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代笔与文章代笔



时间:2012/10/31 22:03:28 文章来源:仲敬干 

  可以这么说:有人类的地方,无论古今中外,也无论名人草根,大凡是涉及到艺术创作领域里的,或多或少都有请人“代笔”的事实。皇帝干过,作为“小八腊子”的奴才也干过;文明时代的名人名家干过,无名无家的也干过。这无须请什么专家讨论,也无须上纲上线,更谈不上什么道德缺损;因为“代笔”的本身也不是什么秘密。

  近来“代笔”这个动词,好像才被人发现新大陆似的,屡屡被牵出批语。我以为代笔,可分两种情况:一是大家都知道的雇、主之间都是高手的,古代咱不说了:比如现当代的名家王震与吴昌硕,何海霞与张大千,娄师白与齐白石。这几位都是艺术圣手,我以为,就是买到他们的“代笔”之作,还有大亏吃么?当然,我是反对另一种类型的“代笔”。就是自己没有那个本事,又想出人头地,再经过策划后的代笔,较为可恶;而且在被人拆穿后,又死不认账(这在写作领域里是常见的)。二是工作室制的创作,这种情况,以前西方较为普遍,现在我们这里也有了。就是画什么先有主创画家打好稿子、设计好后,有其帮手先进行粗加工,最后再有画家本人进入到细致入微的步骤,而其风格、思想、笔触,一看仍然是画家本人的,这样的“代笔”不可以么?不道德了么?我看未必,也没有那么严重的。(这大概在油画和壁画创作中会用到帮手的)。

  我记得小时在邮电局里,好像还有个职业“代笔”人。即专门代人书写家信的。主人把心理想说的话,要做的事,孩子的成长,公婆的身体,家里的田地和收成以及鸡下几个蛋、猪生几个崽等劳什子,都会一咕老儿的,先倾吐给“代笔”人听;“代笔”人听后再组织词语和语气。待信成后,再读出来给雇主听。雇主听了无义后,就可付款了。尤其是“代笔”人在读信的时候,那简直是一点隐私都没有了,邮局里上上下下全都知道她们家今天的鸡下几蛋,猪生几个崽的事!可意思了。这就是我记忆中最初的一个“代笔”案例。

  然而中国画的“代笔”是有其历史渊源和传统的。古有吴道子、董其昌这样的雇主,民国也有于任佑这样的雇主。事实上,能为他们“代笔”的人都是得到画家本人认可和允许的。当然“代笔”人,也决不是什么都不懂的无名小卒,还是能够代表东家的水平和画风的。

  不过艺术贵在原创,这是肯定无疑的一种学术精神。

  想当初,诸葛亮临终时,还特别安排克隆一个自己呢?所以说“代表”、“代替”、“代号”、“代言”、“代笔”等“代”字辈的出现,说明我们是具有优良的光荣传统的。

  诗曰:

  人生自古谁无死,

  代笔追思吴道子。

  丹青任凭流言去,

  千古芳菲风吟诗。

                         2012年10月31日仲敬干匆匆于北书房。