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集藏信息> 正文

从一件明崇祯青花净水碗说起

时间:2022/7/28 23:19:13  来源:中国文化报

青花瓷净水碗

   公元1639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正值明崇祯十二年之中秋佳节,江西南昌府南昌县商人萧炳喜烧制了一件名为净水碗的青花瓷器,这件青花瓷器历经数百年的历史变迁,状态完好地被保留了下来。

   此件净水碗的外壁面开方块小窗,窗内青花隶书恭写如下文字:  “大明国江西道南昌府南昌县信士商人萧炳喜助净水碗一付,供奉萧公顺天王御前。崇祯十二年仲秋月吉立。”

   上述文字内容十分浅易,明明白白地说:明代崇祯十二年(公历1639年)仲秋月吉之时,江西道南昌府南昌县商人萧炳喜为了给他死去的家翁(萧炳喜尊称其翁为萧公顺天王)祈阴福,特制净水碗一付。

   按古人制造佛、道法器之通例,此处所言“助净水碗一付”一般应理解为一付两只,而不是单只。最典型的是大英博物馆收藏的那对由信士张文进制造的象耳瓶,文字上同样明确地讲到制瓶一付专为供奉祈福之用。

   虽然,作器人萧炳喜名不见经传,但就此44个字的内容来看,简要文字中包含着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四大要素。因此,使得这件看似平常的净水碗多出了几分身价。若以此作标准器,进行对照研究,便可推断此型、此类、此种青花瓷器的年代范畴。

   说到净水碗,自然与佛、道两教在我国的流传不可分割。净水碗或钵的使用大约从三国两晋时期开始滥觞,到唐宋之际,净水碗或钵已经成为十分普遍的佛、道两教的法物。只是时代不同,式样不一。

   浙江义乌市博物馆藏有一只三国时期青釉印花簋,这只簋虽然器名上不称钵,也不称碗,但其形制与明代崇祯商人萧炳喜所造的青花净水碗有大体相似之处,其当时用途到底是盛食之簋抑或是净水之钵,亦不能下绝对结论。

   湖北鄂州市博物馆所藏南朝青釉刻花碗,碗壁陡深,口内敛,外壁面刻着双层仰莲纹,器型规矩端正。此种带莲花样的所谓碗,如作食器则深腹陡峭之壁面及内敛之口形不便于清洁涮洗,因此,应当归为佛或道教法物的一类。并且,当净水碗的可能性比其他用途更靠谱些。山西博物院所藏金代黑釉铁锈斑钵,同样也是作深腹、敛口状,证明它也是用于净水的法器。

   最著名的净水钵当然是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白釉贴花高足钵。此钵高足外展,钵模印佛教吉祥纹饰,十分抢眼,不过此器最特殊的还是深而内曲的腹壁以及过分内敛的口沿。此样器型在法事活动中作净水之钵自然更加妥当。

   唐宋时还有一种净水钵,半鼓成扁球形,腹壁膨胀,口沿内收在上壁顶部,口小仅够容佛手,此形之钵只可作净水之器,再不能作其他之用。

   净水钵到明代晚期时一般直接称为净水碗。无论称碗或是称钵,其实质是同一物类。

   在古人的信仰中,净水碗既然是法器自然就会有无穷的法力。明代小说《西洋记》中关于净水碗的神秘力量有多处记载。其一,“天师看见他口说大话,更加打起精神来,口里著实念,手里着实撚,一手托著一个净水碗,一手提著一口七星宝剑,一会儿净水碗里走下一个小鬼来,也是三尺多长的女身也。”其二,“天师早先都有预备,接过净水碗来,把个竹枝儿蘸了些水,望空一洒,恰恰好的一个雪白的鹞鹰腾空而起,赶在半天抢过一顶九梁巾来。”仍不算妥,下面的故事继续讲道:“天师却也吃了些慌,把个净水碗尽数的望天上一浇,只一天的见大雨倾盆倒缽而来,午牌时分下起直下到申未酉初才回程小些,原来,天师的净水碗不亚于长老的缽盂,俱有吞江吸海之量。”

   此处说到,不仅是长老的钵盂佛法无边,在道教的天师手里简简单单的净水碗也能爆发出无限力量。

   净水碗在佛、道两宗上的巨大法力,是古代佛、道两家信徒争相制造、供奉的原因。  

   再看萧炳喜所造净水碗。 如图所示之器,此净水碗作大腹弧壁之状,壁圆而外鼓,口沿先作内束,再接而外侈,器之内壁陡峭如崖,器体深深然而有容海之量,器足即不见其高又难谓其矮,唯足径之圆小与阔大之碗体形成鲜明对照,小足与大腹反相映衬,使观察者视角陡然生异,言而曰:奇峻而挺拔。

   萧氏所造净水碗,满体以青花构图,青花花色或淡或浓,或深或浅,一墨绘五色,将人物故事、山川树木、花草云朵等尽皆表达干净完备,真堪妙手生花之笔、激情澎湃之作。

   此人物故事所绘题材为著名的历史故事丙吉问牛。

   丙吉问牛原典出《汉书·魏相丙吉传》:“吉又尝出,逢清道群斗者,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掾吏独怪之。吉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止驻,使骑吏问:逐牛行几里矣?掾吏独谓丞相前后失问,或以讥吉,吉曰:民斗相杀伤,长安令、京兆尹职所当禁备逐捕,岁竟丞相课其殿最,奏行赏罚而已。宰相不亲小事,非所当于道路问也。方春少阳用事,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署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三公典调和阴阳,职当忧,是以问之。掾吏乃服,以吉知在体。”这是丙吉问牛的最早出处,元代以后,此个典故屡被各类民间绘画者所用,瓷器所绘丙吉问牛图并不稀见,只是绘法各有不同、绘技更有差异。

   此净水碗所绘两位农夫一个赤脚袒臂双手交叉于胸前,面露忧郁之色;一个赤脚着弊衣,一手作无奈样伸展,一手执短鞭。农夫对面一干人等,执华盖、仪仗之器列于道旁。其队前戴幞头、着袍衣、挂缙绅者,正是西汉丞相丙吉。图中除山石、树木、人物等外,并未见生病之耕牛,但从农夫手中所执之鞭及图示环境来看,画家采取了隐喻手法,略去了故事的关键要件:丙吉所问之牛。然而,牛的缺位,不仅没有影响故事和画面的完整,相反给绘画增添了生机和遐想,满面绘画的精致和恰到好处的安排,似乎如再多一牛纯属画蛇添足。

   这是一个复杂而宏大的场面。弧面器壁上,器之一周通景绘出了故事的丰富情节。除了8个人物服装、姿态、表情、位置腾挪转移等各具特点之外,在画面布局上,那段无法缺少的文字用开窗手法与画面作物理化分割,显得十分巧妙妥当。画中山石嶙峋,云朵飘浮,花草依稀点缀,可谓跳跃如高山流水之曲。着色、线条及造型安排最美妙之处在画面稍后些的三棵老柳树上,其姿势之嵯峨,顿使画之第二章荡漾有声。当然,在主题人物中间安排的那个当空日头和身边小桥,内容上巧妙交代了时序节令,结构上拉开了农夫与丞相的距离,这距离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