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7 9:29:05 来源:艺术中国
展览现场
2022年9月20日,“莫忘初业第一程——早期北平艺专的国画课堂”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展。本次展览是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展览通过梳理央美美术馆馆藏以及藏家的珍贵文献,以新视角发掘中央美术学院在近现代美术史中的参与,谱写出一篇央美校史的视觉华章,并探讨其与近代美育之间的关系。
展览分为“美育与美校”“教授与学生”“课程、讲义、课堂”三部分,从历史沿革、校园生活、教学设置等方面全方位描绘出早期北平艺专国画课的图景。展览中首次展出早期北平艺专的9位中国画名师,萧俊贤、贺良朴、萧谦中、王梦白、邵逸轩、朱葆慈、汪公严、郑曼青、王雪涛的 70 余件课徒画稿。
展览现场
1929年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平面图
展览现场
第一章节“美育与美校”从国画系设立的背景讲起,梳理了20世纪初救国思潮的关键词。在诸多思想中,“美育救国”的字样赫然在目。1917年,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盖以美为普遍性,决无人我差别之见能参入其中。”1918年,由蔡元培亲倡成立的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在《北京日报》刊登招生广告。“北美”的创办,寄托了蔡元培“美育救国”的理想与信念。同年,学校在北京京畿道南沟沿模范小学旧址上筹建而成,央美的百年历程便从京畿道校址开启。
1923 国立美术专门学校入学试题 ,出自《云南旅京学会会刊》 1924 年 [第5期] ,153-156页1923年
国立艺专戊辰毕业同学录
第二章节“教授与学生”通过图表、照片、文献等丰富档案勾勒出早期艺专校园生活的轮廓,大量史料系首次与公众见面。学校的入学考试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在要求本专业的绘画临摹、创作之外,另设置了国文、英文、数学、历史地理、理化和博物的考核,如国画系考生在英文考试中需要完成10个句子的完形填空,修改5个英文句子的语病,并将一段有关美育的文字进行中译英;理化则考察学生对于各种物理原理的掌握。
展览还特别展出了国立艺专戊辰毕业同学录的动态影像,翻过目录便是中国画系主任萧俊贤为毕业学生题写的祝辞“他年令誉寰中满,莫忘初登第一程”,这也是本次展览题目的出处。萧先生的叮咛在当下依然引人深思,值得所有学子铭记在心。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第三章节“课程、讲义、课堂”展出了艺专中国画名师们的课徒画稿,展品的布置节奏轻盈舒朗,仿佛一首流淌的诗歌。“见画如晤”,通过观看他们的画稿,可以想象出先生们当年讲课的风采。在静谧的空间中与画作相对,似乎在无言间与百年前的老师们进行心灵上的对话。画稿旁穿插着老师们对于中国画见地的文字,幽婉隽永。这一刻,观者都如同他们的学生,从老师的道德文章中汲取养分。通过对先生们思想与实践的并置展示,使观众仿佛回到了百年前北平艺专的国画课现场,边观摩老师的示范边聆听他们的讲授。步入最后一个空间,部分画稿陈列在书桌样式的展柜中,展墙上是一幅艺专国画课堂场景的巨幅照片。在这里,时间也如凝固了一般,更加深化了观看的沉浸和代入感。
“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总务处教具股”印章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图书馆馆藏章
百年来,中央美术学院历经数次更名并几易其址,这些课徒画稿也是中央美术学院校史的物证之一。在岁月流转中,这些画稿的“身份”几经变迁,从北平艺专的教学用品,再到如今中央美院美术馆的藏品,不变的是这些画作所承载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在今天,欣赏这些一个世纪以前的图画讲义,依然能从中感受到老先生们的博学笃志,体悟到他们的谆谆教诲。本次展览亦是对美院草创时期先贤们美育事业的回顾,通过寻访美院美术馆馆藏背后的历史,追忆民国初年美育工作者投身“美育救国”的初心。
本次展览展期为2022年9月20日-2022年10月23日,展览地点位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四层展厅。展览期间,美术馆将组织多场线上导览、对谈活动,向社会公众介绍本次展览。因校内疫情防控需求,目前展览仅面向校内师生开放。
部分展览作品:
山水画稿片(之九) 萧俊贤 约1918年 纵28厘米 横33厘米
山水画稿片(之五) 萧谦中 约1918-1922年 长28厘米 宽31厘米 纸本墨笔
山水画稿片(之五) 贺良朴 约1922年 长34厘米 宽45.5厘米 纸本设色
花卉画稿片之 (四十五) 王梦白 1922年 纵31厘米 横33厘米
花卉画稿片(之五) 汪公严 1924年 长32厘米 宽43.5厘米 纸本设色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