杯旁边,就印有这首著名词作的最后两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想这也是我们的共同愿景。

  今天,人类早已登上月球,撩开了月亮的轻纱,知道月球上没有仙人和桂树,没有蟾蜍和白兔,也不见吴刚和嫦娥,月球是一个没有水没有空气的寂寞世界。然而,月亮文化早已注入中华民族的文化长河,它仍然是美丽而动听的,它将与月亮共存,永远流传下去。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月寄人间无限情-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