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1/18页 共519

文脉·心迹-江苏省中国画学会推荐画家:学会理事——郭永霞



时间:2022/5/12 10:21:51 文章来源:江苏省中国画学会 

个人介绍

  郭永霞,1955年生,江苏建湖人,毕业于盐城师院美术专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理事、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盐城市美术家协会理事、盐城市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建湖县美术家协会主席。

获奖及入选情况:

2018年作品《邮驿新路》入选“邮驿路 运河情”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并获入会资格,被高邮市博物馆收藏(中国美协)。

2019年作品《清风送香远》入选“美丽黄河口”全国中国画、油画作品展,并获入会资格,被东营市美术馆收藏(中国美协)。

2018年作品《凌霄花开》入选“入蜀方知画意浓”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协)。

2018年作品《凌霄花开》(2)入选“南田风骨”第三届全国花鸟画作品展(中国美协)。

2018年作品《盛世荷风》入选“诗乡画城 潇洒桐庐”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

2019年作品《荷风》入选“悲鸿精神”第三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并被徐悲鸿研究会收藏(中国美协)。

2017年作品《朝晖》入选第二届江苏美术奖作品展(江苏省文联、江苏省美协)。

2020年作品《盛世荷风》入展《祖国礼赞一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江苏美术作品展(江苏省委宣传部)。

2019年作品《邮驿新路》荣获2018年度盐城市政府文艺奖一等奖(盐城市人民政府)。

2020年作品《清风送香远》荣获2019年度盐城市政府文艺奖二等奖(盐城市人民政府)。

2021年作品《清风曲》入选“2020厦门全国(小幅)工笔画双年展”。

名家点评

渐修 冥思 顿悟——浅谈我的工笔画创作 

 文/郭永霞

  已经搞不清是我选择了绘画还是绘画选择了我……师院读书时阴差阳错被分到美术班,基础薄弱的我,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竟然得到了老师的夸赞,冥冥中似乎与绘画有缘。师院学习科目庞杂,素描、色彩、国画都有接触,我于工笔花鸟情有独钟,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踏上了漫漫学艺征途……

  毕业后我一直在文化部门工作,多和文艺工作者接触,但凡与绘画有关的信息我都格外关注,有和画家交流互动的机会我都十分珍惜,由于之前在师院学到的知识相对有限,工作之余我利用一切闲暇时间研究学习工笔花鸟,过程漫长而又艰辛,犹若禅家北宗之“渐修”,痛并快乐着。

  古人云:“取法乎上得其中,取法乎中得其下,取法乎下,无所得矣。”宋代开设画院,宋徽宗亲自过问并身体力行,将工笔花鸟推至高峰,给后世留下数量众多的经典佳作:《碧桃图》、《果熟来禽图》、《出水芙蓉图》、《枇杷绣羽图》、《豆花蜻蜓图》……都是笔清墨秀、典雅精妙而骨肉兼备的作品。我心向往之,手追摹之,努力去学习宋人构图、勾线、设色的技巧,体悟宋画暗香浮动的妙韵 。近现代工笔画家的作品我也多有关注和学习,取法最多的为陈之佛一派。家乡建湖地处苏北平原,地势开阔、水网密集、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豆荚丛中侬侬细语的双鸟、田野里向阳开放的葵花、紫藤下欢快戏耍的飞燕、芦苇荡上南归的大雁、双湖河畔随风摇曳的蝴蝶花、庭院里迎风招展的凌霄花……都是我曾描摹表现的对象,我尤其喜爱品性高洁的荷花,成为我表现最多的题材。

  我被推选为建湖县美术家协会主席以来,领导的信任、同志们的期待,对我无疑是一种鞭策,我的工笔画创作更趋向自觉。渐修渐行,几十年如一日,对工笔画至善尽美的追求愈加强烈,随着创作数量的增加,我对绘画本体语言的思考也渐趋深入。苏东坡讲:“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我不再满足对物象真实的描摹与刻画,“随类赋彩”的着色方案也常常不能准确表达我的情感。工笔花鸟如何能象元代山水一样突破造型的羁绊,从“无我”进入“有我”之境,如何能更好地表现画家的情感,反映时代的脉搏,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常常陷入冥思,期盼着那蓦然回首之时……

  从工作岗位退下来以后,时间宽裕了,我和一帮画界年轻同志“走南闯北”,拜师学艺,看展览、听讲座。各种新形式、新材料、新手段、新观念令我大开眼界,尤其是我见到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聂危谷教授的彩墨荷塘和青年美展上一位年轻艺术家色彩别致的工笔重彩画,之前头脑中长久存留的种种困惑迎刃而解,“一超直入如来地”,南宗所谓的“顿悟”大抵如此吧!

  我一改之前的传统工笔画思路,以观念统摄画面。第一张实验作品《邮驿新路》以邮票的形式进行构图,打破了常规的中国画构图模式,突显主题,把观众直接带入到想表达的情境中去。画中素材选择了正在修建中的高架铁路的桥墩和芦花,桥墩整齐地排列着伸向远方,由大到小的透视,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建设中的高架也昭示着邮驿路的发展和进步,在桥墩上我做了一些肌理,既丰富了画面的效果,又增加了邮驿路的历史沧桑感;随风摇曳的芦花,展示了高邮良好的生态、独特的风情。整个画面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张放大了的邮票。此作品投稿中美协举办的展览得到专家和观众的一致认可,并获得中美协入会资格。

  牛刀小试之后,我又在最钟爱的荷花题材上进行了尝试,舍弃数片荷叶、几株莲花、几颗莲蓬的常规套路,以“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的宏伟场景进行构思,用几何形概括荷叶、荷花,画面处理趋平面化,装饰性。“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我不再拘泥物象的固有色,根据画面主题的需要,选用不同的调性。为了达到和谐统一,画面中出现的鹭鸶、鸭子、白鹅取其剪影,成行成列进行编排。一般荷塘布色,动物留白,互相衬托,虚实相映,不着意于细枝末节的描摹,而重视画面整体氛围和情感的表达。《清风送香远》、《盛世荷风》等作品一出,广受好评,更加鼓舞了我创作的信心。

  艺术追求没有止境,我的工笔画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刚刚起步。“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对未来的工笔画创作,我期待下一个不期而至的相遇……

2020年6月18日

佳作赏析

  《荷塘秋雨》138cm×68cm 2020年

 《华光艳映》68cm×68cm 2020年

 《芦歌絮飞》190cm×195cm 2021年

 《呢语》50cm×60cm 2020年

 《栖》180cm×90cm 2021年

 《清风送香远》220cm×145cm 2018年 

 《听雨》60cm×45cm 2021年

 《晚秋》180cm×90cm 2021年

  《一片清香》60cm×45cm 2021年

  《幽香人惬意》 220cm×120cm 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