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7/20 15:46:42
上周参玉发了一篇收购和田玉的文字,受到了众多参友的大力支持。一时之间纷纷向我发出了邀约,其间不乏精品,但也有些东西价值甚巨,远非我辈可以企及,另有一些玉石虽然也难能可贵,但其风致韵味却非鄙人所能消化的,所以在此不得不将我的和田玉收藏价值观重申一遍。
其实一直以来我对和田玉产地的要求并非是像大家想象的那般严苛,新疆之外个别的优质俄罗斯白玉、碧玉偶尔也能看上眼,鲜艳欲滴的加拿大、新西兰碧玉同样可以讨我欢心。甚至少数有一定特点的青海料作为标本也未尝不可。
但对于玉质我依然难以摆脱固有的执念,底蕴浑厚老熟,一定细腻的脂粉感与糯性配合的相得益彰,佐以适度的油润感必不可少。
本人对和田玉的颜色也并不太敏感,白玉、青白玉无论闪青还是闪灰都能将就。青花也好,只要不给人污秽之感便能接受。黑青则仅能欣赏质感颇佳的塔青,切莫拿青海料与广西黑青来糊弄我。
如今盛行于网络的糖白玉一般不在本人的涉猎范围之内。岫岩、青海各色黄口料中我仅能接受若羌小米黄与库尔勒周边产出的戈壁青黄口。
至于黄沁,那得要玉质精纯的新疆黄沁子玉,时下遍布于市场上的黄浆石、黄水石、唐河玉、罗甸玉、染色黄玉可不合我的胃口。翠青嘛,如果能碰上和田子玉带翠那当然再好不过,假使是青海翠青就别怪我挑三拣四了。
对于和田子玉身上的瑕疵缺陷,参玉一贯是将心比心地秉持着相对宽容的态度,毕竟你我皆非完人,又凭什么要求人家历千劫万险依然不染凡尘呢?
但过度的宽容难免变为宽纵,我也绝非是个姑息养奸之人,更何况大面积的窜浆、沁入杂质或者危在旦昔的断裂隐患即会影响观感,也会拉低玉器的收藏价值。
论及产状我也不能免俗地与大家一样是以子玉为主,山流水就不怎么考虑了,山料除非其上极具产地特征,足以作为用于研究的标本。要不然如网宣中热炒的且末糖白老料、米达料、95于田料与冠以塔青之名的劣质青玉山料,那些东西就实在无需再麻烦与本人联系了。
比较另类的是新疆的戈壁料,它们大多数不怎么白,都处在各种倾向的晦暗青灰黄绿色调中,但胜在经过一番磨砺考验,质地都足够坚韧。怎奈其油润度未必如人意,加之形状多嶙峋崎岖,少有能够加工为圆润饱满成品的案例。
以和田玉为基材的雕件虽多,但我却独爱那些相对保守的传统题材,中规中矩的牌子,简单大方的手把件、挂件以及手串,比例均称斋庄中正的造像都能叫我爱不释手。假若能遇上璧、琮、圭、璜、玦、璋这些礼器,参玉更要顶礼膜拜。
唯独见到那些拿和田玉当顽石,纯写实的雕刻为逼真的动植物,全然失了玉雕的意念概括与神韵,完全以“像”、“逼真”打动初级爱好者的妄人之作难以让我苟同。这着实与那些充满了粗鄙邪念的臆造玉雕题材殊途同归。
古玉虽好,但到代之物实非俯仰皆是唾手可得,我辈只能平时多加修习,全凭上天恩赐机缘。新玉如果能够遵循法度同样值得珍视,所以参玉对于玉的新老一直都很淡然。有一定的历史就研究其所处年代的社会风貌与文化气息,假使仅是昨天刚刚出厂,这也并不妨碍我对它的欣赏。
当然对于玉雕工艺的水准我们都会有一定的要求,至少要体现出对玉最基本的尊重与认真吧?平整到位、刀法洗练,而非那种不负责任,肆意胡为的刀刻斧剁才能对得起天造地设的良玉吧!
一口气写了这么多,刚开始时我还自以为对入手和田玉的要求并不太多,但越到后来我却越觉得这与剩男剩女们的择偶观有几分相似。
出身清白的名门望族、相貌仪表堂堂、受过高等教育、有一定事业基础、还要有些生活情趣,各方面都没有重大缺陷,保持单身的情况下,又全身心地爱我。如此一番全方位的考察衡量之下,芸芸众生,不知还有几人能担此重任 ?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