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1/18页 共519

“百年华彩-2021·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画)”典藏作品——《同心》



时间:2021/12/7 8:34:40 文章来源:江苏省中国画学会 

作品名称:《同心》

作品类型:典藏作品

作者:樊磊


 

《同心》创作感言

  我创作的这幅作品《同心》是赞美白衣天使——女医护工作者。表现她们不仅有着美丽的容颜,更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灵。展现她们同心协力、无惧风险拯救病患,为人们献上无私的大爱的最美“战疫”风景线。今年国内新冠疫情又出现反弹,在这危机时刻!全国人民同心协力共同“战疫”。尤其是我们的医护人员,夜以继日的战斗在疫情的第一线。做为父母的孩子,或是是孩子的父母,母亲或者丈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义无反顾的投入到“战疫”工作中,默默承担起“战疫”的重担,用生命救助生命,守护人民的健康,医务工作者中的女性更为伟大,在灾难面前她们巾帼不让须眉,舍小家为大家,用柔弱的肩扛起重任,坚守岗位,尽心尽责。大家同心同德付出辛勤的汗水甚至生命。在此出现过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感动着我们,作为一位画家 ,我有责任用自己的真情实感,用手中的画笔创作出一幅《同心》表示对她们的敬仰和赞扬之情,也通过自己的作品让人们感受到医护人员的不易和她们最美一面。这幅作品我采用的是满构图。将七位女护士摆放在整幅画中,记录她们在忙碌工作中的各种动作特写。根据现代审美来进行组合安排,使图形围成一个“V”字。代表胜利。人物造型之间相衬相叠,给人一种张力和延伸感,在焦点透视下把人物组合场景进行了写实的处理。突出中间两位护士,其中一位白衣护士在摘口罩坚定的眼神,略有疲惫,挡不住医者之美,坚毅的目光依然透色着必胜的光芒。色彩处理上,我以灰蓝色为基调,白色的衣服融入灰色基调中使整个画面比较肃静,灰白对比不强烈,更显着和谐,含蓄。为了丰富画面我同时做了一些机理效果,让整个画面更加厚重,沉稳。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平凡的工作者,是他们的执着和坚持换取我们一方平安!向所有医护工作者表示深深的敬意!

名家点评

  随着新冠病毒不断变异,复制快,转阴时间长,各地疫情反反复复。曾一时间,“与病毒共存”引发争议,防疫抗疫工作也进入了常态化。我们能否以平常心看待疫情?这是樊磊的工笔画《同心》提出的问题,也是2021年的抗疫不同于2020年之处。那时,疫情如火情,一旦爆发,大家全力以赴,隔离救治,检测排查,阻断传播链,速战速决,“抗”字当头,并期待着疫苗。现在,疫苗有了,群体的防疫墙也逐渐建立起来了,疫情可控但还是无法灭绝,不时发生,影响着生活的正常秩序,但生活总得继续,如同每个人的生命,不得停摆。这就逼得我们不得不调整自己的心态,不急不躁,将防疫作为一项日常性的工作,以从容和淡定表达对未来的信心。

  从抗疫到防疫,主题变了,生活的节奏的不一样了,艺术表现方式也随之改变。樊磊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抓住这一主题,以纤细而有力的线勾画一组女医护人员。人物背后晕染着一片深紫色调,洋溢着浪漫情愫。画面不设具体的环境,没有病床也没有病人,所有道具都和人物相关,当然,也和防疫与医疗有关。因为隔离服,我们想到了传染病以及当下的疫情,而身处防疫工作中心的那些医护人员,尤其是女性,三三两两,有的动作有所呼应,有的各自张罗,都在做准备工作,没有一点紧张的气氛,女性的温柔细腻,尽显其中。日常性的叙述,不制造冲突,不构成焦点,没有跌宕起伏的情绪安排,但不意味着平淡无奇。绘画是有看点的,让人感动并能领悟到什么,即从具体的图像中能想到什么,进而解读形色之后的内涵。观者的视线与思绪是被画面的各种要素牵引着,对于具象绘画,日常生活的素材如何被提升到一个普遍意义的概念层面上,如人的存在或生命的意义,如此得以追问,许多既定的规则会被质疑,特别是艺术创作中的完美原则与整体性结构,会被日常性所破解。

  樊磊虽然没有像当代艺术家那样,随意拾取日常事物的碎片或现成的既有形态,置入特定的文化语境,产生新的阅读体验,但她同样应用了“拾取”“隔离”与“重置”的手法,有意拾取日常生活的片段,以间隔或疏离的方式,断开形象原有的意义链接,重组新的绘画语境。也许,这是一家担负防疫及相关医疗任务的医院更衣室,时间锁定在上班前。是正常的上班,不是临时的加班,而人员来自各科室,故有的手持听诊器,有点手持注射器,有的正在带口罩,有的正在穿蓝色的手术服,有的已穿上白色的一次性医用防护服,人物的动作十分平和,动作之间也没有必然的逻辑关联,其视觉观看与意义指向都是跳动着,被不断切换。这种拼合的组构并不影响画面的主题立意,相反还能扩大时空内涵,包容事物的过程性特征。过程同样具有时间的维度,其“延绵性”的空间叙事策略,与工笔画那延绵不断的线条重合在一起,同时又通过人物之间的眼神与视线,贯穿了各种关系,形成整一的叙述。有形的线与无形的线,交叉纵横,总在不断折返,似乎有着欲说还休的意味。这种节奏的控制有难度,反反复复,碰撞而又避让,最后都下沉到人物的脚底。一切都被“重置”,而重置是隔离后的结果,隔离已成为日常性的行为。

  工笔画是中国传统的绘画。如何从传统到现代,有一段时间,人们都在意于造型观念及形式语言的转向,却忽略了工笔画的叙事形式与日常化表达中的当代性问题。当代艺术十分看重场域,关注主体性,特别是在场主体间的互动与互读,不做预设,任由生发,但场域是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重设时空关系,在“扩散”与“阻断”的各种人为介入中,重构作品的意义世界,同时消解话语霸权,在生活中体会并品味存在,让各种造型因素都转换为无声的话语,让日常性的行为都转化艺术的形式。也许一个手势就说明问题,图像的意义被凸显了。这种话语的存在与表达,与当前的防疫抗疫工作有许多近似之处。不知樊磊是否因此生发灵感,不过,我看樊磊的画就想到了这些。

郑工

2021年11月4日于北京

个人简介

  樊蕾(樊磊),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常务理、美国创作研究中心负责人,南京开明书画院副院长。作品多次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展览并获奖。2018年受邀在联合国总部办展。作品先后在纽约,巴黎、圣彼得堡、大阪等地参加国际性艺术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